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自动拔模穿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3424 阅读:3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工自动拔模穿线机构,包括气缸(1)、拔线座(2)和导轮(9)固定在机架(7)上,拔线座上连接夹线钳(3),夹线钳通过套在导轮上的钢丝绳(8)与气缸杆(6)连接,二位五通脚踏阀(4)固定于机架前端地面上并控制气缸呈伸缩状态。采用本自动拔模穿线机构,钢丝穿模的牵引拉力由气缸来完成,替代传统双手臂牵拉运动,可使线材穿过多道次模具,降低劳动强度,缩短穿模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箱拉丝机的辅助操作机构,具体是一种人工自动拔模穿线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水箱拉丝机的操作,线材轧尖后穿过模具时,需要工人通过双手臂的牵引而拉动钢丝,由于粗直径的钢丝拉拔时,需要较大的拉拔力,并且拉拔道次越多,则工人的劳动强度越大,工作效率低,拉拔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效率更高的人工自动拔模穿线机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气缸、拔线座和导轮固定在机架上,拔线座上连接夹线钳,夹线钳通过套在导轮上的钢丝绳与气缸杆连接,二位五通脚踏阀固定于机架前端地面上并控制气缸呈伸缩状态。根据线材的直径和拉拔力而选择气缸的缸径。操作时夹线钳夹紧线材,用脚踩动二位五通脚踏阀使气缸伸缩往复运动,带动钢丝绳和夹线钳来回动作,使线材快速穿过各道次模具,在水箱拉丝机上可实现人工自动拔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自动拔模穿线机构后,钢丝穿模时的牵引拉力由气缸来完成,通过气缸的伸缩运动替代传统双手臂牵拉运动,可使线材穿过多道次模具,在金属制品工业中大大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缩短穿模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气路控制系统示意图。图1、2所示中,气缸1,拔线座2,夹线钳3,二位五通脚踏阀4,气缸调速阀5,气缸杆6,机架7,钢丝绳8,导轮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2所示,首先将钢丝磨尖后穿过拉丝模具的模孔,将拉丝模具放在拔线座2内,手持夹线钳3夹紧钢丝,用脚踩二位五通脚踏阀4控制气缸1伸缩动作,通过套在导轮9上且连接气缸杆6的钢丝绳8牵拉钢丝300~500mm,从而使钢丝穿过拉丝模具移动300~500mm;再将第二道拉丝模具放入拔线座内,再次脚踩二位五通脚踏阀,使钢丝穿过模具移动300~500mm。调节气缸调速阀5可调整气缸伸缩动作的快慢。通过此自动拔模穿线机构,可使钢丝快速穿过多道次模具,省时省力,提高工效。权利要求1.一种人工自动拔模穿线机构,其特征是气缸(1)、拔线座(2)和导轮(9)固定在机架(7)上,拔线座上连接夹线钳(3),夹线钳通过套在导轮上的钢丝绳(8)与气缸杆(6)连接,二位五通脚踏阀(4)固定于机架前端地面上并控制气缸(1)呈伸缩状态。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人工自动拔模穿线机构,包括气缸(1)、拔线座(2)和导轮(9)固定在机架(7)上,拔线座上连接夹线钳(3),夹线钳通过套在导轮上的钢丝绳(8)与气缸杆(6)连接,二位五通脚踏阀(4)固定于机架前端地面上并控制气缸呈伸缩状态。采用本自动拔模穿线机构,钢丝穿模的牵引拉力由气缸来完成,替代传统双手臂牵拉运动,可使线材穿过多道次模具,降低劳动强度,缩短穿模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文档编号B21C1/28GK2925664SQ20062007294公开日2007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8日专利技术者李辉 申请人:江苏金泰隆机电设备制造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工自动拔模穿线机构,其特征是:气缸(1)、拔线座(2)和导轮(9)固定在机架(7)上,拔线座上连接夹线钳(3),夹线钳通过套在导轮上的钢丝绳(8)与气缸杆(6)连接,二位五通脚踏阀(4)固定于机架前端地面上并控制气缸(1)呈伸缩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泰隆机电设备制造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