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水位粉砂土地质下穿多股铁路框架桥顶进对接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新建框架与既有框架交接处顺线路方向以及在新建框架宽度以外8米范围垂直线路方向分别设置止水帷幕及在新建线路的两线之间沿垂直线路方向间隔设置若干个降水井,有效地控制地下水位。通过采用路基支护桩、土体加固桩、既有桥墩围护桩、便梁基础加固等措施对线路进行加固。框架顶进施工中采用挖土前先开槽再开挖槽底至框架底板顶的土方、顶进滑板接长、设置顶进观测点、顶进至桥墩处时对既有桥墩处卸载等措施保证顶进精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高水位、粉砂土、下穿股道多情况下顶进施工难的技术难题,减少了便梁加固线路的股数,减少了对线路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下穿多股铁路框架顶进对接施工方法,特别是一种高水位粉砂土地质下穿多股铁路框架顶进对接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高水位粉砂土地质下穿多股铁路框架顶进对接施工方法,传统的止水、降水做法是将新建框架和既有框架连成一个整体,止水帷幕贯通所有线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便梁加固线路的股数多,对铁路行车影响大,很难保证线路行车安全;在下穿铁路框架顶进对接施工中,需要对铁路线进行线路加固,一般的线路加固采用架设便梁的方法,对于下穿铁路股道多,便梁加固线路为多股道的情况,通常需要大量的养护人员,而且容易造成线路发生变化,影响行车安全;施工中,一般对既有桥墩采取支护桩,顶进过程中既有桥墩承台 距箱体仅57cm,承台容易产生位移变化,很多施工单位在框架顶进时采取对既有桥墩增加观测人员的方法,发现变化立即停止施工进行桥墩维护,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线路发生变化可能影响行车安全;二是增派大量线路养护人员,增加了施工成本;三是线路发生变化停止施工影响了施工效率及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有效控制地下水位、减少便梁加固线路、线路路基和桥墩稳定、顶进精度高、线路养护人员少的高水位粉砂土地质下穿多股铁路框架顶进对接的施工方法,利用其可大大提高施工质量,并降低施工成本。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包括止水、降水施工,线路加固施工,框架顶进施工,其特殊之处是,所述止水、降水施工包括在新建框架与既有框架交接处顺线路方向以及在新建框架宽度以外8米范围垂直线路方向分别进行止水帷幕施工,并在新建线路的两线之间沿垂直线路方向间隔设置若干个降水井进行降水;所述线路加固施工包括在既有框架四角设置路基支护桩用于路基支护,在新建框架与既有框架交接处设置顺线路方向的土体加固桩,在既有桥墩周围设置桥墩围护桩,在新建框架侧架设便梁,所述便梁下部的条形墩下部设有高压旋喷桩作为基底加固桩;所述框架顶进施工中在框架顶进挖土前,应先在挖土部位开槽,然后再开挖槽底至框架底板顶的土方,顶进前在框架前后端设置用于监测顶进方向、高程的观测点,顶进滑板接长至顶进就位后端,进行顶进施工时,当框架顶进至既有桥墩处时,要对桥墩处进行挖土卸载,卸载完成后方可继续顶进,直至新旧框架对接完成。所述路基支护桩为钻孔桩。根据现场地质,在满足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的前提下,选用钻孔桩,经济合理、施工方便,且采用钻孔桩可保证顶进开挖路基的过程中线路保持稳定。所述土体加固桩为高压旋喷桩。采用高压旋喷桩首先通过高压旋喷桩机嘴的喷射流,切割土体并与土拌合形成整体的土体加固桩,在施工过程中可减小营业线施工的安全压力,在框架顶进过程中可保证路基稳定。所述止水帷幕采用高压旋喷桩作为止水帷幕。所述降水井为大口井。大口井适用于地下水埋藏较浅、含水层较薄且渗透性较强的地层取水,它具有就地取材、施工简便的优点。所述桥墩围护桩为钻孔桩。在满足规范、质量要求的情况下采用钻孔桩施工方便、经济。 为保证顶进质量,框架顶进施工中,在框架顶进挖土时,每次挖土长度为1.5米,两侧挖土宽出箱体10cm。为了提高顶进精度,本专利技术中在顶进滑道两侧沿顶进方向设有至少一个限位装置。本专利技术中,一种高水位粉砂土地质下穿多股铁路框架桥顶进对接施工中的线路加固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既有框架四角设置路基支护桩用于路基支护,在新建框架与既有框架交接处设置顺线路方向的土体加固桩,在既有桥墩周围设置桥墩围护桩,在新建框架侧架设便梁,所述便梁下部的条形墩下部设有高压旋喷桩作为基底加固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止水帷幕和降水井结合的方式,有效地控制了地下水位,保证了地下水位降至地板以下I米,保证了地基处理效果。