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带式冷凝造粒机的输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02429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3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橡胶助剂用造粒机领域,具体是一种回转带式冷凝造粒机的输送机构。它包括造粒机的前滚筒和后滚筒以及前滚筒上方位置设置的布料器,前滚筒与后滚筒之间设置有回转型的钢制输送带,该输送带为3mm-6mm厚的钢制输送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两个滚筒之间设置的回转型钢制输送带,钢制输送带通过滚筒实现换向弯曲,从而能无限的进行输送,节省了场地和空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固化物料与钢带的结合面易于分离。(*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橡胶助剂用造粒机领域,具体是一种回转带式冷凝造粒机的输送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生产中用的滴落成型造粒机大都采用这样的结构其具有一个按基本上是水平的轴线布置、可以大于360度的角度旋转的滚筒,该滚筒的一个圆筒形的外壳,其上带有许多穿透的,特别是径向的流道,流道有主要是圆形的出口孔,还有一将流动的物质引入滚筒内部的装置,该装置由定子和分布器组成,定子内还有两个与物料槽平行的加温通道,分 布器上有将含有一定压力的熔融物料向外挤压的径向通道,其在滚筒下方还安装有承接并运输滴落成形的熔融颗粒状物料的带式输送机。这样的输送机由于是通过平带输送,这样设备占地广,生产投资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冷却效果差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回转带式冷凝造粒机的输送机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回转带式冷凝造粒机的输送机构,它包括造粒机的前滚筒和后滚筒以及前滚筒上方位置设置的布料器,前滚筒与后滚筒之间设置有回转型的钢制输送带,该输送带为3mm-6mm厚的钢制输送带。所述的后滚筒的外壳上设置有刮料板,刮料板与输送带表面保持滑动接触。本技术的优点是在两个滚筒之间设置的回转型钢制输送带,钢制输送带通过滚筒实现换向弯曲,从而能无限的进行输送,节省了场地和空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固化物料与钢带的结合面易于分离。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回转带式冷凝造粒机的输送机构,它包括造粒机的前滚筒I和后滚筒2以及前滚筒I上方位置设置的布料器3,前滚筒I与后滚筒2之间设置有回转型的钢制输送带4,该输送带4为3mm-6_厚的钢制输送带。所述的后滚筒2的外壳上设置有刮料板5,刮料板5与输送带4表面保持滑动接触。由于钢带在卸料端的换向弯曲,使固化物料与钢带的结合面易于分离,因此卸料时粉尘极少,颗粒形状得到保护,并且大大降低了刮料时带入产品的杂质量。权利要求1.回转带式冷凝造粒机的输送机构,它包括造粒机的前滚筒和后滚筒以及前滚筒上方位置设置的布料器,其特征在于前滚筒与后滚筒之间设置有回转型的钢制输送带,该输送带为厚的钢制输送带。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回转带式冷凝造粒机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滚筒的外壳上设置有刮料板,刮料板与输送带表面保持滑动接触。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橡胶助剂用造粒机领域,具体是一种回转带式冷凝造粒机的输送机构。它包括造粒机的前滚筒和后滚筒以及前滚筒上方位置设置的布料器,前滚筒与后滚筒之间设置有回转型的钢制输送带,该输送带为3mm-6mm厚的钢制输送带。本技术的优点是在两个滚筒之间设置的回转型钢制输送带,钢制输送带通过滚筒实现换向弯曲,从而能无限的进行输送,节省了场地和空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固化物料与钢带的结合面易于分离。文档编号B01J2/26GK202538724SQ201220076870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日专利技术者唐黎峰, 沈建冬 申请人:常州常京化学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回转带式冷凝造粒机的输送机构,它包括造粒机的前滚筒和后滚筒以及前滚筒上方位置设置的布料器,其特征在于:前滚筒与后滚筒之间设置有回转型的钢制输送带,该输送带为3mm?6mm厚的钢制输送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冬唐黎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常京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