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退火窑余热资源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010405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4 0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玻璃退火窑余热资源利用系统,其包括:用于回收从玻璃退火窑的风管排放出的高温空气的热回收管路,其与所述玻璃退火窑的多个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的风管排风口相连通;以及,用于将外界冷水与所述热回收管路中的高温空气进行热交换、并转化成蒸汽的余热锅炉,与所述热回收管路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玻璃退火窑余热资源利用系统通过将玻璃退火窑加热均热预冷区、重要冷却区、冷却区中至少一个区域的风管排出的高温空气引入至余热锅炉内换热而对高温空气的热量加以利用,并将换热后气体由锅炉排向外界,实现对玻璃退火窑余热资源有效利用,避免了余热资源的浪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能动カ及环保
,尤其涉及ー种玻璃退火窑余热资源利用系统,用于对玻璃退火窑所产生的余热资源加以利用。
技术介绍
玻璃在室温度与软化温度之间进行热处理时,其结构和性能往往能发生显著的变化,如应カ的产生或消除、分相与析晶等,因此,为了減少或消除玻璃种的残余内应力,通常是将玻璃重新加热到开始塑性变形时的温度范围,即玻璃的退火温度范围。玻璃的退火温度的上下限,一般介于50 100°C之间,它与玻璃本身的特性有夫。根据理论计算和生产经验,浮法玻璃的最高退火温度约为540 570°C,最低退火温度约为450 480°C。浮法玻璃退火是指将熔融玻璃液在锡槽中成型后,于退火窑中通过适当控制温 度,降低速度,而将玻璃带中产生的热应カ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实际上,玻璃的退火过程也是冷却过程,但要根据玻璃的不同厚度及不同要求,控制其冷却速度,使经退火后的玻璃中的残余内应カ符合要求;同时,玻璃在退火中产生的暂时应力不能过大,否则会引起玻璃在退火窑中炸裂。因此,玻璃在退火窑中,按退火エ艺进行分区控制,以达到提高玻璃质量的目的。通常退火窑内按退火エ艺分为加热均热预冷区(A区)、重要冷却区(B区)、冷却区(C区)和急速冷却区,急速冷却区又分直接热风区(RET区)和直接冷风冷却区(F区)。玻璃退火窑中A区、B区和C区均是通过风管内通入冷空气,与玻璃带热交換,实现对玻璃带的冷却。如图I所示,图I为玻璃退火窑的A区、B区和C区的结构示意图。玻璃退火窑中A区和B区内通过位于玻璃带2上方的第一风管11以及位于玻璃带2下方的第ニ风管12对玻璃带2进行冷却,其中,第一风管11 一端通入室温空气,室温空气与玻璃带2进行热交換后,成为高温空气,并从第一风管11另一端排出;第二风管12—端通入室温空气,室温空气与玻璃带2进行热交換后,成为高温空气,并从第二风管12另一端排出;退火窑C区内通过位于玻璃带2上方的第三风管和位于玻璃带2下方的第四风管对玻璃带2进行退火冷却,其中,根据C区退火要求,第三风管包括由玻璃带2上方至退火窑内壁依次设置的第一段风管31、第二段风管32和第三段风管33,室温空气经第一段风管31、第二段风管32和第三段风管33与玻璃带2进行热交換后,成为高温空气并排出;第四风管包括由玻璃带2下方至退火窑内壁依次设置的第四段风管34和第五段风管35,室温空气经第四段风管34和第五段风管35与玻璃带2进行热交換,成为闻温空气并排出。玻璃在退火窑的整个退火过程中,玻璃带2的显热被空气带走,最后排向大气,造成了玻璃余热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玻璃生产エ艺中退火窑余热资源没有被有效利用而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ー种玻璃退火窑余热资源利用系统,其能有效利用玻璃余热资源。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ー种玻璃退火窑余热资源利用系统,所述玻璃退火窑包括多个区域,所述玻璃退火窑余热资源利用系统包括用于回收从玻璃退火窑的风管排放出的高温空气的热回收管路,其与所述玻璃退火窑的多个区域中的至少ー个区域的风管排风ロ相连通;以及,用于将外界冷水与所述热回收管路中的高温空气进行热交换、并转化成蒸汽的余热锅炉,与所述热回收管路连通。进ー步的,所述余热锅炉包括炉体,其顶部具有进气ロ,底部具有出气ロ,且所述进气ロ与所述热回收管路连通,所述出气ロ通过引风机与外界连通;省煤器,设置于所述炉体内部,具有第一冷水进口和第一热水出口 ; 蒸发器,设置于所述炉体内部,具有第一热水进口和第一蒸汽出口 ;锅筒,其顶部具有第二热水进口和第二蒸汽出ロ,其底部具有蒸汽进口和第二热水出口 ;所述锅筒的第二热水进ロ与所述省煤器的第一进水出口连通,所述锅筒的第二热水出口通过下降管与所述蒸发器的第一热水进ロ连通,所述锅筒的蒸汽进ロ与所述蒸发器的第一蒸汽出口连通。