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轧板轧制润滑液循环装置,包括板式过滤器、污油池、清油池、一号油泵、二号油泵、三号油泵、四号油泵和热交换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冷轧生产线上轧制润滑液回收循环利用的问题,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对板式过滤器、污油泵、清油泵和热交换器等进行单独控制,极大的节省了生产成本,实现了保护环境的主流需求,对提升整体生产的生产效率具有良好的作用,具备较佳的实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冷轧设备
,特别的涉及一种冷轧板轧制润滑液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冷轧过程中的轧制润滑是轧制工艺中的重要环节。其中,在冷轧时由于材料加工硬化,使其变形抗力增加,导致了轧制压力升高,同时,随着轧制速度的提高,轧辊会发热,所以必须采用兼有冷却作用的润滑剂进行工艺润滑以同时满足减少摩擦、降低轧制压力、冷却轧辊和控制板形等需求,因此,轧制润滑油应该具有润滑和冷却的双重作用。常用的冷轧轧制润滑油由轧制油和水混合组成乳白色液体,所以行业上也称为乳化液。但轧制油由于其生产技术难度较高,所以价格相应也较高,在一般的生产过程中也越来越多的考虑提升其使用效率的途径,其中回收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但是,受国内装备技术水平限制,多数冷轧企业只能选择直接排掉,不仅增加了成本,也降低了生产效率,虽然有一部分回收用装置,也都存在使用效果不佳等各种缺陷,不利于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冷轧板带生产线上的可逆式轧机在轧制过程中所涉及的润滑油循环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冷轧板轧制润滑液循环装置,包括板式过滤器、污油池、清油池、一号油泵、二号油泵、三号油泵、四号油泵和热交换器。板式过滤器通过管道与清油池相连。另外,板式过滤器通过管道与一号阀门相连,同时板式过滤器与一号阀门相连的管道上设有二号阀门。污油池通过管道与轧机相连。此外,污油池通过两个管道分别与一号油泵和二号油泵相连。其中,污油池与一号油泵相连的管道上设有十五号阀门,污油池与二号油泵相连的管道上设有十六号阀门。—号油泵和二号油泵通过各自的管道与一号阀门相连;同时,一号油泵与一号阀门相连的管道上设有三号阀门,二号油泵与一号阀门相连的管道上设有四号阀门。清油池通过管道与十一号阀门相连。清油池与十一号阀门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有十二号阀门和十号阀门。另外,清油池通过两个管道分别与三号油泵和四号油泵相连。其中,清油池与三号油泵相连的管道上设有十七号阀门,清油池与四号油泵相连的管道上设有十八号阀门。三号油泵通过管道与^ 号阀门相连;三号油泵与i 号阀门相连的管道上依次设有五号阀门和九号阀门。此外四号油泵通过管道与热交换器相连;四号油泵与热交换器相连的管道上依次设有六号阀门和七号阀门。进一步,热交换器连有一管道,该管道上设有八号阀门,同时该管道与三号油泵与十一号阀门之间的管道相连。另外,热交换器通过两个管道与循环水口相连,同时该两个管道上分别设有十三号阀门和十四号阀门。本技术有益之处在于本技术的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冷轧生产线上轧制润滑液回收循环利用的问题,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对板式过滤器、污油泵、清油泵和热交换器等进行单独控制,极大的节省了生产成本,实现了保护环境的需求,对提升整体生产的生产效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具备较佳的实用性。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I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I所示的装置为可作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冷轧板轧制润滑液循环装置,包括板式过滤器19、污油池20、清油池22、一号油泵23、二号油泵24、三号油泵25、四号油泵26和热交换器27。板式过滤器19通过管道与清油池22相连。另外,板式过滤器19通过管道与一号阀门I相连,同时板式过滤器19与一号阀门I相连的管道上设有二号阀门2。污油池20通过管道与轧机相连。轧机所产生的污油流入污油池20内。此外,污油池20通过两个管道分别与一号油泵23和二号油泵24相连。其中,污油池20与一号油泵23相连的管道上设有十五号阀门15,污油池20与二号油泵24相连的管道上设有十六号阀门16。