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用中放废物贮存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40055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3 0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电用中放废物贮存室,其属于核电固体废物处置技术领域。包括一个以上的相互独立的由混凝土墙分隔的贮存单元、在每个贮存单元上方覆盖的用于密封所述贮存单元的混凝土防护盖板以及将核电用中放废物贮存室内各个所述贮存单元连成一体的转送风口,并且每个所述贮存单元的隔墙底部均设有一个所述转送风口。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新型核电固体废物贮存室,具有运行可靠、易于施工、方便退役的显著效果,且能确保中放贮存室的整体防辐射要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对于传统通风设计方案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核电固体废物处置
,具体涉及一种核电固体废物所用的中放废物贮存室。
技术介绍
核电厂固体废物暂存库中,中放废物贮存室由混凝土墙分隔的贮存单元组成,并在每个贮存单元上方覆盖混凝土防护盖板以形成密闭的独立空间。贮存室排风 设计,既要实现各独立贮存单元(贮存小室)的均匀排风,同时不能削弱防护墙的防护性能。传统通风设计中,中放贮存室排风用管道采用如下方案在中放贮存室分隔墙底部留有转送风口,将室内各个独立空间连成一体,排风管道采用“Z”形不锈钢镶入件风管,预埋在中放贮存室的防辐射外墙中,排风经镶入件风管汇总至排风处理系统。现有的传统通风设计中,核电用中放废物贮存室存在如下方面的缺陷(I)需要在防辐射外墙现浇混凝土时,将预制好的风管与墙体钢筋一起捆扎,安装单位和土建施工单位要一同协作,施工难度较大;(2)因风管是镶入件,对其材质和焊接要求都非常高;(3)由于防护墙埋入风管形成薄弱区域,需要整体加厚墙体或局部处理以满足辐射防护要求。根据现场施工的反馈来看,该方案虽然能够较好的解决中放废物贮存室通风换气的问题,但同时因其为预埋通风管道,提高了风管焊接和材质要求、增加了现场施工和辐射防护的难度,大幅度提高了工程造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的核电用中放废物贮存室,具备满足辐射防护要求的功能,并且运行可靠,易于施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核电用中放废物贮存室,包括一个以上的相互独立的由混凝土墙分隔的贮存单元、在每个贮存单元上方覆盖的用于密封所述贮存单元的混凝土防护盖板以及将核电用中放废物贮存室内各个所述贮存单元连成一体的转送风口,其特征在于,并且每个所述贮存单元的隔墙底部均设有一个所述转送风口。进一步,还包括设在所述中放废物贮存室底部的混凝土风道,所述混凝土风道与所述各个转送风口均连通。进一步,所述混凝土风道出口处为用于补偿辐射防护的迷道结构,所述混凝土风道出口连往排风处理系统。进一步,所述的混凝土风道高于所述中放废物贮存室的地平面,并且所述迷道低于所述中放废物贮存室的地平面。进一步,所述贮存单元呈圆筒状,并且所述混凝土防护盖板与所述贮存单元的筒体垂直的截面呈正方形。进一步,所述混凝土风道的宽度等于所述贮存单元的筒体的外径,并且位于所述混凝土风道上方的贮存单元的筒体比所述的核电用中放废物贮存室内的其它贮存单元的筒体短。本技术所述的新型核电固体废物贮存室,具有以下的显著效果运行可靠,易于施工,方便退役,且能确保中放贮存室的整体防辐射要求。本技术相对于传统通风设计方案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核电用中放废物贮存室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图I中本技术核电用中放废物贮存室结构的平面示意图沿a-a剖面线的剖视图;图3是是图I中本技术核电用中放废物贮存室结构的平面示意图沿b_b剖面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地描述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均为非限制性的。如图I所示,图I是本技术核电用中放废物贮存室结构的平面示意图。本技术所述核电用中放废物贮存室1,包括多个的相互独立的由混凝土墙分隔的贮存单元2,并且在每个贮存单元2上方覆盖的用于密封贮存单元的混凝土防护盖板3,贮存单元2呈圆筒状,并且所述混凝土防护盖板3与所述贮存单元2的筒体垂直的截面呈正方形。在各个贮存单元2隔墙4底部均设有用于将核电用中放废物贮存室I内各个所述贮存单元2连成一体的转送风口 7,转送风口 7与外界的排风处理系统6连通。在所述中放废物贮存室底部设有混凝土风道5,并且混凝土风道5与各个转送风口 7均连通。另外混凝土风道5出口处是用于补偿辐射防护的迷道结构5',并连往所述排风处理系统6。应当注意的是,本技术的迷道结构5'不限于图3所示的形状,其它凡是利于实现本技术确保中放贮存室的整体防辐射要求的目的的结构均可作为本技术迷道结构5'的一种形式。