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料切断下料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43157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5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棒料切断下料模,包括底板、定位座、支座、两拉杆、有斜锲和两导柱,在两拉杆上均固定有弹簧座、推板和弹簧;在支座的上端固设有带内孔的凹模,在凹模的一侧固定有凸模盖板,在凸模盖板与凹模之间滑动的设有带内孔的凸模,凸模与一推板相连,凸模盖板的下部设有料槽;在斜锲的斜面上放置一滑块,围绕滑块设有推料杆、滑道盖板、滑道底板、后挡板和推料拉杆,推料杆的前端位于支座的长槽内,在两导柱上设有滑座,滑座的中部设有让位槽,斜锲位于让位槽内,在推料拉杆上套有推料弹簧,在滑道盖板上连有上联接板,滑道底板与另一推板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大大减小塌角现象,降低材料损耗,且卸料方便、加工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下料模,特别是用于切断圆棒料的下料摸。
技术介绍
在机械加工领域,需要大批量的对圆棒料进行切断下料,常见的下料方法有模具下料或带锯下料等,带锯下料的方法效率较低,普通的模具下料使用半圆刃ロ的凸模,棒料被剪切后靠自重卸料,具有卸料方便的优点,但在剪切吋,棒料剪切面的ー侧为自由变形区,在切断区会产生巨大塌角,端面不规整,给后续加工带来不便,并造成额外的材料损耗,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也存在效率低下等问题;如采用全圆刃ロ的凸模又存在卸料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棒料切断下料模,它能大大减小塌角现象,给后续加工带来方便,并降低材料损耗,且卸料方便、加工效率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棒料切断下料摸,包括底板、固定于底板上的定位座、支座,其特征在于在底板上还固设两拉杆,在两拉杆上均固定有弹簧座,在弹簧座上方的拉杆上均滑动设有推板,同一拉杆的弹簧座与推板之间均设有弹簧;所述支座设有长槽,在支座的上端固设有带内孔的凹模,在凹模的ー侧固定有凸模盖板,凸模盖板与定位座位于凹模的同一侧,在凸模盖板与凹模之间滑动的设有带内孔的凸模,凸模与一推板通过切料推杆相连,凸模盖板的下部设有料槽;在凹模另一侧的底板上固设有斜锲和两导柱,在斜锲的斜面上放置ー滑块,滑块的前端与一推料杆相连,推料杆的前端位干支座的长槽内,在两导柱上设有滑座,滑座的中部设有让位槽,斜锲位于让位槽内,滑座的后端设有后挡板,滑块的后端与滑动芽过后挡板的推料拉杆相连,在后挡板后方的推料拉杆上套有推料弹黃,在滑块的上、下方分别设有滑道盖板和滑道底板,滑道盖板的两端联于滑座上,在滑道盖板上还连有上联接板,上联接板的顶部低于凸模的顶部,滑道底板通过卸料推杆与另一推板相连。工作时,底板装于冲床的工作台上,棒料穿入凹模和凸模的内孔中,其前端与定位座接触,决定下料长度;然后,冲床的上工作台面由上至下运动,上工作台面先推动凸模向下运动,与凹模相邻的凸模内孔端面为全圆刃ロ,将棒料切断;切断后,凸模在上工作台面的带动下继续向下运动,当上工作台面运动到与上联接板接触吋,凸模与上联接板开始同步向下运动(此时推料杆与凸模内孔在同一中心上),上联接板同时推动滑道盖板、滑块和滑道底板向下运动,滑块和推料杆在斜锲的作用下同时在滑道盖板和滑道底板组成的滑道中向前滑动,将棒料从凸模的内孔中推出,这时到达下死点,接着冲床复位,上工作台回到上死点,同时,凸模及滑道底板、滑块、滑道盖板和上联接板在各自对应拉杆上的弹簧的作用下在纵向复位,滑块和推料杆在推料拉杆上的推料弹簧的作用下在横向复位,工作结束;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采用全圆刃ロ,能大大减小塌角现象,给后续加工带来方便,并降低材料损耗,同时卸料和各零件复位均自动完成,具有卸料方便、加工效率高的优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支座的上端还固设有凹模座,凹模通过螺钉固定于凹模座内;便于更换不同的凹模,提高通用性;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定位座内通过螺纹设有定位杆;通过定位杆可调整下料的长度; 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能大大减小塌角现象,给后续加工带来方便,并降低材料损耗,且卸料方便、加工效率高。