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制调节滴管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11081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4 0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燃烧实验炉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可控制调节滴管炉装置。滴管炉炉体为筒体,其顶面设置滴管炉进口,底面设置滴管炉出口;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以上下移动的进料通道穿过滴管炉炉体的顶面,伸入滴管炉炉膛内,分别作为燃料进料通道和助燃剂进料通道使用;进料通道的出口设计为喷头结构,喷头为具有发散效果的多孔喷嘴,喷嘴喷射孔内径在0.5~3毫米;进料通道周围都设有冷却通道,冷却通道内通入冷却水作为冷却介质;通过进料通道在炉内的上下自由移动和调节通道内的物质的量,控制调节炉内燃烧产物、污染物的生成量及浓度变化。(*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燃烧实验炉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可控制调节滴管炉装置
技术介绍
滴管炉是一种煤粉、生物质等燃料进行机理实验的常用装置,燃料在炉内进行一维燃烧反应。该装置相对简单,温度易于控制,具有较高的升温速率,而且可以实现连续进料,能够方便了解燃料的燃烧及排放特性。常规的滴管炉主要有燃料进口、空气进口和烟、灰出口,可调节的参数较少。而现实的锅炉等燃烧设备基本有多个燃料或空气通道,这些通道不同空间位置变化对燃烧中的空气动力场、浓度场等有重要的影响,从而对燃烧及污染物控制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滴管炉内单纯的一维反应较难反应真实实际情况。 另外,燃烧反应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燃料进入炉膛一般经过预热、扩散、反应等阶段,而滴管炉由于尺寸较小,燃料在其中的停留时间一般较短。如果燃料进入炉膛能够较快的和助燃剂等混合并反应,有利于炉膛内的燃烧和燃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控制调节燃料和助燃剂变化量的滴管炉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滴管炉炉体为筒体,其顶面设置滴管炉进口,底面设置滴管炉出口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以上下移动的进料通道穿过滴管炉炉体的顶面,伸入滴管炉炉膛内,分别作为燃料进料通道和助燃剂进料通道使用;进料通道为三层管道结构,最内层为进料通道,通过进料通道入口与外界相连;夕卜面两层均为冷却水通道,中间层的冷却水通道通过冷却水入口与外界相连,最外层的冷却水通道通过冷却水出口与外界相连;进料通道的下端部设置纵截面为扇形的进料通道喷头,其表面设置多个喷射孔。所述喷射孔的内径为O. 5 3毫米,喷射孔的喷射方向与垂直方向间的夹角为O 85°。所述进料通道与滴管炉炉体之间为螺纹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滴管炉和常规滴管炉相比,实现了炉内燃料量和助燃剂量可控制调节,同时燃料通道和助燃剂通道的喷头设计加强了通道中物质和滴管炉内的主燃燃料及空气的快速混合,该滴管炉能够更准确的反映实际燃烧过程。附图说明图I为滴管炉结构示意图;图2为进料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进料通道喷头示意图。图中标号I-滴管炉炉膛,2-滴管炉炉体,3-滴管炉进口,4-滴管炉出口,5-燃料进料通道,6-助燃剂进料通道,71- 进料通道入口,72-冷却水进口,73-冷却水出口,74-进料通道喷头,75-喷射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控制调节滴管炉装置,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滴管炉的结构如图I所示,滴管炉炉体2为筒体,其顶面设置滴管炉进口 3,底面设置滴管炉出口 4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以上下移动的进料通道穿过滴管炉炉体2的顶面,伸入滴管炉炉膛I内,分别作为燃料进料通道5和助燃剂进料通道6使用。进料通道与滴管炉炉体2之间为螺纹配合。进料通道的结构如图2所示,进料通道为三层管道结构,最内层为进料通道,通过进料通道入口 71与外界相连;外面两层均为冷却水通道,中间层的冷却水通道通过冷却水入口 73如外界相连,最外层的冷却水通道通过冷却水出口 72与外界相连。进料通道喷头的结构如图3所示,进料通道的下端部设置纵截面为扇形的进料通道喷头74,其表面设置多个喷射孔75。所述喷射孔75的内径为O. 5 3毫米,喷射孔75的喷射方向与垂直方向间的夹角为O 85°,因位置不同而变化。滴管炉炉体2通过辅助的电加热等方式提供热量来维持燃料在炉膛内的燃烧。工作时,煤粉等固体燃料和助燃空气等通过滴管炉进口 3进入滴管炉炉膛1,燃烧完全后,生成的灰和烟气通过滴管炉出口 4排出。通过燃料进料通道5和助燃剂进料通道6的上下移动以及通道内物质流量的改变,实现了滴管炉内的燃烧及生成物的位置、浓度可调,方便了对燃烧特性的了解。权利要求1.一种可控制调节滴管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滴管炉炉体(2)为筒体,其顶面设置滴管炉进口(3),底面设置滴管炉出口(4);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以上下移动的进料通道穿过滴管炉炉体(2)的顶面,伸入滴管炉炉膛(I)内; 进料通道为三层管道结构,最内层为进料通道,通过进料通道入口(71)与外界相连;外面两层均为冷却水通道,中间层的冷却水通道通过冷却水入口(73)与外界相连,最外层的冷却水通道通过冷却水出口(72)与外界相连;进料通道的下端部设置纵截面为扇形的进料通道喷头(74),其表面设置多个喷射孔(7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可控制调节滴管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孔(75)的内径为O. 5 3毫米,喷射孔(75)的喷射方向与垂直方向间的夹角为O 85°。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可控制调节滴管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通道与滴管炉炉体(2)之间为螺纹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燃烧实验炉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可控制调节滴管炉装置。滴管炉炉体为筒体,其顶面设置滴管炉进口,底面设置滴管炉出口;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以上下移动的进料通道穿过滴管炉炉体的顶面,伸入滴管炉炉膛内,分别作为燃料进料通道和助燃剂进料通道使用;进料通道的出口设计为喷头结构,喷头为具有发散效果的多孔喷嘴,喷嘴喷射孔内径在0.5~3毫米;进料通道周围都设有冷却通道,冷却通道内通入冷却水作为冷却介质;通过进料通道在炉内的上下自由移动和调节通道内的物质的量,控制调节炉内燃烧产物、污染物的生成量及浓度变化。文档编号F27D9/00GK202547376SQ20122007451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日专利技术者张永生, 张锴 申请人:华北电力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控制调节滴管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滴管炉炉体(2)为筒体,其顶面设置滴管炉进口(3),底面设置滴管炉出口(4);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以上下移动的进料通道穿过滴管炉炉体(2)的顶面,伸入滴管炉炉膛(1)内;进料通道为三层管道结构,最内层为进料通道,通过进料通道入口(71)与外界相连;外面两层均为冷却水通道,中间层的冷却水通道通过冷却水入口(73)与外界相连,最外层的冷却水通道通过冷却水出口(72)与外界相连;进料通道的下端部设置纵截面为扇形的进料通道喷头(74),其表面设置多个喷射孔(7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生张锴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