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钓竿的端套。现有的端套要想收容杆前端部整体并确保通用性时,则端套整体大而不适当。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端套向以对开而成为展开状态的一对半套(3)的内侧凹部装填能够变形的缓冲片,在半套(3)的边缘(4)安装滑块拉锁(13),且把半套(3)由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当把杆前端部收容在端套(1)并关闭时,利用来自半套(3)的弹性按压而能够不困难地把杆前端部整体包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钓竿的端套。
技术介绍
钓竿的端套根据钓竿的种类而现有就有各种的。其中向左右分割为二形式的端套当用于甩出式钓竿时,若把杆头侧(日文穗先側)朝向下则杆管有窜动,所以专利文献I的端套提案向一对半套的内侧凹部装填能够变形的保护部件,且把杆头侧的引导器与杆管一起完全收容在那里,并在卡止板后侧的本杆侧把引导器面向外侧地抱持固定,通过与卡止板的协同动作来阻止杆管的窜动,防止引导器的弯曲和破损。 专利文献2也提案收容杆端部(日文竿先部)整体并套住的所谓全套住形式的端套。该端套不装填变形部件,而是把本杆部用带固定,且利用在内侧面突出设置中杆保持承受座来保持中杆,通过在本杆和中杆这两个部位支承固定来防止钓竿的折损。专利文献I :(日本)实开平1-172368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实开昭53-102486号公报但专利文献I的端套由于使本杆侧的引导器向外侧露出,所以若不注意地碰到那里就容易破损。专利文献2的端套不装填变形部件,但需要符合杆和所安装的引导器地来设定外形和中杆保持承受座,非常难于具有通用性。在想装填变形部件并提高保护功能时,则有大型化的缺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套,是收容杆前端部整体并套住形式的端套,不过度大型化,且即使安装的引导器大小等有变化也能够应对地具备高通用性,保护功能也优良。由于本杆侧的引导器比杆头侧的引导器大,所以若单单为了提高保护功能而使用包覆杆头侧的能够变形的保护部件来包覆本杆侧,则需要把保护部件即缓冲片的厚度比杆头侧大为增加,结果是端套整体变大而不适当。且由于本杆侧的引导器之间也大小不同,所以就需要与各引导器对应来调整缓冲片的凹下程度进行制作,非常麻烦,不现实。本专利技术者锐意研究的结果是发现把套由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通过闭合拉锁而由套来按压缓冲片,即使比杆头侧而减少了缓冲片的厚度,也能够由缓冲片把本杆侧稳定地包覆,以至完成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
技术实现思路
I的专利技术是钓竿的端套,在基部具有杆体安装器,其中,具备以对开而成为展开状态的一对半套、分别装填在所述一对半套的内侧凹部的能够变形的缓冲片、被分别设置在所述一对半套的边缘并通过相互闭合而把所述内侧凹部封闭的拉锁,把所述半套由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2的专利技术是在本
技术实现思路
I记载的钓竿的端套中,把缓冲片偏置地配置在一对半套的内侧凹部的前端侧。本
技术实现思路
3的专利技术是在本
技术实现思路
I或2记载的钓竿的端套中,缓冲片能够自由装卸地装填在半套的内侧凹部。本专利技术的端套是能够收容杆前端部整体并套住的形式的端套,紧凑且容易制作,具有充分的杆头保护功能且通用性高。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端套关闭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图I端套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图I端套打开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把图3的端套打开并配置了钓竿前端部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说明把杆前端部向图I的端套收容的作业次序的图;图6是说明杆前端部被图I的端套收容了时的变形状态的图;图7与图6同样地是说明杆前端部被图I的端套收容了时的变形状态的图;图8是说明在图I的端套把缓冲片自由装卸的改变例的图。