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动调节装置,包括减速器、电机、电机底板、调节杆、皮带、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联轴器;减速器与第一皮带轮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经联轴器与主电机的主轴同轴相连;电机底板位于机床内部并与所述机床以轴连接,电机底板可相对于机床绕轴旋转;轴与减速器的输出轴平行;电机固定于电机底板上,电机的输入轴与第二皮带轮同轴固定;调节杆外表面具有外螺纹,电机底板具有与调节杆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以皮带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带有螺纹的调节杆及调节垫片调整皮带的张紧程度以及与主电机的主轴的相对位置,相对现有技术中的人工调节具有较高的精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传动领域,特别是涉及ー种传动调节装置。技术背景机械传动中的减速器与电机的相对位置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很大,传动皮带的张紧程度也对减速的效果有影响,当要求较高的精度时,常规的安装方式不能满足该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減速器精准安装的问题,公开了ー种传动调节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能精确调节減速器安装位置的缺陷。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ー种传动调节装置,包括減速器、电机、电机底板、调节杆、皮带、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联轴器;減速器与第一皮带轮连接,減速器的输出轴经联轴器与主电机的主轴同轴相连;电机底板位于机床内部并与所述机床以轴连接,电机底板可相对于机床绕轴旋转;轴与减速器的输出轴平行;电机固定于电机底板上,电机的输入轴与第二皮带轮同轴固定;调节杆外表面具有外螺纹,电机底板具有与调节杆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以皮带连接。优选地,还包括減速器底座,減速器固定于减速器底座上。优选地,減速器底座上设置有调节垫片,调节垫片用于调整減速器与減速器底座之间的距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以带有螺纹的调节杆对电机的位置进行微调,从而精确调整皮带的张紧程度;利用调节垫片调整減速机的位置,进而调整皮带的张紧程度以及与主电机的主轴的相对位置,相对现有技术中的人工调节具有较高的精度。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传动调节装置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ー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附图I所示,ー种传动调节装置,包括減速器I、电机2、电机底板3、调节杆4、皮带5、第一皮带轮6、第二皮带轮7、联轴器8 ;減速器I与第一皮带轮6连接,減速器I的输出轴11经联轴器8与主电机的主轴(图中未示出)同轴相连;在减速时,減速器I的输出轴11必须保证与主电机的主轴同轴,这是为了保证减速机的工作效率及主轴加工产品的精度,最大程度減少传动过程中的カ矩损失,延长主轴的使用寿命。电机底板3位于机床9内部并与机床9以轴31连接,电机底板3可绕轴31旋转;调节杆4外表面具有外螺纹,电机底板3具有与调节杆4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由于电机2自身的重力作用,调节杆4的螺帽与机床9的相对位置不改变,这样,当调节杆4相对于电机底板3转动吋,电机底板3与调节杆4的螺帽之间的相对位置改变,以调整电机底板3与机床9相对位置,从而调整第一皮带轮6和第二皮带轮7的相对位置。轴31与减速器I的输出轴11平行;电机2固定于电机底板3上,电机2的输入轴21与第二皮带轮7同轴固定;第一皮带轮6与第二皮带轮7以皮带5连接。还包括減速器底座14,減速器I固定于减速器底座14上。减速器底座14上设置有调节垫片15,增加或者减少调节垫片15,以调整减速器I与減速器底座14之间的距离。本技术以带有螺纹的调节杆对电机的位置进行微调,从而精确调整皮带的张紧程度;利用调节垫片调整減速机的位置,进而调整皮带的张紧程度以及与主电机的主轴的相对位置,相对现有技术中的人工调节具有较高的精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传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器、电机、电机底板、调节杆、皮带、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联轴器; 所述减速器与所述第一皮带轮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经所述联轴器与主电机的主轴同轴相连; 所述电机底板位于机床内部并与所述机床以轴连接,所述电机底板可相对于所述机床绕所述轴旋转; 所述轴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平行; 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电机底板上,所述电机的输入轴与所述第二皮带轮同轴固定; 所述调节杆外表面具有外螺纹,所述电机底板具有与所述调节杆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以所述皮带连接。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传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速器底座,所述减速器固定于所述减速器底座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底座上设置有调节垫片,所述调节垫片用于调整所述减速器与所述减速器底座之间的距离。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传动调节装置,包括减速器、电机、电机底板、调节杆、皮带、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联轴器;减速器与第一皮带轮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经联轴器与主电机的主轴同轴相连;电机底板位于机床内部并与所述机床以轴连接,电机底板可相对于机床绕轴旋转;轴与减速器的输出轴平行;电机固定于电机底板上,电机的输入轴与第二皮带轮同轴固定;调节杆外表面具有外螺纹,电机底板具有与调节杆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以皮带连接。本技术以带有螺纹的调节杆及调节垫片调整皮带的张紧程度以及与主电机的主轴的相对位置,相对现有技术中的人工调节具有较高的精度。文档编号F16H7/10GK202545714SQ201120454130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6日专利技术者汪立洲, 竺敏超 申请人:宁波明润瑞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器、电机、电机底板、调节杆、皮带、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联轴器;所述减速器与所述第一皮带轮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经所述联轴器与主电机的主轴同轴相连;所述电机底板位于机床内部并与所述机床以轴连接,所述电机底板可相对于所述机床绕所述轴旋转;所述轴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平行;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电机底板上,所述电机的输入轴与所述第二皮带轮同轴固定;所述调节杆外表面具有外螺纹,所述电机底板具有与所述调节杆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以所述皮带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竺敏超,汪立洲,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明润瑞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