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致动设备专用的电力供给装置及其电池模块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41168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3 0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性致动设备专用的电力供给装置及其电池模块。一种线性致动设备专用的电力供给装置,其包含一控制模块及一电池模块。一种电池模块,其包含一盒体、一主电力供给单元及一备用电力供给单元。盒体具有一第一容腔、一第二容腔及形成在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之间的一分隔板。主电力供给单元设置在第一容腔内。备用电力供给单元设置在第二容腔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电力供给装置及其电池模块,尤指一种备用电力供给单元与主电力供给单元隔离设置的电力供给装置及其电池模块。
技术介绍
电动缸为一种机械线性致动装置,在医疗上的应用常见于病床姿态的控制,病床上设置数个电动缸,电动缸皆连接于一控制盒,再由控制盒发出信号控电动缸作动。一般的电动缸控制盒包含一个控制电路板及一个备用电源控制电路板,因此即使使用者不购买备援电池,仍需一并购买电源控制电路板,不但制造厂成本增加,对于不需使用电池的使用者的也增加花费。为了解决前述的问题,便产生了电源控制电路板附挂于电池上的设计,但控制盒 使用的氢酸电池在充电时会产生氢气及氧气,前述气体接触到电源控制电路板,一旦电路短路产生火花便有起火之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备用电力供给单元与主电力供给单元隔离设置的电力供给装置,其备用电力供给单元充电时所产的气体不会因接触主电力供给单元而有起火之虞。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线性致动设备专用的电力供给装置,其包含一控制模块及一电池模块。控制模块包含一座体及安置在座体内部的一控制电路板。电池模块可组卸式地连接在座体并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其包括一盒体、一主电力供给单元及一备用电力供给单元。盒体具有一第一容腔、一第二容腔及形成在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之间的一分隔板,第一容腔具有一第一开口,第二容腔具有一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位在盒体的侧边上。主电力供给单元设置在第一容腔内。备用电力供给单元包含至少一可充放电电池,该可充放电电池设置在第二容腔内。较佳地,前述的电力供给装置,其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分别开设在盒体上相对的二侧边。较佳地,前述的电力供给装置更包含一第一盖板罩设于第一开口以密封第一容腔。较佳地,前述的电力供给装置更包含一第二盖板罩设于第二开口以密封第二容腔。较佳地,前述的电力供给装置更包含一穿孔贯穿开设于分隔板,主电力供给单元通过穿孔而电性连接备用电力供给单元,并且穿孔经密封处理。较佳地,前述的电力供给装置更包含一开关,开关设于盒体的外表面,并穿入盒体而且电性连接主电力供给单元。较佳地,前述的电力供给装置更包含一电缆线,电缆线的其中一端连接于第一容腔并且电性连接电路板,电缆线的另一端连接于控制模块并且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本技术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备用电力供给单元与主电力供给单元隔离设置的电池模块,其备用电力供给单元充电时所产的气体不会因接触主电力供给单元而有起火之虞。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力供给装置的电池模块,其包含一盒体、一主电力供给单元以及一备用电力供给单元。盒体具有一第一容腔、一第二容腔及形成在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之间的一分隔板,该第一容腔具有一第一开口,该第二容腔具有一第二开口,该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位在盒体的侧边上。主电力供给单元设置在第一容腔内。备用电力供给单元包含至少一可充放电电池,该可充放电电池设置在第二容腔内。较佳地,前述的电池模块,其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分别开设在盒体上相对的二侧边。较佳地,前述的电池模块更包含一第一盖板罩设于第一开口以密封第一容腔。较佳地,前述的电池模块更包含一第二盖板罩设于第二开口以密封第二容腔。较佳地,前述的电池模块更包含一电缆线连接于第一容腔并且电性连接主电力供给单元。较佳地,前述的电池模块更包含一穿孔,贯穿开设于分隔板,主电力供给单元通过穿孔而电性连接备用电力供给单元,并且穿孔经密封处理。