如图2和图3的剖面图所示,混凝土风道5高于中放废物贮存室I的地平面,并且迷道结构5'低于中放废物贮存室I的地平面。混凝土风道5的宽度等于所述贮存单元2的筒体的外径,并且位于所述混凝土风道5上方的贮存单元2的筒体比所述的核电用中放废物贮存室I内的其它贮存单元2的筒体短。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技术所述核电用中放废物贮存室I在功能上、结构形式上、安全性等方面作出了新的突破。本技术所述的核电用中放废物贮存室I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本技术通过在贮存室I内各个所述贮存单元2连成一体的转送风口 7,确保了各个贮存单元2小室连通,无通风死角;将原布置在辐射防护墙内的预埋镶入件风管取消,在中放贮存室I底部设有一条混凝土风道5,风道5出口处设计成迷道结构5/,补偿辐射防护薄弱环节。从而相对于传统设计既简化了结构又降低了成本,同时还没有削弱防护墙的防护性能,达到运行可靠,易于施工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在本技术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而这些改进或者变形落在 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面的具体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技术的目的,并非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权利要求1.一种核电用中放废物贮存室,包括一个以上的相互独立的由混凝土墙分隔的贮存单元、在每个贮存单元上方覆盖的用于密封所述贮存单元的混凝土防护盖板以及将核电用中放废物贮存室内各个所述贮存单元连成一体的转送风口,其特征在于,并且每个所述贮存单元的隔墙底部均设有一个所述转送风口。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核电用中放废物贮存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所述中放废物贮存室底部的混凝土风道,所述混凝土风道与所述各个转送风口均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用中放废物贮存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风道出口处为用于补偿辐射防护的迷道结构,所述混凝土风道出口连往排风处理系统。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电用中放废物贮存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风道高于所述中放废物贮存室的地平面,并且所述迷道低于所述中放废物贮存室的地平面。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核电用中放废物贮存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贮存单元呈圆筒状,并且所述混凝土防护盖板与所述贮存单元的筒体垂直的截面呈正方形。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电用中放废物贮存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风道的宽度等于所述贮存单元的筒体的外径,并且位于所述混凝土风道上方的贮存单元的筒体比所述的核电用中放废物贮存室内的其它贮存单元的筒体短。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核电用中放废物贮存室,其属于核电固体废物处置
包括一个以上的相互独立的由混凝土墙分隔的贮存单元、在每个贮存单元上方覆盖的用于密封所述贮存单元的混凝土防护盖板以及将核电用中放废物贮存室内各个所述贮存单元连成一体的转送风口,并且每个所述贮存单元的隔墙底部均设有一个所述转送风口。采用本技术所述的新型核电固体废物贮存室,具有运行可靠、易于施工、方便退役的显著效果,且能确保中放贮存室的整体防辐射要求,本技术相对于传统通风设计方案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文档编号E04H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核电用中放废物贮存室,包括一个以上的相互独立的由混凝土墙分隔的贮存单元、在每个贮存单元上方覆盖的用于密封所述贮存单元的混凝土防护盖板以及将核电用中放废物贮存室内各个所述贮存单元连成一体的转送风口,其特征在于,并且每个所述贮存单元的隔墙底部均设有一个所述转送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朝晖朱晏琳俞愈朱风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