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轧制设备(100)及其工作方法。已知的轧制设备(100)一般包括用于在多次轧制过程中轧制金属带(200)的可逆机架(110),直到金属带达到所期望的厚度。对可逆机架(110)一般配备至少一个具有卷取芯轴(132)的可逆卷取装置(13),用于在各轧制过程以后中间存储金属带(200)。此外已知的轧制设备(100)具有用于获知金属带(200)厚度的传感器装置。为了在使用具有不同尺寸的带厚的预制材料时经济地实现高度灵活性,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建议,使轧制设备具有一个卷绕套更换装置(140),它使卷绕套(134)在中间存储金属带(200)之前推到卷取芯轴(132)上并且当由传感器装置(120)获知的金属带厚度还大于所期望的厚度、但是已经小于给定的厚度阈值的时候,使卷绕套在两次轧制过程之间离开卷取芯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其中轧制设备具有用于轧制金属带的可逆机架和至少一个附属于可逆机架的用于在各轧制过程中间存储金属带的可逆卷取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例如由EP0 082 326原则上公开了用于卷绕和退卷金属带的卷取装置。在那里公开的卷取装置具有主动的卷绕芯轴,它由一个可张开的用于卷绕和退卷带状材料的滚筒包围。此外由国际专利申请WO03/022478Al已知一种卷绕套,它可以推到一个可张开的卷取芯轴上。在推上卷绕套期间卷取芯轴不张开;它只具有一个最小直径。在推上卷绕套以后卷取芯轴张开,由此使推上的卷绕套固定或夹紧在张开的卷取芯轴上。为了拆卸卷绕套,重新减小芯轴的直径,由此可以取下卷绕套。通过将卷绕套推到可张开的卷取芯轴上起到加大其直径的作用。德国公开文献DE1 752 241公开了这种卷取装置与轧制设备相结合的应用。在那里描述,对于轧制设备一般前置和/或后置一个卷取装置,用于在各轧制过程或之后卷绕并中间存储要被轧制的金属带,用于在以后再通过退卷释放金属带。最后在现有技术中已知,对轧制设备、尤其是对轧制设备中可逆机架(110)前置或后置具有不只一个、而是两个具有不同直径的卷取芯轴的卷取装置。初始的厚金属带首先卷绕在具有大直径的卷取芯轴上,用于避免在弯曲时形成裂纹的危险。当金属带的厚度在几次轧制过程后减小时,优选将它们卷绕在具有较小直径的卷取芯轴上,用于以相同的尺寸实现更重的卷带重量。所述卷取装置分别需要一个卷取传动装置和一个电路,用于按照实际轧制的金属带的厚度比例根据适合其直径的卷取芯轴与驱动电机耦联。这种构成用于至少两个空间上分开的卷取芯轴的驱动装置的卷取传动装置比用于控制只一个卷取芯轴的卷取传动装置更大、更费事且因此更贵。此外需要传递装置,用于从远离可逆机架的卷取装置输送轧制金属带和将轧制金属带输送到远离可逆机架的卷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提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改进具有可逆机架和可逆卷取装置的已知轧制设备以及轧制设备的已知工作方法,能够没有形成裂纹危险地通过只具有一个卷取芯轴的可逆卷取装置实现其厚度在轧制过程期间强烈变化的金属带的搬运、尤其是卷绕。这个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内容得以实现。据此轧制设备具有卷绕套更换装置,它使卷绕套在中间存储金属带之前推到卷取芯轴上并且当由传感器装置获得的金属带厚度还大于所期望的厚度、但是已经小于给定的厚度阈值的时候,使卷绕套在两次随后的轧制过程之间离开卷取芯轴。本专利技术的更换装置能够根据需要使卷绕套快速地装配到可逆卷取装置的唯一卷取芯轴上和从其上拆下来。更准确地说,在第一次轧制过程之前卷绕套更换装置能够实现推上卷绕套,用于当要被轧制的金属带还相对较厚时,对于金属带的卷绕提供一个加大的直径。由于加大的直径也可以卷绕较厚的金属带,即使加工由硬或脆材料制成的金属带,也不会导致金属带裂纹的危险。当要被轧制的金属带的厚度尽管还大于所期望的厚度,但是已经薄到卷绕在较小直径上不存在裂纹危险的时候,卷绕套更换装置优选在两次轧制过程之间从卷取芯轴上除去卷绕套。这种厚度由给定的厚度阈值表示。一旦厚度小于给定的厚度阈值,最好将金属带直接卷绕到具有比卷绕套更小直径的卷取芯轴上,因为通过这种方式对于相同的外径与卷绕到卷绕套上相比可以实现更重的卷带重量。本专利技术的卷绕套在具有可逆机架的轧制设备运行时的应用能够以有利的方式应用仅仅一个可逆卷取装置,它为了控制只一个卷取芯轴只需要简单的卷取传动装置。对于只具有一个卷取芯轴的卷取装置投资成本以及维护和安装成本都明显少于具有第二卷取芯轴的卷取装置,该卷取芯轴具有第二驱动轴和相应复杂构成的卷取传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卷绕套更换装置以有利的方式在使用较大带厚的预制材料时能够实现更大的灵活性。对于目前通过具有只一个卷取芯轴的卷取装置运行的且主要用于搬运薄金属带的轧制设备的现代化,本专利技术的更换套装置正好以有利的方式提供这种可能性,即现在也可以无需大的附加费用地、不损伤材料、没有裂纹危险地卷绕较厚的金属带。