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丹专利>正文

可重复使用的定量移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02510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3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定量移液装置,包括:一筒状主体,其中筒状部的空腔内有一活塞固定装置,连接一可上下活动的活塞,在筒状部的底端设一中间开设有圆孔的金属圆片,在金属圆片上设置有第一橡皮碗,一弹簧嵌设在活塞底端和第一橡皮碗之间,在筒状部和吸液管部设置一小球;一表盘,固设在筒状部的上方,一控制手柄的支点设在表盘的中心,活塞的顶部连接一硬杆的一端,硬杆的另一端连接在控制手柄近表盘边缘处;一排液斜管,设置在筒状部的中部,排液斜管的腔体与筒状部的上部空腔相连处设有第二橡皮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压差改变来实现定量移液及连续多次取液,大大减少了原有一次性移液管消耗产生的浪费,并可有效防止试剂污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化工、科研、教学等领域实验室常用的配量装置,特别是一种涉及可重复使用的定量移液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实验室常用的移液管为一种量出式仪器,可根据放出液体的体积来移取一定量的液体。多为一具有刻度的直行玻璃管,有的中间还有一膨大部分,其下端为尖嘴状,常用的移液管有1,2,5,10和25ML等规格,移取体积可精确到O. 01ML。使用时将捏瘪后排出空气的洗耳球尖口插入或紧接在移液管上口(或使用动力装置),放入待移取试剂中,慢慢松开洗耳球以将液体吸入管内,至所需刻度标线以上时移去洗耳球,用食指立即堵住管口,将移液管提出液面,稍放松手指使管内液体流出至溶液凹液面恰与标线相切,则立即堵住管口,取出移液管,将液体移入待承接的容器中。为避免试剂受到污染,取用不同的试剂时需要更换新的移液管,移液管在使用完毕后,应立即清洗干净或使用一次性移液管(目前实验室多用一次性移液管),移液管使用量大,清洗工作耗时耗力,并且一些人为污染不可避免。一次性移液管的大量使用又成为一些实验室一笔较大的经费支出,并且不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原有移液管不能多次使用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安装在一般试剂瓶上,使用时通过人工控制手柄即可实现多次、连续、定量取液的装置,用以代替原有的取液装置移液管。每次使用时更换相对较为便宜的普通枪头即可,节省耗材资金,并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试剂受到污染。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定量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筒状主体,包括上下连接的一筒状部和一吸液管部,所述筒状部的空腔内有一活塞固定装置,连接一可上下活动的活塞,在所述筒状部的底端设一中间开设有圆孔的金属圆片,在所述金属圆片上设置有第一橡皮碗,一弹簧嵌设在所述活塞底端和所述第一橡皮碗之间,在所述筒状部和所述吸液管部设置一小球;一表盘,固设在所述筒状部的上方,一控制手柄的支点设在所述表盘的中心,所述活塞的顶部连接一硬杆的一端,所述硬杆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控制手柄近所述表盘边缘处;一排液斜管,设置在所述筒状部的中部,所述排液斜管的腔体与所述筒状部的上部空腔相连处设有第二橡皮碗。比较好的是,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瓶盖,套设在所述筒状部与所述排液斜管连接的下方。比较好的是,所述第二橡皮碗近所述排液斜管出口一侧设置有第二滤膜,所述小球下方紧挨吸液管上方管口处设置有第一滤膜。比较好的是,所述表盘中心与所述活塞、所述弹簧的轴心处于同一竖直轴。比较好的是,所述表盘包括带刻度盘部分和不带刻度盘部分。比较好的是,所述带刻度盘部分的量程为0-25ML。比较好的是,所述瓶盖具有外螺纹,且其口径大小与试剂瓶口径大小一致。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压差改变来实现定量移液及连续多次取液。一个试剂瓶只需安装一次该装置,每次实验时更换普通枪头即可,大大减少了原有一次性移液管消耗产生的浪费,并可有效防止试剂污染。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对于熟悉本
