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力式制动限载联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37050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3 0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力式制动限载联轴器,包括上端盖组合件、弹簧座、轴用挡圈、轴承、孔用挡圈、主动联轴器、大支架、加力杠杆组合件、杠杆加力环、平面轴承、制动环、摩擦片支架组合件和下端盖组合件。其特征是:上端盖组合件、弹簧座、轴用挡圈、轴承、孔用挡圈、主动联轴器、大支架、加力杠杆组合件、杠杆加力环、平面轴承、制动环、摩擦片支架组合件和下端盖组合件沿大支架轴心线方向依次串联联接。依靠主动联轴器和从动联轴器齿形的啮合和制动弹簧的压力,进行传动;主动联轴器和从动联轴器螺旋齿形分离时,过载保护机器;停机时,弹簧座推动加力杠杆组合件加压给摩擦片支架组件,形成加大了的制动力矩,实现制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力式制动限载联轴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制动限载联轴器具有联轴器、限载器和制动器的功能,可达到联轴传动的效果,当机器在超载时可以保护机器,也会因为机器的停止而马上制动,但制动力矩不大,并且在工作时功率损耗非常大,因此现有的制动限载联轴器不能适应要求非常大的制动力矩和高机械效率的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设计一种既有联轴和限载功能,又有很大制动力矩,机械传动效率高的制动限载联轴器,弥补现有制动限载联轴器的不足。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加力杠杆通过轴销装配在大支架上,两个微型轴承分别通过两个轴承轴销装配在加力杠杆的动力端和加力端上,弹簧座通过轴用挡圈A、滚动轴承和孔用挡圈定位在主动联轴器上,多支制动弹簧成并联排列,一端压住弹簧座,另一端顶住加力轴销,加力杠杆加力端的微型轴承沿大支架的轴心线方向直接压在杠杆加力环上,平面轴承一以外圆定位在杠杆加力环上,平面轴承一的内孔与制动环成过渡配合联接,制动环与摩擦片端面贴合上端盖组合件、弹簧座、轴用挡圈、轴承、孔用挡圈、主动联轴器、大支架、加力杠杆组合件、杠杆加力环、平面轴承、制动环、摩擦片支架组合件和下端盖组合件沿轴心线方向依次串联联接。锁紧螺母通过止动垫片固定在上端盖上,加力环紧贴止动垫片,作为加力轴销的受力支点,制动弹簧压缩时储存的能量带动弹簧座沿轴向向摩擦片支架方向移动,弹簧座上的锥面推动安装在加力杠杆上的微型轴承,使杠杆加力压动杠杆加力环将压力通过平面轴承和制动环传递给摩擦片支架组件和从动联轴器制动盘,产生大的制动力矩。从动联轴器为固定在从动轴上的联轴器,主动联轴器通过花键安装在主动轴上(一般指电机轴),摩擦片支架卡在大支架上,沿轴向有一定量的位移,不能产生角位移,摩擦片支架两面通过胶合连接的方式胶接在摩擦片支架两面,沿轴向安装在制动环和从动联轴器制动盘之间。主动联轴器和从动联轴器由于螺旋齿面啮合加上压缩弹簧的轴向压力作用而实现扭矩的传递,达到联轴的功能。过载时,打破了轴向力的平衡,为了达到与制动弹簧压力的平衡,主动联轴器只有沿轴向向后端移动,带动弹簧座压缩制动弹簧,直到主动联轴器和从动联轴器齿形完全脱开,起到过载保护了工作机的作用。当主动联轴器失去动力,制动弹簧被压缩时储存的能量立即释放出来,通过弹簧座的制动锥面推动杠杆加力环、平面轴承、制动环和摩擦片组件产生摩擦的同时,摩擦片组件与从动联轴器制动盘产生摩擦,由于杠杆加力作用,形成加大了多倍的制动力矩,实现了制动的目的。上端盖或下端盖采用螺栓固定在工作机的机架上,上端盖和下端盖采用螺栓联接在大支架的的两端。滑动轴承套外圆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与上端盖内孔联接,多支加力轴销均匀地分布插装在上端盖轴孔内,并成滑动配合关系,每支加力轴上分别套上一支相同的制动弹簧,加力环顶住多支加力轴,弹簧调节螺母旋在上端盖螺纹中,调节完成后,并用止动垫片锁定防松。杠杆轴销将杠杆固定在大支架上。弹簧座上有一处推动杠杆用的制动锥面。杠杆加力是利用弹簧座的锥面推动杠杆沿杠杆轴销摆动压住杠杆加力环,并沿轴向向摩擦片组合件方向移动,依次将力传递给平面轴承、制动环、摩擦片、摩擦片支架、摩擦片和从动联轴器制动盘,加力的大小与杠杆比有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仅具备联轴器的功能,同时又具有制动器和限载器的功能,起到了停机立即制动和过载时保护工作机作用,并且多倍加大了制动力矩和提高了机械传动效率作用。