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伟光专利>正文

灵芝在制备发酵茶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5844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8 1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灵芝在制备发酵茶中的应用。将灵芝提取物或灵芝粗粉与茶叶混合均匀后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发酵,可以从微生态系统层面调节黑曲霉、根霉、酵母菌优势菌种,从而提高发酵茶的汤色质量,增进茶汤的“粘滑、醇厚”感,进而提高发酵茶的品质。灵芝的使用,能够避免发酵茶在贮藏中的霉变和酸化。在保留发酵茶原有养生疗效的同时还赋予茶汤灵芝的养生效果,而且发酵过程还可消除灵芝自身所带有的苦涩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涉及灵芝在食品中的用途,尤其是涉及灵芝在制备发酵茶中 的应用。
技术介绍
灵芝是一种可药食两用的高等真菌,为多孔菌科灵芝属灵芝的子实体。研究发现,灵芝含有灵芝多糖、灵芝三萜、灵芝蛋白质、微量元素等多种活性物质。其中,灵芝蛋白质所具有的独特免疫原性使其在免疫调节和抗肿瘤病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灵芝多糖显示出强抑制肿瘤的活性,且主链越长,侧链越多,分子量越大,生物活性就越高;灵芝三萜有止痛、镇静、抑制组织胺释放、解毒、保肝、毒杀肿瘤细胞等功能;灵芝子实体中的有机硒和锗,对灵芝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有协同作用。而单独对灵芝发酵物进行的研究表明硒元素在灵芝子实体和菌丝体参与的发酵中可转化为有机硒多糖,锗元素通过结合大分子多糖,成为灵芝锗多糖络合物;而且,灵芝发酵物中的灵芝多糖和灵芝三萜的含量有所增高,生物活性大幅增强。茶叶的品目也较为繁多,命名也复杂。但从茶叶制法的系统性、品质的系统性和内含物质的系统性出发,可将茶叶分为不发酵茶、发酵茶两大类别。发酵茶的精华在于其中的各种有益微生物,他们是发酵茶的最主要和决定因素。发酵茶的香味主要来源于各种微生物的混合发酵,各菌种间的相互作用、组成比例及其代谢协调关系、代谢产物等,对发酵茶的质量和风味都有着直接影响。研究发现,米曲霉在发酵茶生产中会产生悦人的香气,发出椰子奶的气味;黑曲霉能将蛋白质水解成游离的氨基酸、单宁水解产生没食子酸,从而影响发酵茶的风味和品质,并能产生樟香;青霉菌产生的高纤维素酶能够降解茶叶中的纤维,增加单糖、双糖和寡糖含量,赋予发酵茶更多的回甘味觉;酵母菌能分泌的胞外酶,使茶叶中最具特色的茶多酚发生氧化(缩合)、蛋白质降解、碳水化合物分解及各产物之间的相互聚合等一系列反应,赋予发酵茶独特的红褐汤色和特殊的陈香味;根霉有很强的分泌果胶酶能力,在发酵茶制备过程中,将其果胶分解为可溶性水化果胶,从而提高粘稠物质的含量,增进茶汤在感官上的“粘滑、醇厚”感,提高发酵茶的品质。但是由于发酵茶中的菌种质量不稳定,菌群复杂,有益和无益甚至有害的微生物都存在,使利于发酵茶品质形成的有益微生物的作用并不突出,并且各种微生物受温度、湿度以及季节和气候的影响较大,各种微生物所占比例容易出现变动,从而导致发酵茶的生产周期长,生产条件难控制,霉味重,品质不稳定,风味不突出等品质缺陷。因此,如何改善和调控发酵环境,使有益微生物在发酵茶生产、存储过程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就成为发酵茶生产中亟须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灵芝的新用途,通过灵芝的使用,调节茶叶发酵过程中黑曲霉、根霉、酵母菌的生长繁殖,以提高发酵茶的品质,增强发酵茶的保健功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除非另有说明 ,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百分数均为重量百分数。灵芝在制备发酵茶中的应用。所述的灵芝在制备发酵茶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灵芝用50% 95%的乙醇提取,提取物浓缩到lg/ml备用;或将灵芝直接粉碎为粗粉备用;在茶叶发酵前,按灵芝I 20份和茶叶50份的重量配比将所述的灵芝提取物或灵芝粗粉与茶叶混合均匀,再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发酵。原料的优选配比为灵芝5 10份和茶叶50份。