较佳地,前述的电池模块更包含一开关,开关设于盒体的外表面,并穿入盒体而且电性连接主电力供给单元。本技术的电力供给装置及其电池模块,其备用电力供给单元与主电力供给单元分别隔离设置于密封的第二容腔及第一容腔中,因此备用电力供给单元充电时所产生的气体不会因接触主电力供给单元而有起火之虞,相较于习知技术在降低成本及价格的同时也能确保其安全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之电池模块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之电池模块的分解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之电池模块的分解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之电池模块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之电力供给装置的示意图(一);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之电力供给装置的示意图(二);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之电力供给装置的示意图(三)。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盒体101分隔板102穿孔103开关110第一容腔111第一开口112第一盖板120第二容腔121第二开口122第二盖板200主电力供给单元310/320可充放电电池400电缆线410电源接头500控制模块501座体510控制电路板520电源端口530控制端口600电动缸610控制电线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块,应用于一电力供给装置,该电力供给装置较佳地包含一个控制模块,本技术的电池模块包含一盒体100、一主电力供给单元200、一备用电力供给单元及一电缆线400。 参阅图2及图3,盒体100包含一第一容腔110及一第二容腔120,第一容腔110及第二容腔120皆位于盒体100之内,第一容腔110与第二容腔120之间形成一分隔板101,而将第一容腔110与一第二容腔120隔离。第一容腔110具有一第一开口 111开设于盒体100。第二容腔120具有一个第二开口 121开设于盒体100。第一开口 111及第二开口 121分别开设在盒体100上不同的二侧边,于本实施例中,较佳地第一开111及第二开口 121分别开设在盒体100上相对的二侧边。主电力供给单元200设置于第一容腔110内,并且主电力供给单元200可通过第一开口 111置入第一容腔110。备用电力供给单元包含至少一个可充放电电池310/320,于本施例中,备用电力供给单元较佳地包含二个可充放电电池310/320,可充放电电池310/320设置于第二容腔120内,并且可充放电电池310/320可通过第二开口 121置入第二容腔120。由于第二开口 121及第一开口 111分别开设在盒体100上相对的二侧边而隔离配置,可防止可充放电电池310/320充电时所产生的气体逸出渗入第一容腔110而接触到主电力供给单元200。第一开口 111的外罩设有一第一盖板112,且较佳地以螺丝锁设方式固定于第一开口 111,用以密封第一容腔110。第二开口 121的外罩设有一第二盖板122,且较佳地以螺丝锁设方式固定于第二开口 121,用以密封第二容腔120。但本技术并不限定第一盖板112及第二盖板122以螺丝锁固密封。参阅图4,本技术的电池模块于第一容腔110与第二容腔120之间的分隔板101上贯穿开设有一穿孔102,主电力供给单元200较佳地藉由一组电线通过穿孔102电性连接可充放电电池310/320,并且穿孔102经密封处理(例如硅胶密封),以维持第一容腔110与第二容腔120之间隔离配置。本技术的电池模块藉由主电力供给单元200控制备用电力供给单元的可充放电电池310/320的充放电。电缆线400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容腔110并且电性连接主电力供给单元200,而另一端则用于连接控制模块500。于盒体100的外表面较佳地设有一开关103,开关103穿入盒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性致动设备专用的电力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控制模块,包含一座体及安置在该座体内部的一控制电路板;以及一电池模块,可组卸式地连接在该座体并与该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该电池模块包括:一盒体,具有一第一容腔、一第二容腔及形成在该第一容腔和该第二容腔之间的一分隔板,该第一容腔具有一第一开口,该第二容腔具有一第二开口,该第一开口和该第二开口位在该盒体的侧边上;一主电力供给单元,设置在该第一容腔内;以及一备用电力供给单元,包含至少一可充放电电池,该可充放电电池设置在该第二容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周欣
申请(专利权)人:第一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