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扦插加速繁殖千屈菜的方法,属于植物繁殖栽培领域,是涉及关于千屈菜加速繁殖的方法。其特点是,在江南地区,每年4月中旬起,将千屈菜分剪成5-10cm长的一段,约能剪成2-3段,将分剪的千屈菜段直接插入水分饱和的泥土中,泥土的有机质含量要大于20g/kg。扦插过程中保持土壤水分饱和,并使用单层遮光率50%的遮荫网。每当千屈菜段萌生苗长到10-15cm时,进行再次分剪扦插,同时对原母株上的萌生苗也进行分剪扦插;直到11月下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通过千屈菜生长季节连续多次分段扦插繁殖操作,年繁殖系数可以大于100,不需要专业人员、设备及药品,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工艺简单、成活率高。对解决大量绿化用苗具有积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属于植物繁殖栽培领域,是涉及关于千屈菜加速繁殖的方法。
技术介绍
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 L.)隶属千屈菜科,千屈菜属,又名水柳,多年生。株高70-100cm。千屈菜原产于欧亚大陆,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其花色绚丽,清秀整齐,花期长,在园林配置中可丛植于河岸边、水池中或作夏季各种花景花镜用花,既可露地栽培,也能盆栽,亦可作切花用,是湿地绿化的好材料。千屈菜可采用播种、分株、扦插及组织培养的方式进行繁殖。播种繁殖的特点是繁殖系数较大,年繁殖系数可大于1000,但是当年开花较晚,成型较晚;分株繁殖的特点是繁殖系数小,年繁殖系数为3 5,生长速度快,当年开花早,成型快;普通的扦插繁殖方法特 点是繁殖系数小,年繁殖系数为10 15,当年开花较晚,成型较慢;组织培养的繁殖特点是繁殖系数大,年繁殖系数大于10000,当年开花较晚,成型较慢,而且需要专业的人员、设备及药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繁殖速度快,繁殖系数大的能满足大量绿化用苗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按以下步骤实施植物的选择 1,在千屈菜的生长季节,所述千屈菜的生长季节在江南约每年4月中旬起,将千屈菜分剪成5-lOcm长的一段,约能剪成2-3段; 2,将分剪的千屈菜段直接插入水分饱和的泥土中,泥土的有机质含量需要大于20g/kg。扦插过程中保持土壤水分饱和; 3,使用单层遮光率50%的遮荫网遮荫; 4,每当千屈菜段萌生苗长到10-15cm时,再将其分剪成5-lOcm长的一段,并直接插入水分饱和的泥土中,进行再次分剪并扦插,同时对原母株上的萌生苗也进行分剪扦插; 5,扦插操作连续进行,直到11月下旬,在全过程中加强田间管理,定期除草,并记录每次扦插的时间、温度和苗数等。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 通过千屈菜生长季节连续多次分段扦插繁殖操作,年繁殖系数可以大于100,不需要专业人员、设备及药品,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工艺简单、成活率高,对解决大量绿化用苗具有积极意义。附图说明 图I. 2006年-2007年千屈菜扦插繁殖倍数变化比较。实施例在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利用千屈菜幼苗(种子苗或萌生苗)进行扦插繁殖实验。从每年4月中旬起,首先将千屈菜分剪成5-lOcm长的一段(这时的千屈菜约能剪成2-3段),将分剪的千屈菜段直接插入水分饱合的泥土中,泥土的有机质含量需要大于20g/kg。扦插过程中保持土壤水分饱和,并使用单层遮光率50%的遮荫网。待千屈菜段萌生苗长到10-15cm时,进行第二次分剪扦插,同时对原母株上的萌生苗也进行分剪扦插。扦插试验连续进行直到11月下旬,在全过程中加强田间管理,定期除草,并记录每次扦插的时间、温度和苗数等。本实验在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塑料大棚繁殖种植槽内进行。结果与分析 (I)年内扦插次数按照上述方法,两年扦插次数见表I。表I千屈菜年内扦插次数与时间 Table 2—2—1 The cuttings Times and dates of Lythrun salicaria between2006 and 2009权利要求1 .I. ,其特征是 按以下步骤操作实施 1)在千屈菜的生长季节,所述千屈菜的生长季节在江南约每年4月中旬起,将千屈菜分剪成5-lOcm长的一段,约能剪成2-3段; 2)将分剪的千屈菜段直接插入水分饱和的泥土中,泥土的有机质含量要大于20g/kg;扦插过程中保持土壤水分饱和; 3)使用单层遮光率50%的遮荫网遮荫; 4)每当千屈菜段萌生苗长到10-15cm时,再将其分剪成5-lOcm长的一段,并直接插入水分饱和的泥土中,进行再次分剪并扦插,同时对原母株上的萌生苗也进行分剪扦插; 5)扦插操作连续进行,直到11月下旬,在全过程中加强田间管理,定期除草,并记录每次扦插的时间、温度和苗数。全文摘要,属于植物繁殖栽培领域,是涉及关于千屈菜加速繁殖的方法。其特点是,在江南地区,每年4月中旬起,将千屈菜分剪成5-10cm长的一段,约能剪成2-3段,将分剪的千屈菜段直接插入水分饱和的泥土中,泥土的有机质含量要大于20g/kg。扦插过程中保持土壤水分饱和,并使用单层遮光率50%的遮荫网。每当千屈菜段萌生苗长到10-15cm时,进行再次分剪扦插,同时对原母株上的萌生苗也进行分剪扦插;直到11月下旬。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通过千屈菜生长季节连续多次分段扦插繁殖操作,年繁殖系数可以大于100,不需要专业人员、设备及药品,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工艺简单、成活率高。对解决大量绿化用苗具有积极意义。文档编号A01G1/00GK102804988SQ20111031174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4日专利技术者崔心红, 张群, 潘传华 申请人: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段扦插加速繁殖千屈菜的方法,其特征是:?按以下步骤操作实施:1)在千屈菜的生长季节,所述千屈菜的生长季节在江南约每年4月中旬起,将千屈菜分剪成5?10cm长的一段,约能剪成2?3段;2)将分剪的千屈菜段直接插入水分饱和的泥土中,泥土的有机质含量要大于20g/kg;扦插过程中保持土壤水分饱和;3)使用单层遮光率50%的遮荫网遮荫;4)每当千屈菜段萌生苗长到10?15cm时,再将其分剪成5?10cm长的一段,并直接插入水分饱和的泥土中,进行再次分剪并扦插,同时对原母株上的萌生苗也进行分剪扦插;5)扦插操作连续进行,直到11月下旬,在全过程中加强田间管理,定期除草,并记录每次扦插的时间、温度和苗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心红,张群,潘传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