附图标记说明I端套3套3A、3B半套4边缘5折弯部7收容部9基部11接受口 13滑块拉锁14零件部15防滑用部件17粘结带19缓冲片19X前端部19Y中间部19Z基部接近部21凹下23台阶壁25隆起部27台阶壁29台阶壁31面拉锁33环侧35钩侧S杆前端部SI杆头侧的带引导器的杆管S2本杆侧的带引导器的杆管M本杆具体实施例方式按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端套I。图I、图2的符号3A、3B表示一对半套,该一对半套3A、3B由具有挠性的树脂材料的一种即EVA构成,把中央的折弯部5作为铰链而成为对开。各半套3A/3B是与安装有引导器G的杆前端部S和其后侧本杆M的形状对应而向外侧鼓出的异径筒的分割为二状,当一对半套3A、3B之间闭合,则前侧构成杆前端部S的收各部7,后侧构成接受本杆M的基部9ο端套I的如端封闭,在后端侧的基部9形成有接受本杆M的接受口 11。在半套3A/3B的边缘配置有具备滑块拉锁13对齿(日文務歯)的零件部14,通过滑块的运动而使零件部14卡合,把半套3A、3B之间闭合。如图3所示,为了牢固地保持本杆M,在基部9的内侧面粘贴有由氯丁二烯橡胶或EPDM等合成橡胶构成的防滑用部件15。在基部9的外侧面安装有作为杆体安装器的粘结带17的一端。在粘结带17的两端侧分别附加有面拉锁的环侧和钩侧。粘结带17的表面侧成为面拉锁的环面,在游离端侧的反面安装钩部。在各半套3A/3B的内侧凹部装填并粘接有由能够变形的泡沫聚乙烯构成的缓冲片19。与半套3A/3B接触侧的缓冲片19的形状是与半套3A/3B的内侧凹部对应的形状,成为向半套3A/3B的内侧凹部填埋的状态。向各半套3A/3B装填的缓冲片19在中央的折弯部5中断而分离。缓冲片19的把杆前端部S包覆侧的形状在半套3A侧和半套3B侧有不同的部分,所以首先说明半套3A侧。沿被收容的杆前端部S的杆轴方向而缓冲片19被区分为前端部19X、中间部19Y、基部接近部19Z,缓冲片19的中间部19Y以与被半套3A的边缘4和折弯部5所画定的平面大致是一个面的状态而形成平坦的上面。缓冲片19的基部接近部19Z使沿半套3A的边缘4和折弯部5的部分残留成带状地凹下,由于该凹下21而在与中间部19Y的边界部分形成有大致垂直的台阶壁23。从上方看则该台阶壁23成为中央折弯的浅V字状,中央的折弯部靠近基部侧。 缓冲片19的前端部19X超过半套3A的边缘4和折弯部5而隆起,由于该隆起部25而在前端部19X与中间部19Y的边界部分形成有大致垂直的台阶壁27。从上方看则该台阶壁27成为中央被切去头的山状,中央的切去头部靠近前端侧。如上所述,缓冲片19在杆轴方向使前端部19X、中间部19Y、基部接近部19Z连续,在其边界部分形成有台阶壁23、27。在半套3B侧也是在被收容的杆前端部的杆轴方向使中间部19Y、基部接近部19Z连续,中间部19Y和基部接近部19Z与被装填在半套3A侧的缓冲片19的中间部19Y和基部接近部19Z是相同结构,在其边界部分形成有台阶壁23。另一方面,在半套3B侧,与半套3A侧的前端部19X对应的位置没有缓冲片19,半套3B的内侧凹部形状原封不动地露出。且在与中间部19Y的边界部分形成有台阶壁29。向半套3A装填的前端部19X的隆起部25与该露出的内侧凹部是凹凸关系,缓冲片19成为被偏置配置在半套3A侧的状态。当把半套3A和半套3B以折弯部5为边界折弯闭合时,被装填在半套3A的缓冲片19X/19Y/19Z与被装填在半套3B的缓冲片19Y/19Z相对。半套3A侧的中间部19Y与半套3B侧的中间部19Y接触而形成所谓的分离线,半套3A侧的基部接近部19Z与半套3B侧的基部接近部19Z由于有凹下21,所以在中央形成有用于收容本杆侧的足够的空洞,半套3A侧的台阶壁23与半套3B侧的台阶壁23连续,在其边界几乎不形成台阶。半套3A侧的前端部19X进入半套3B的内侧凹部,半套3A侧台阶壁27与半套3B侧的台阶壁29重合。如图4所示,在收容钓竿的前端部时,把本杆M由基部9接收,把杆前端部S中的带有杆头侧引导器的杆管SI由中间部19Y接收,把本杆侧带引导器的杆管S2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钓竿的端套,在基部具有杆体安装器,其特征在于,具备:以对开而成为展开状态的一对半套、分别装填在所述一对半套的内侧凹部的能够变形的缓冲片、被分别设置在所述一对半套的边缘并通过相互闭合而把所述内侧凹部封闭的拉锁,把所述半套由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村一仁,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