进ー步的,所述省煤器设置于所述蒸发器的下方。进ー步的,所述玻璃退火窑包括加热均热预冷区、重要冷却区、冷却区和急速冷却区,所述加热均热预冷区、重要冷却区设置有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且第一风管位于玻璃带上方,第二风管位于玻璃带下方;所述热回收管路包括与所述第一风管排风ロ连通的第一回收管。进ー步的,所述热回收管路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风管排风ロ连通的第二回收管。进ー步的,所述冷却区设置第三风管和第四风管,其中,第三风管包括由玻璃带上方至退火窑内壁依次设置的第一段风管、第二段风管和第三段风管,第四风管位于玻璃带下方;所述热回收管路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段风管、和/或第二段风管的排风ロ连通的第三回收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玻璃退火窑余热资源利用系统是利用玻璃退火窑A区、B区、C区等多个区域中的至少ー个区域的余热资源,通过将玻璃退火窑的至少ー个区域的风管排出的高温空气引入至余热锅炉内换热而对高温空气的热量加以利用,并将换热后气体由锅炉排向外界,实现对玻璃退火窑余热资源有效利用,避免了余热资源的浪费。附图说明图I表示现有技术中玻璃退火窑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本技术玻璃退火窑余热资源利用系统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表示本技术玻璃退火窑余热资源利用系统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玻璃退火窑余热资源浪费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ー种玻璃退火窑余热资源利用系统。玻璃退火窑根据玻璃退火エ艺分为多个区域,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玻璃退火窑余热资源利用系统包括用于回收从玻璃退火窑的风管排风ロ排放出的高温空气的热回收管路,其与玻璃退火窑的多个区域中的至少ー个区域的风管排风ロ相连通;以及,用于将外界冷水与热回收管路中的高温空气进行热交换、并转化成蒸汽的余热锅炉4,其与热回收管路连通。 优选的,余热锅炉4包括炉体41,其顶部具有进气ロ,底部具有出气ロ,且进气ロ与热回收管路连通,出气ロ通过引风机45与烟囱46连通,烟囱46与外界连通;省煤器42,设置于炉体41内部,具有第一冷水进口和第一热水出口 ;蒸发器43,设置于炉体41内部,并位于省煤器42的上方,具有第一热水进口和第一蒸汽出ロ ;锅筒44,其顶部具有第二热水进口和第二蒸汽出ロ,其底部具有蒸汽进口和第二热水出ロ ;锅筒44的第二热水进ロ与省煤器42的第一进水出ロ连通,锅筒44的第二热水出口通过下降管与蒸发器43的第一热水进ロ连通,锅筒44的蒸汽进ロ与蒸发器43的第一蒸汽出口连通。当然,余热锅炉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结构形式,还可以为其他本领域中常用的余热锅炉的结构形式,在此不--列举。本技术玻璃退火窑余热资源利用系统是利用玻璃退火窑多个区域中的至少ー个区域的余热资源,通过将玻璃退火窑的风管排出的高温空气引入至余热锅炉内换热而对高温空气的热量加以利用,并将换热后气体由锅炉排向外界,实现对玻璃退火窑余热资源有效利用,避免了余热资源的浪费。以下仅以根据退火エ艺分为加热均热预冷区(A区)、重要冷却区(B区)、冷却区(C区)和急速冷却区(图中未画出)的玻璃退火窑为例,对本技术玻璃退火窑余热资源利用系统进行说明。如图2和图3所示,在玻璃退火窑的上述几个区域中,设置于A区和B区的、用于冷却玻璃带2的风管包括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璃退火窑余热资源利用系统,所述玻璃退火窑包括多个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退火窑余热资源利用系统包括:用于回收从玻璃退火窑的风管排放出的高温空气的热回收管路,其与所述玻璃退火窑的多个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的风管排风口相连通;以及,用于将外界冷水与所述热回收管路中的高温空气进行热交换、并转化成蒸汽的余热锅炉,与所述热回收管路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长澎胡帆
申请(专利权)人:天壕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