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I、灵芝是一种可食用的真菌,在自身生长的同时,还可以与发酵茶中的微生物进行竞争,从微生态系统层面调节黑曲霉、根霉、酵母菌等优势菌种的生长繁殖,从而提高发酵茶的汤色质量,增进茶汤的“粘滑、醇厚”感,表现在感官上即是所谓的“甘”,进而提高发酵茶的品质。2、灵芝三萜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增强发酵茶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灵芝多糖可增强发酵茶汤的滋味和粘稠度;灵芝蛋白将分解为多肽和多种氨基酸,赋予茶汤营养及新鲜口感。3、添加了灵芝的发酵茶,能够避免发酵茶在贮藏中的霉变和酸化。在陈化和存放期间,茶汤颜色不会明显加深。这种发酵茶不仅保留了发酵茶原有的养生疗效,同时还具有灵芝的养生效果,而且发酵过程还可消除灵芝自身所带有的苦涩味。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应用实施例I称取灵芝lkg、茶叶50kg备用;灵芝用95%浓度的乙醇提取三次,并将提取液浓缩至比重lg/ml备用;发酵前,将灵芝提取物加入茶中,混合均匀,然后将茶叶装入带布袋的筐中,茶叶的堆高为20cm。而后放入温度为34°C、相对湿度为80%的发酵房中。第3天进行第一次翻堆,第5天进行第二次翻堆,以后每隔4天翻堆一次,从第三次翻堆开始,每次按毛茶重量的80%添加纯净水,发酵期间共进行4次翻堆。控制发酵茶堆的中心温度在59°C以下。发酵15天后,将茶叶摊薄自然晾干至含水率10%,得到茶产品。应用实施例2称取灵芝5kg、茶叶50kg备用;灵芝用80%的乙醇提取,提取物浓缩至比重lg/ml备用,发酵前,将灵芝提取物加入茶中,混合均匀,按照常规的方法进行发酵。应用实施例3称取灵芝10kg、茶叶50kg备用;灵芝用75%的乙醇提取,提取物浓缩至比重Ig/ml备用,发酵前,将灵芝提取物加入茶中,混合均匀,按照常规的方法进行发酵。应用实施例4称取灵芝20kg、茶叶50kg备用;灵芝用50%的乙醇提取,提取物浓缩至比重Ig/ml备用,发酵前,将灵芝提取物加入茶中,混合均匀,按照常规的方法进行发酵。应用实施例5称取灵芝5kg、茶叶50kg备用;灵芝直接粉碎备用,发酵前,将粉碎的灵芝加入茶中,混合均匀,按照常规的方法进行发酵。应用实施例6称取灵芝10kg、茶叶50kg备用;灵芝直接粉碎备用,发酵前,将粉碎的灵芝加入茶中,混合均匀,按照常规的方法进行发酵。实验例为了研究灵芝对发酵过程的微生物影响,我们对应用实施例I 6及对照品(普洱 茶)发酵过程中的主要菌种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发现茶叶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群为黑曲霉、根霉、酵母菌。另外,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对应用实施例I 6及对照品(普洱茶)不同阶段茶样(渥堆过程中第一次翻堆样、第二次翻堆样、第三次翻堆样、第四次翻堆样)的优势菌群进行统计,方法和结构入下;方法称量待测茶样10g,放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250mL三角瓶中振荡使其充分分散开,即为KT1茶样悬浮液,再用ImL无菌吸管吸取ImL悬液注入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即为10_2茶样悬浮液。依次方法制成10_3、10_4、10_5等一系列稀释液。用无菌移液器将以上配制好的稀释液取10_3、10_4、10_5三个稀释度各取ImL涂布在备用的PDA培养基上,置入培养箱28°C培养5d,用平板菌落计数法结合微生物的计数原则计算微生物的数量。每个稀释度设三个重复。结果见表I 3。表I茶叶发酵生产中不同时间黑曲霉数量变化IO7个/g ________翻数....................................对麗品...............................................实涵二_______________实龜例 __二_______________实施测三_______________实施倒四________________实毚例五_______________实施例六_________一翻 42.3443.23 43.58 43.56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灵芝在制备发酵茶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伟光游文龙黄之镨
申请(专利权)人:马伟光游文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