最后,所述卷绕套更换装置不仅对于上述轧制设备的现代化,而且对于新轧制设备的设计也具有优点。因此有利的是,不必一定要在设计轧制设备时就已经确定,以后是否要使用比预制材料更厚的金属带。本专利技术的卷绕套更换装置可以在以后随时再配备,只要存在空间,并且也可以使用比预制材料更厚的金属带。所述卷绕套是一个更换部件;这一点能够实现制备具有不同卷绕直径的卷绕套,用于根据所使用的预制材料厚度选择具有相应适合直径的卷绕套。优选使所述卷绕套具有夹紧装置,用于在开始卷绕过程时夹紧金属带的端部。有利的是可以使夹紧装置适配于要被夹紧的金属带的不同厚度。所述卷绕套更换装置优选具有伸缩装置,用于使卷绕套从中间位置同轴地移动到卷取芯轴上或者从卷取芯轴同轴地移动到中间位置。所述卷绕套更换装置还优选具有摆动装置,用于使卷绕套从初始位置摆动到中间位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还通过借助于轧制设备制造金属带的方法得以实现。这个方法的有益效果对应于上面借助于本专利技术的轧制设备所述的有益效果。所述轧制设备和方法的其它有利改进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内容。附图说明下面总共描述四个附图,其中图1示出轧制设备,图2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卷绕套,图3示出作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卷绕套更换装置部件的伸缩装置,图4示出作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卷绕套更换装置另一部件的摆动装置。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借助于上述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轧制设备100。该轧制设备用于制造金属带200。为此该轧制设备具有可逆机架110,用于在多次轧制过程中轧制金属带,直到金属带达到所期望的厚度。对于可逆机架,轧制方向在每次轧制过程换向。为了最好在每次轧制过程之后获知金属带200的厚度,该轧制设备100具有传感器装置120。此外该轧制设备具有附属于可逆机架110的可逆卷取装置130,它具有卷取芯轴132。根据轧制设备和尤其是可逆机架110的结构也可以使轧制设备具有第二可逆卷取装置130’,其中两个卷取装置130,130’通常交替地在各轧制过程之间中间存储金属带。按照本专利技术,该轧制设备100还具有分别附属于可逆卷取装置130,130’的卷绕套更换装置140,140’。这些卷绕套更换装置按照本专利技术用于使卷绕套134(见图2)在首次中间存储金属带之前推到卷取芯轴132,132’上面并且当由传感器装置120获知的金属带厚度还大于所期望的厚度、但是已经小于给定的厚度阈值的时候,在两次轧制过程中间从卷取芯轴132,132’上除去卷绕套。所述卷绕套的直径一般在800-1200mm的范围。图2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构成的卷绕套134,它在需要时推到卷取芯轴132,132’上面并且夹紧在那里。所述卷绕套用于加大最小卷绕直径,以此也能够以相对较大的厚度卷绕硬且脆的材料,而不会在这些材料或这些金属带中导致裂纹。所述卷绕套具有例如夹紧缝形式的夹紧装置134a,用于在开始卷绕过程时夹紧金属带端部。该夹紧装置134a可以设计成手动或液压操纵。它最好设计成能够容纳具有不同厚度的金属带。图3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卷绕套更换装置140或140’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两个装置140,140’在原理上相同,因此下面为了简明仅使用附图标记140。该卷绕套更换装置140具有伸缩装置142作为第一部件,用于使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制造金属带的轧制设备(100),包括用于在多次轧制过程中轧制金属带的可逆机架(110),直到金属带达到所期望的厚度,其中轧制方向(R)在每次轧制过程换向;还包括至少一个附属于可逆机架(11)的可逆卷取装置(130,130’),它具有用于在各轧制过程以后中间存储金属带的卷取芯轴(132,132’);还包括一个用于最好在每次轧制过程以后获知金属带厚度的传感器装置(120);其特征在于一个卷绕套更换装置,它使卷绕套(134,134’)在中间存储金属带之前推到卷取芯轴(132,132’)上面,当由传感器装置(120)获知的金属带厚度还大于所期望的厚度、但是已经小于给定的厚度阈值时,使卷绕套(134,134’)在两次随后的轧制过程之间离开卷取芯轴(132,13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丁彼得,乌尔里希帕策尔特,汉斯彼得里希特,
申请(专利权)人:西马克德马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