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17991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能够以简单的结构确保高接合强度。气囊罩主体部(141)具备:板状的打开部(141a);平滑部(FT),设置于至少比打开部(141a)更靠近内周侧的区域;及多个熔敷辅助肋(18a~18g),从比打开部(141a)更靠近外周侧的区域突出,并以维持打开部(141a)的面的平坦性的方式设置;框状体(142)具备:铰接板部(146),被膨胀载荷推压而开裂、展开;被熔敷肋(24、27、32),以面向平滑部的方式至少设置于铰接板部;及多个被熔敷辅助肋(30a~30g);在被熔敷肋与平滑部抵接、且被熔敷辅助肋与熔敷辅助肋抵接的状态下通过振动熔敷而接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限制副驾驶席乘员的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
技术介绍
限制副驾驶席乘员的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设置于车辆的仪表板上。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将以构成仪表板的外观的一部分的方式设置的气囊罩和以上述气囊罩的背面作为安装面的框状的框状体固定,并在该框状体上安装有保持器及气囊、充气机等结构零件。当将框状体固定于仪表板的背面侧时,由于这些结构零件是由树脂制成的,所以大多使用熔敷技术(例如振动熔敷)进行熔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近年来,对于车辆的仪表板,有时为了应对各种功能性的确保、设计上的考虑、车内布局的制约等,使外观形状整体形成曲面形状。在此种情况下,对于该曲面形状妨碍与振动熔敷相关的振动操作的部位,特别要求设法改良与振动熔敷有关的结构而将气囊罩主体部和框状体彼此相对的部位均匀地接合。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在气囊罩中的沿撕裂线开裂的整个打开部上,在仪表板的背面侧设置多根肋,由此,能够将上述肋和与上述肋相对的框状体的安装面均匀地接合。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14747号公报仪表板具备由开裂用的撕裂线划分而成的板状的打开部。该打开部被气囊的膨胀载荷推压而在述撕裂线处开裂并向乘员侧展开。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将上述多根肋主要配置于上述打开部的背面。此处,如上所述,由于打开部是在气囊动作时向乘员侧进行打开动作的部分,所以在结构上、强度上存在着各种制约。因此,与对设置于仪表板的打开部的背面上的肋和设置于框状体的和上述打开部对应的位置上的安装面进行振动熔敷相比,在仪表板的打开部不设置肋而是形成平滑面、且在框状体的上述安装面侧设置肋而进行振动熔敷时,应该更能以简单的结构容易地实现接合强度的提高。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并没有特别考虑到这一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确保高接合强度的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第一专利技术是一种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设置于车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具有:副驾驶席用气囊,进行膨胀而对副驾驶席乘员进行限制;保持器,收容预先以规定方式折叠的所述副驾驶席用气囊;充气机,随着对所述车辆产生的冲击,向所述副驾驶席用气囊供给气体,以使所述副驾驶席用气囊一边从所述保持器突出一边膨胀;及气囊罩;所述气囊罩具备:气囊罩主体部,与所述副驾驶席乘员相对地进行延伸,并且,在与所述副驾驶席乘员相反的一侧设置所述保持器,覆盖收容于所述保持器中的所述副驾驶席用气