一号油泵23和二号油泵24通过各自的管道与一号阀门I相连;同时,一号油泵23与一号阀门I相连的管道上设有三号阀门3,二号油泵24与一号阀门I相连的管道上设有四号阀门4。清油池22通过管道与十一号阀门11相连。其中清油池22与十一号阀门11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有十二号阀门12和十号阀门10。另外,清油池22通过两个管道分别与三号油泵25和四号油泵26相连。其中,清油池22与三号油泵25相连的管道上设有十七号阀门17,清油池22与四号油泵26相连的管道上设有十八号阀门18。三号油泵25通过管道与^ 号阀门11相连;三号油泵25与^ 号阀门11相连的管道上依次设有五号阀门5和九号阀门9。此外四号油泵26通过管道与热交换器27相连;四号油泵26与热交换器27相连的管道上依次设有六号阀门6和七号阀门7。进一步,热交换器27连有一管道,该管道上设有八号阀门8,同时该管道与三号油泵25与十一号阀门11之间的管道相连。另外,热交换器27通过两个管道与循环水口相连,同时该两个管道上分别设有十三号阀门13和十四号阀门14。其中,十三号阀门13用于控制循环水口内的水流入热交换器27中;十四号阀门14用于控制热交换器27内的水流入循环水口。本技术的具体方式如下(I)污油池20使用—号油泵23使用时十五号阀门15、三号阀3开通,十六号阀16、四号阀4关闭;二号油泵24使用时十六号阀16、四号阀4开通,十五号阀门15、三号阀3关闭。(2)清油池22使用三号油泵25使用时阀十七号阀17、十五号阀5开通,十八号阀18、六号阀6关闭;四号油泵26使用时阀十八号阀18、六号阀6开通,十七号阀17、十五号阀5关闭。(3)热交换器27使用正常情况(使用热交换器27)下,七号阀7、八号阀8开通,九号阀9关闭;反之(不用热交换器27),九号阀9开通,七号阀7、八号阀8关闭。(4)联动气动阀的使用通过清油池22向轧机输送乳化液时十一号阀11开通,十号阀10关闭;反之,不向轧机输送乳化液时十号阀10开通号阀11关闭。(5)板式过滤器19使用在过滤乳化液时二号阀2开通,一号阀I关闭;相对的,更换乳化液时一号阀I开通,二号阀2关闭。权利要求1.一种冷轧板轧制润滑液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板式过滤器(19)、污油池(20)、清油池(22)、一号油泵(23)、二号油泵(24)、三号油泵(25)、四号油泵(26)和热交换器(27) 其中,板式过滤器(19)通过管道与清油池(22)相连,另外,板式过滤器(19)通过管道与一号阀门(I)相连;污油池(20)通过管道与轧机相连,此外,污油池(20)通过两个管道分别与一号油泵(23)和二号油泵(24)相连,同时,一号油泵(23)和二号油泵(24)通过各自的管道与一号阀门(I)相连; 清油池(22)通过管道与十一号阀门(11)相连,另外清油池(22)通过两个管道分别与三号油泵(25)和四号油泵(26)相连;其中,三号油泵(25)通过管道与十一号阀门(11)相连;此外四号油泵(26)通过管道与热交换器(27)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冷轧板轧制润滑液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式过滤器(19)与一号阀门(I)相连的管道上设有二号阀门(2)。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冷轧板轧制润滑液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油池(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轧板轧制润滑液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板式过滤器(19)、污油池(20)、清油池(22)、一号油泵(23)、二号油泵(24)、三号油泵(25)、四号油泵(26)和热交换器(27):其中,板式过滤器(19)通过管道与清油池(22)相连,另外,板式过滤器(19)通过管道与一号阀门(1)相连;污油池(20)通过管道与轧机相连,此外,污油池(20)通过两个管道分别与一号油泵(23)和二号油泵(24)相连,同时,一号油泵(23)和二号油泵(24)通过各自的管道与一号阀门(1)相连;清油池(22)通过管道与十一号阀门(11)相连,另外清油池(22)通过两个管道分别与三号油泵(25)和四号油泵(26)相连;其中,三号油泵(25)通过管道与十一号阀门(11)相连;此外四号油泵(26)通过管道与热交换器(27)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昌明,罗荣富,吴升振,刘锦善,黄余盛,梁耀伦,王建华,谢锋霄,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金莱冷轧带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