的人员而言,从对本技术的详细描述中,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图I是本技术的平面结构剖视图(控制手柄下压状态);图2是本技术的平面结构剖视图(控制手柄上提状态);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I.表盘2.表盘带刻度处(最大量程25. OOML,移取体积可精确到O. 01ML)3.控制手柄与表盘连接点(可使控制手柄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360° )4.控制手柄(上附有指针,可通过指针指示表盘,读取示数来实现定量取液)5.控制手柄与活塞间的硬杆(两端各有一个可转动360°的连接点,同3)6.竖直轴7.活塞固定装置(中间为一圆孔,活塞8可以从中通过并上下运动)8.活塞9.瓶盖10.弹簧11.橡皮碗12.金属棒13.金属圆环片14.吸液管15.表盘无刻度处16.橡皮碗17.滤膜18.排液斜管19.排液斜管插枪头处20.滤膜21.小球22.筒状主体23.筒状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可重复使用的定量移液装置包括一类似针筒状的筒状主体22,该筒状主体22包括上下连接的筒状部23和吸液管部14,筒状部23的顶端固定一带刻度的表盘1,一控制手柄4的支点设在该表盘I的中心,筒状部23的空腔内有一活塞固定装置7,该活塞固定装置7的中间开设一圆孔,活塞8可以从中通过并上下运动。该活塞8的顶部连接一硬杆5的一端,该硬杆5的另一端连接在控制手柄4近表盘I边缘处,在筒状部23的底端设一金属圆环片13,紧靠筒状部23侧壁设置有金属棒12,用以支撑弹簧10及橡皮碗11,在金属圆环片13上设置有一橡皮碗11,一弹簧10嵌设在活塞8底端和橡皮碗11之间。在金属圆环片13下方,即筒状部23和吸液管部14相连处设置有一滤膜20,在滤膜20与金属圆环片13之间的取液空腔内设置一小球21。在筒状部23的中部连一排液斜管18,该排液斜管18的腔体与筒状部23的上部空腔相连,在二者连接处设有一橡皮碗16和滤膜17。该排液斜管18的另一端为排液斜管插枪头处19。此外,在筒状部23与排液斜管18连接的下方套设有一瓶盖9。其中,橡皮碗16近排液斜管19出口一侧及小球21下方紧挨吸液管14上方管口处的滤膜17和滤膜20,用以保证吸取液体不受外界污染。此外,表盘I的中心与活塞固定装置7、弹簧10的轴心处于同一竖直轴6。下面介绍本技术装置的工作过程。本技术的定量移液装置刚开始时,活塞8位于其所能达到的最下方,活塞8下面与一弹簧10相连,此时弹簧10压缩,具有最大弹性势能。小球21堵住吸液管14的管口处,橡皮碗11在取液空腔内气体产生的向下压力作用下,紧贴于筒状部23的管壁,该取液空腔内充满氮气或其他稀有气体,排液斜管18与筒状部23相连处的橡皮碗16因外界气体压强大于内部压强,故也成关闭状态。此时内外气压平衡,取液空腔保持为一密闭状态。如图2所示,当本技术的定量移液装置首次使用时,向上提控制手柄4,通过硬杆5的带动将活塞8往上移动,则取液空腔体积增大,腔内气体压强减小,液体通过吸液管14下端的管口处吸上来,经过小球21向上挤压橡皮碗11,从橡皮碗11的周围进入上方腔内。金属圆环片13为管壁内侧的一圈向外突出的圆环(孔径小于小球21的球径),当小球21往上运动被金属圆环片13卡住时,球21即可堵住金属圆环片13的孔径,阻止下方液体再往上流。此时橡皮碗16(16为一向管腔内凹的橡皮碗)处外界气体压强大于腔内气压,故橡皮碗16为关闭状态,外界气体无法进入空腔,以保证试剂不被污染。如图I所示,当下压控制手柄4,使活塞8向下运动时,取液空腔体积减小,腔内气体被压缩,压强增大,橡皮碗11受到向下的压力而紧贴于管壁,小球21向下堵住吸液管14上端管口,使腔内液体无法从吸液管14上端管口处向下排出,因而液体被往上挤。在橡皮碗16处,因橡皮碗16受到向外的压力,液体从橡皮碗16周围漏出,最终从排液斜管18处出口排出。排液斜管18 口处为耐酸碱、耐高温材料制成,并且排液斜管18设计为倾斜的,一是为了增加液体流出路径的长度以降低流速,防止排出液体溅出,二是如果排液斜管18有一定角度的话,在排液斜管插枪头处19时,可让插枪头的盒子倾斜适当角度,这样枪头既可以插紧,也可以避免直接用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定量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筒状主体,包括上下连接的一筒状部和一吸液管部,所述筒状部的空腔内有一活塞固定装置,连接一可上下活动的活塞,在所述筒状部的底端设一中间开设有圆孔的金属圆片,在所述金属圆片上设置有第一橡皮碗,一弹簧嵌设在所述活塞底端和所述第一橡皮碗之间,在所述筒状部和所述吸液管部设置一小球;一表盘,固设在所述筒状部的上方,一控制手柄的支点设在所述表盘的中心,所述活塞的顶部连接一硬杆的一端,所述硬杆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控制手柄近所述表盘边缘处;一排液斜管,设置在所述筒状部的中部,所述排液斜管的腔体与所述筒状部的上部空腔相连处设有第二橡皮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丹
申请(专利权)人:苏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