囊;及框状体,设置于所述气囊罩主体部的与所述副驾驶席乘员相反的一侧;所述气囊罩主体部具备:气囊罩开裂用的撕裂线;板状的打开部,由所述撕裂线划分而成,并被所述副驾驶席用气囊的膨胀载荷推压而在所述撕裂线处开裂、展开;平滑部,设置于所述气囊罩主体部的背面中、至少比所述打开部更靠近内周侧的区域;及多个熔敷辅助肋,从所述气囊罩主体部的背面中、比所述打开部更靠近外周侧的区域突出,并且设置成,即使在比所述打开部更靠近外周侧的区域,也能维持所述打开部的面的平坦性;所述框状体具备:开裂用的撕裂线,设置于与所述气囊罩开裂用的撕裂线对应的位置上;铰接板部,由所述撕裂线划分而成,并被所述副驾驶席用气囊的膨胀载荷推压而在所述撕裂线处开裂、展开;被熔敷肋,以面向所述平滑部的方式至少设置于所述铰接板部上;及多个被熔敷辅助肋,分别设置于形成在所述铰接板部外侧的凸缘部的、与所述多个熔敷辅助肋对应的位置上;在使所述被熔敷肋与所述平滑部抵接、且使所述被熔敷辅助肋与所述熔敷辅助肋抵接的状态下,通过在振动方向上进行相对振动的振动熔敷将所述气囊罩主体部与所述框状体彼此接合。在本申请的第一专利技术中,将仪表板的气囊罩主体部的打开部的内周侧设成没有设置肋等的平滑部,以面向上述平滑部的方式将被熔敷肋至少设置于与上述打开部对应的框状体的铰接板部上。这样,可避免向在结构上、强度上存在各种制约的打开部设置肋,而在框状体侧设置肋,由此,与向打开部设置肋的现有结构相比,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容易地实现接合强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在仪表板的外观形状整体形成曲面形状的情况下,一般而言,形成越靠近上述仪表板的端部侧越大幅弯曲的形状。因此,在此状态下,在上述大幅弯曲的端部侧的区域,难以通过振动熔敷来均匀地接合框状体。因此,在本申请的第一专利技术中,在打开部的外周侧设置(即使在比打开部更靠近外周侧的区域也用于维持打开部的面的平坦性的)熔敷辅助肋。由此,即使在上述大幅弯曲的端部侧的区域,也能够增大接合强度。如以上所述,在本申请的第一专利技术中,能够以简单的结构确保高接合强度。第二专利技术,在上述第一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框状体的所述被熔敷肋包括:第一肋,设置于所述铰接板部;第二肋,以包围所述铰接板部的方式大致呈环状地设置于所述凸缘部,且强度比所述第一肋的强度大;及第三肋,在所述凸缘部中的、未设置所述多个被熔敷辅助肋的区域与所述第二肋相连地设置。作为接合于气囊罩主体部的平滑部,将第一肋设置于铰接板部,进而以包围铰接板部的方式将第二肋设置于凸缘部。例如能够通过将该第二肋的强度设成大于第一肋的强度而以简单的结构切实地实现接合强度的提高。另外,作为接合于气囊罩主体部的平滑部的被熔敷肋,进一步将第三肋设置于凸缘部,由此能够更为切实地实现接合强度的提高。第三专利技术,在上述第一或第二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敷辅助肋的宽度小于所述被熔敷辅助肋的宽度。通过减小熔敷辅助肋的宽度,能够将对从仪表板表面观察到的外观造成的不良影响限制在最小限度。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通过振动熔敷来接合仪表板侧的气囊罩主体部和框状体的结构中,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确保高的接合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包括气囊罩主体部的仪表板的背面图。图3是图2中的P部的放大剖视图。图4中,(a)是沿着图2的A-A线的放大剖视图,(b)是沿着图2的B-B线的放大剖视图,(c)是沿着图2的C-C线的放大剖视图,(d)是沿着图2的D-D线的放大剖视图,(e)是沿着图2的E-E线的放大剖视图,(f)是沿着图2的F-F线的放大剖视图,(g)是沿着(B)的G-G线的放大剖视图。图5是框状体的俯视图。图6是从下方观察仪表板和框状体的熔敷部分的立体图。图7是仪表板和框状体的熔敷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气囊装置100虽然没有特别进行图示,但是该气囊装置100作为设置于车辆的副驾驶席的前方且在发生车辆事故时通过副驾驶席用气囊来限制副驾驶席乘员的副驾驶席用的气囊装置而构成。