此外,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路基支护桩、土体加固桩、既有桥墩围护桩、便梁基础加固、框架顶进至既有桥墩处卸载等方法,保证了线路路基、既有桥墩的稳定,减少了便梁加固线路,从而减少了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行车的安全。本专利技术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减少了便梁加固线路,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施工过程中对铁路线路运营及运营安全的影响,并且大大缩短工期,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施工可以提前工期约I个月,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图I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I中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I中E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I中的A-A向示意图;图6是图I中的B-B向示意图;图7是顶进及顶进挖土拉槽正面及侧面示意图;图8是顶进及槽底至底板顶挖土正面及侧面示意图;图9是55#桥墩防护及卸载正面图;图10是55#桥墩防护及卸载侧面图;图11是56#桥墩防护及卸载正面图;图12是56#桥墩防护及卸载侧面图;图中,I、止水帷幕,2、降水井,3、条形墩,4、路基支护桩,5、土体加固桩,6、桥墩围护桩,7、顶进就位后端,8、限位装置,9、观测点,10、槽,11、槽底至框架底板顶的土方,12、基底加固桩,13、便梁,14,55#桥墩承台,15、56#桥墩承台,16、55#墩台与围护桩间土方,17、55#墩台与框架间土方,18、56#墩台与围护桩间土方,19、56#墩台与框架间土方,20、基坑支护桩,21、集水井,22、锚桩,23、既有桥墩。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是针对高水位粉砂土地质下穿多股铁路框架顶进对接施工的方法。如附图所示,新建框架与既有框架对接,新建框构下穿漯阜线、京九上行线、阜阳上行联络线共计3条既有铁路线,线间距分别为5. 35m、5. 21m。交角分别为82. 9° ,83. 2° ,83. 2°。框构采用5. 4m+12m+12m+5. 4m四孔分离式顶进框架,框构斜交斜做,交角左线82. 46° (右线83.02° )。新建框架与既有框架直接顺接,边孔框构截面设计宽度为5. 4m;框构建筑高度8. 7m,框构设计净高7. 4m,实际提供净高左线4. 7m (右线4. 9m);顶板厚度O. 6m,底板厚度O. 7m,边墙厚度O. 6m。框构长度左线31m (右线32. 5m)。中孔截面设计宽度为12m ;框构建筑高度8. 7m,框构设计净高7. Om,实际提供净高左线5. 9m (右线5. 9m);顶板厚度O. 8m,底 板厚度O. 9m,边墙厚度O. 8m。框构长度左线45m (右线46. 5m)。本专利技术采取止水、降水体系+线路加固体系+框架顶进体系相结合的方式顶进对接施工。其止水、降水体系包括在新建框架与既有框架交接处顺线路方向以及在新建框架宽度以外8米范围垂直线路方向分别进行止水帷幕I施工,并在新建线路的两线之间沿垂直线路方向间隔设置若干个降水井2进行降水,使止水、降水合成一整体,实现了把水位降至地板以下I米的要求。本实施例中,止水帷幕I采用高压旋喷桩作为止水帷幕,降水井采用大口井。线路加固体系包括在既有框架四角通过钻孔桩作为路基支护桩4,用于路基支护,在新建框架与既有框架交接处顺线路方向进行高压旋喷桩施工作为土体加固桩5,实现了减少便梁加固线路的目的满足框架顶进时路基稳定的要求。同时,在既有桥墩23周围通过钻孔桩作为既有桥墩围护桩6。在新建框架侧架设便梁13,所述便梁13下部的条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水位粉砂土地质下穿多股铁路框架桥顶进对接施工方法,包括止水、降水施工,线路加固施工,框架顶进施工,其特征是:所述止水、降水施工包括:在新建框架与既有框架交接处顺线路方向以及在新建框架宽度以外8米范围垂直线路方向分别进行止水帷幕(1)施工,并在新建线路的两线之间沿垂直线路方向间隔设置若干个降水井(2)进行降水;所述线路加固施工包括:在既有框架四角设置路基支护桩(4)用于路基支护,在新建框架与既有框架交接处设置顺线路方向的土体加固桩(5),在既有桥墩周围设置桥墩围护桩(6),在新建框架侧架设便梁(13),所述便梁(13)下部的条形墩(3)下部设有高压旋喷桩作为基底加固桩(12);所述框架顶进施工中:在框架顶进挖土前,应先在挖土部位开槽(10),然后再开挖槽底至框架底板顶的土方(11),顶进前在框架前后端设置用于监测顶进方向、高程的观测点(9),顶进滑板接长至顶进就位后端(7),进行顶进施工时,当框架顶进至既有桥墩处时,要对桥墩处进行挖土卸载,卸载完成后方可继续顶进,直至新旧框架对接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基好,武尊杨,何磊,房瑞泉,陈广彩,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