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I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支座的主视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滑座的主视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凸模盖板的主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切圆棒料为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由图I至图7所示,该棒料切断下料模,包括底板I、通过螺钉固定于底板I上的定位座2、支座3、斜锲4和两导柱5、通过螺纹固设于底板I上的两拉杆6和7,在两拉杆6、7上均固定有弹簧座8,在弹簧座8上方的拉杆6上滑动设有推板9,拉杆6的弹簧座8与推板9之间设有弹簧10,在弹簧座8上方的拉杆7上滑动设有推板19,拉杆7的弹簧座8与推板19之间设有弹簧11 ;所述支座3设有长槽3a,在支座3的上端通过螺栓固设有凹模座12,带内孔的凹模13通过螺钉固定于凹模座12内,在凹模13的前侧通过连接螺栓固定有与凹模座12相连的凸模盖板14,凸模盖板14与定位座2位于凹模13的前侧,在定位座2内通过螺纹设有定位杆15,在凸模盖板14与凹模13之间滑动的设有带内孔的凸模16,凸模16与推板9通过穿过底板I的切料推杆17相连,凸模盖板14的下部设有料槽14a ;斜锲4和两导柱5位于凹模13的后侧,在斜锲4的斜面上放置一滑块18,滑块18的前端与一推料杆20相连,推料杆20的前端位于支座的长槽3a内,在两导柱5上设有滑座21,滑座21的中部设有让位槽21a,斜锲4位于让位槽21a内,滑座21的后端设有后挡板22,滑块18的后端与滑动芽过后挡板22的两推料拉杆23相连,在后挡板后方的推料拉杆23上套有推料弹簧24,在滑块18的上、下方分别设有滑道盖板25和滑道底板26,滑道盖板25的两端联于滑座21上,在滑道盖板25上还通过连接块27连有上联接板28,上联接板28的顶部低于凸模16的顶部,滑道底板26通过穿过底板I的卸料推杆29与推板19相连。工作时,底板I装于冲床的工作台上,棒料穿入凹模13和凸模16的内孔中,棒料前端与定位杆15接触,以决定下料长度;然后,冲床的上工作台面由上至下运动,上工作台面克服弹簧10的阻力先推动凸模16向下运动,与凹模13相邻的凸模内孔端面为全圆刃口,将棒料切断;切断后,凸模16在上工作台面的带动下继续向下运动,当上工作台面运动到与上联接板28接触时,克服弹簧11的阻力推动上联接板28与凸模16开始同步向下运动(此时推料杆20与凸模内孔在同一中心上,滑座21和导柱5进行导向),上联接板28同时推动滑道盖板25、滑块18和滑道底板26向下运动,滑块18和推料杆20在斜锲4的作用下克服推料弹簧24的阻力同时在滑道盖板25和滑道底板26组成的滑道中向前滑动,将棒料从凸模16的内孔中推出,这时到达下死点,接着冲床复位,上工作台回到上死点,同时,凸模16及滑道底板26、滑块18、滑道盖板25和上联接板28在各自对应拉杆6或7上的弹簧10或11的作用下在纵向复位,滑块18和推料杆20在推料拉杆23上的推料弹簧24的作用下在横向复位,工作结束;本专利技术采用全圆刃ロ,剪切时棒料的变形较小,能大大减小塌角现象,给后续加工带来方便,并降低材料损耗,同时卸料和各零件复位均自动完成,具有卸料方便、加工效率高的优点;通过转动定位杆15可调整下料的长度,并更换不同的凹模13,可提高通用性。权利要求1.一种棒料切断下料模,包括底板、固定于底板上的定位座、支座,其特征在于在底板上还固设两拉杆,在两拉杆上均固定有弹簧座,在弹簧座上方的拉杆上均滑动设有推板,同一拉杆的弹簧座与推板之间均设有弹簧;所述支座设有长槽,在支座的上端固设有带内孔的凹模,在凹模的一侧固定有凸模盖板,凸模盖板与定位座位于凹模的同一侧,在凸模盖板与凹模之间滑动的设有带内孔的凸模,凸模与一推板通过切料推杆相连,凸模盖板的下部设有料槽;在凹模另一侧的底板上固设有斜锲和两导柱,在斜锲的斜面上放置一滑块,滑块的前端与一推料杆相连,推料杆的前端位于支座的长槽内,在两导柱上设有滑座,滑座的中部设有让位槽,斜锲位于让位槽内,滑座的后端设有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棒料切断下料模,包括底板、固定于底板上的定位座、支座,其特征在于在底板上还固设两拉杆,在两拉杆上均固定有弹簧座,在弹簧座上方的拉杆上均滑动设有推板,同一拉杆的弹簧座与推板之间均设有弹簧;所述支座设有长槽,在支座的上端固设有带内孔的凹模,在凹模的一侧固定有凸模盖板,凸模盖板与定位座位于凹模的同一侧,在凸模盖板与凹模之间滑动的设有带内孔的凸模,凸模与一推板通过切料推杆相连,凸模盖板的下部设有料槽;在凹模另一侧的底板上固设有斜锲和两导柱,在斜锲的斜面上放置一滑块,滑块的前端与一推料杆相连,推料杆的前端位于支座的长槽内,在两导柱上设有滑座,滑座的中部设有让位槽,斜锲位于让位槽内,滑座的后端设有后挡板,滑块的后端与滑动穿过后挡板的推料拉杆相连,在后挡板后方的推料拉杆上套有推料弹簧,在滑块的上、下方分别设有滑道盖板和滑道底板,滑道盖板的两端联于滑座上,在滑道盖板上还连有上联接板,上联接板的顶部低于凸模的顶部,滑道底板通过卸料推杆与另一推板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川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隆昌山川精密焊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