图1是表示该气囊装置100的截面结构的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100由气囊110、保持器120、充气机130及气囊罩20为主体而构成。气囊110在发生车辆事故时一边向副驾驶席侧突出一边膨胀,膨胀后的状态的上述气囊110对就座于副驾驶席的副驾驶席乘员进行限制。保持器120收容被预先以规定的折叠方式(卷形折叠、折皱式折叠、机械折叠等)进行折叠的气囊110。充气机130在发生车辆事故时产生膨胀气体并向气囊110供给。气囊罩20配置于车辆的仪表板10。仪表板10是在车室内的驾驶席及副驾驶席的前方、即前窗与前席乘员之间在左右方向(车宽方向)上延伸的面板体(也称为“仪表盘”),该仪表板10被规定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设置于车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具有:副驾驶席用气囊,进行膨胀而对副驾驶席乘员进行限制;保持器,收容预先以规定方式折叠的所述副驾驶席用气囊;充气机,随着对所述车辆产生的冲击,向所述副驾驶席用气囊供给气体,以使所述副驾驶席用气囊一边从所述保持器突出一边膨胀;及气囊罩;所述气囊罩具备:气囊罩主体部,与所述副驾驶席乘员相对地进行延伸,并且,在与所述副驾驶席乘员相反的一侧设置所述保持器,覆盖收容于所述保持器中的所述副驾驶席用气囊;及框状体,设置于所述气囊罩主体部的与所述副驾驶席乘员相反的一侧;所述气囊罩主体部具备:气囊罩开裂用的撕裂线;板状的打开部,由所述撕裂线划分而成,并被所述副驾驶席用气囊的膨胀载荷推压而在所述撕裂线处开裂、展开;平滑部,设置于所述气囊罩主体部的与所述副驾驶席乘员相反一侧的面中、至少比所述打开部更靠近内周侧的区域;及多个熔敷辅助肋,从所述气囊罩主体部的背面中、比所述打开部更靠近外周侧的区域突出,并且设置成,即使在比所述打开部更靠近外周侧的区域,也能维持所述打开部的面的平坦性;所述框状体具备:开裂用的撕裂线,设置于与所述气囊罩开裂用的撕裂线对应的位置上;铰接板部,由所述撕裂线划分而成,并被所述副驾驶席用气囊的膨胀载荷推压而在所述撕裂线处开裂、展开;被熔敷肋,以面向所述平滑部的方式至少设置于所述铰接板部上;及多个被熔敷辅助肋,分别设置于形成在所述铰接板部外侧的凸缘部的、与所述多个熔敷辅助肋对应的位置上;在使所述被熔敷肋与所述平滑部抵接、且使所述被熔敷辅助肋与所述熔敷辅助肋抵接的状态下,通过在振动方向上进行相对振动的振动熔敷将所述气囊罩主体部与所述框状体彼此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5.26 JP 2011-1183851.一种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设置于车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具有:副驾驶席用气囊,进行膨胀而对副驾驶席乘员进行限制;保持器,收容预先以规定方式折叠的所述副驾驶席用气囊;充气机,随着对所述车辆产生的冲击,向所述副驾驶席用气囊供给气体,以使所述副驾驶席用气囊一边从所述保持器突出一边膨胀;及气囊罩;所述气囊罩具备:气囊罩主体部,与所述副驾驶席乘员相对地进行延伸,并且,在与所述副驾驶席乘员相反的一侧设置所述保持器,覆盖收容于所述保持器中的所述副驾驶席用气囊;及框状体,设置于所述气囊罩主体部的与所述副驾驶席乘员相反的一侧;所述气囊罩主体部具备:气囊罩开裂用的撕裂线;板状的打开部,被划分为由所述撕裂线包围的区域,并被所述副驾驶席用气囊的膨胀载荷推压而在所述撕裂线处开裂、展开;平滑部,在所述气囊罩主体部的与所述副驾驶席乘员相反一侧,设置于包含所述打开部且比所述打开部大的范围;及多个熔敷辅助肋,从所述气囊罩主体部的背面中的、所述打开部以外的区域突出,并且设置成,即使在所述打开部以外的区域,也能维持所述打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菅野裕基
申请(专利权)人:高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