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加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I :加力式制动限载联轴器外形示意图。附图2 :加力式制动限载联轴器整体结构图。附图3 :加力式制动限载联轴器中制动环与主动联轴器装配关系示意图。附图4 :加力式制动限载联轴器大支架及加力杠杆组合件示意图。附图5 :摩擦片支架组合件示意图。附图6 :加力式制动限载联轴器上端盖组合件。附图7 :加力式制动限载联轴器下端盖组合件。附图8 :加力式制动限载联轴器加力杠杆组合件。附图9 :弹簧座结构示意图。附图10 :加力式制动限载联轴器在停机制动状态时制动环、摩擦片和从动联轴器位置关系示意图。附图11 :加力式制动限载联轴器在起动和工作状态时制动环、摩擦片和从动联轴器位置关系示意图。附图12 :加力式制动限载联轴器中制动环与主动联轴器工作时相对位置关系意图。附图13 :加力式制动限载联轴器中制动环与主动联轴器停机制动时相对位置关系意图。附图中1_下端盖,2-螺栓A,3-弹簧垫圈B,4-大支架,5_杠杆轴销,6_加力杠杆,7-微型轴承,8-轴承轴销,9-螺栓B,10-弹簧垫圈B,11-加力环,12-弹簧调节螺母,13-上端盖,14-主动联轴器,15-轴用挡圈,16-轴承,17-滑动轴承套,18-弹簧座,19-止动垫片,20-加力轴销,21-孔用弹性挡圈,22-制动弹簧,23-杠杆加力环,24-平面轴承一,25-制动环,26-摩擦片支架,27-摩擦片,28-从动联轴器,29-平面轴承二,30-滚动轴承,31-轴用挡圈。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附图2所示上端盖13通过螺栓B9和弹簧垫BlO固定在大支架4上,下端盖I通过螺栓A2和弹簧垫A3固定在大支架4上。说明书附图2和说明书附图6所示滑动轴承套17与上端盖13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联接,多支加力轴销20穿在上端盖13的配套的孔上,并成滑动配合的联接方式,加力环11套在上端盖13上,并且顶在多支加力轴销20上,弹簧调节螺母12沿上端盖13上的外螺纹调节轴向位置,调好后,并用止动垫片19锁定,防止产生角位移和轴向位移。说明书附图2所示弹簧座18通过轴用挡圈A15、滚动轴承16和孔用挡圈21定位在主动联轴器14上,多支制动弹簧22成并联排列,一端压住弹簧座18,另一端顶住加力轴销20。 说明书附图2、附图4和附图8所示加力杠杆组合件通过轴销5定位在大支架4上。说明书附图2和说明书附图8所示两个微型轴承7通过两个轴承轴销8装配在加力杠杆6的动力端和加力端上。说明书附图2所示安装在加力杠杆6的加力端的微型轴承7沿大支架4的轴心线方向直接压在杠杆加力环23上,平面轴承一 24以外圆定位在杠杆加力环23上,平面轴承一 24的内孔与制动环25成过渡配合联接,制动环25与摩擦片27端面贴合。说明书附图2和说明书附图5所示两片摩擦片支架26与两片摩擦片27的联接是采用胶合剂粘结而成的。说明书附图2和说明书附图7所示从动联轴器28通过平面轴承二 29、滚动轴承30和轴用挡圈B31定位在下端盖I上,从动联轴器28上的制动盘与摩擦片27直接接触产生摩擦。说明书附图2和说明书附图3所示主动联轴器14和制动环25采用花键滑动配合联接。说明书附图2和说明书附图9所示弹簧座18上A处推动杠杆用的制动锥面。说明书附图10所示B处为从动联轴器制动盘与摩擦片处在制动状态,C处为制动环与摩擦片处在制动状态。说明书附图11所示D处为从动联轴器制动盘与摩擦片处在脱开状态,E处为制动环与摩擦片处在脱开状态。说明书附图12和说明书附图13所示加力式制动限载联轴器中制动环25与主动联轴器14工作时相对位置关系与制动环25与主动联轴器14停机制动时相对位置关系的区别在于后者比前者多了一个尺寸S,前者S为零,即装配完成主动联轴器相对制动环沿轴向还有一个向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力式制动限载联轴器,其特征是:加力杠杆(6)通过轴销(5)装配在大支架(4)上,两个微型轴承(7)分别通过两个轴承轴销(8)装配在加力杠杆(6)的动力端和加力端上,弹簧座(18)通过轴用挡圈A(15)、滚动轴承(16)和孔用挡圈(21)定位在主动联轴器(14)上,多支制动弹簧(22)成并联排列,一端压住弹簧座(18),另一端顶住加力轴销(20),加力杠杆(6)加力端的微型轴承(7)沿大支架(4)的轴心线方向直接压在杠杆加力环(23)上,平面轴承一(24)以外圆定位在杠杆加力环(23)上,平面轴承一(24)的内孔与制动环(25)成过渡配合联接,制动环(25)与摩擦片(27)端面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名炎汪作纯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咸宁三合机电制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