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换向器生产工艺上使用的换向器压注模具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能对中模板进行脱模的压注脱模架。
技术介绍
目前,电机换向器包括换向片、模塑料、衬套等,在其生产工艺中,需要对换向片组件的内部填充模塑料进行压注成型而制成换向器半成品。现有的换向器压注模具的脱膜方法及其装置为压注完成后的人工脱模方式,其完全依靠人工敲打使上、中、下模板分离,中模板与换向器半成品分离,使得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且压注的换向片组件的数量和规格受到一定限制,由此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脱模为自动化操作的压注脱模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压注脱模架,包括送板、底座,在所述送板下装有送脚,在所述底座上装有试圈,所述送脚的顶部上具有凸起。采用本专利技术后,先将装有换向器半成品的中模板安装在底座上,由送脚将中模板内的换向器半成品顶出而落到底板上,该送脚顶部上的凸起能在换向器半成品的模塑料中心处凿出一个小洞,为其内嵌衬套作好预备。再将装有换向片组件的试圈放置在空的中模板上,由送脚将试圈内的换向片组件顶出而送入到中模板内,实现了脱模的自动化操作。从而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且中模板上的换向片组件的规格或数量可适当增加,由此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I本专利技术压注脱模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照图I可知,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换向器压注模具装置的压注脱模架,包括送板42、底座49,在所述送板42下装有送脚41,在所述底座49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注脱模架,包括送板(42)、底座(49),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送板(42)下装有送脚(41),在所述底座(49)上装有试圈(43),所述送脚(41)的顶部上具有凸起(4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宣快,谢丙利,徐顺建,何长林,朱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禾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