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床桌两用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00506 阅读:3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3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床桌两用组合装置,包括可收缩的板面和底架;板面底部设有卡槽;底架包括底侧架和底中架;底侧架分别设于板面底部四角,且卡入板面底部对应的卡槽内与板面固定相连;底中架设于板面底部中间,且卡入板面底部对应的卡槽内与板面固定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组合装置方便拆装,能作为床桌两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床桌两用组合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可收放的床类在设计时大多只考虑节省空间和躺卧的效果,却很少有实现多用途设计,现大多折叠床所连接的床腿是固定的,不能转动、拆卸,仅能做为床来使用,因此现有的折叠床较重且功能单一,不适合在空间狭小时携带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方便拆卸、且能作为床桌两用的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床桌两用组合装置,包括可收缩的板面和底架;板面底部设有卡槽;底架包括底侧架和底中架;底侧架分别设于板面底部四角,且卡入板面底部对应的卡槽内与板面固定相连;底中架设于板面底部中间,且卡入板面底部对应的卡槽内与板面固定相连。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板面包括板材、定位连接板和定位螺钉;定位连接板一端设有滑槽,另一端与板材相连;定位螺钉固定设于相邻板材上,且滑动设于滑槽内;相邻板材之间通过定位螺钉与定位连接板滑动连接相连。底侧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侧架;侧架依次由长杆、宽杆、底杆、弯杆和短杆围成;两个侧架通过卡套连接两个底杆或两个宽杆相连。底中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中架;中架为上端呈矩形下端呈梯形的框架,且矩形和梯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矩形的长边为梯形的上底边;两个中架通过卡套连接梯形下底边相连。当该组合装置为床时,底侧架的两个底杆通过卡套连接;底侧架的一个侧架垂直于板面,且通过长杆卡入板面底部对应的卡槽内,另一个侧架与该侧架呈锐角设于板面底部;长杆和弯杆与短杆连接的一端分别设有孔槽;底中架分两排设于板面底部中间,且通过上端矩形长边卡入板面底部对应的卡槽内;底中架的四个矩形长边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与孔槽对应的延杆,延杆分别插入两侧底侧架对应的孔槽内。当所述床桌两用组合装置为桌时,底侧架的两个长杆通过卡套连接;底侧架的一个侧架垂直于板面,且通过宽杆卡入板面底部对应的卡槽内,另一个侧架与该侧架呈锐角;底中架分两排设于板面底部中间,且通过上端矩形长边卡入板面底部对应的卡槽内。本技术床桌两用组合装置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组合装置的底架卡入板面底部的卡槽内,方便对底架进行拆卸、组装;同时板面通过定位连接板和设于其上滑槽内的定位螺钉相连,方便收缩、展开,能有效控制板面的大小。四角设置的底侧架利用卡套连接对称的侧架,即方便旋转,又可重新定位,可以根据床桌两种使用设置不同的高度。作为床使用时,通过底中架的延杆插入底侧架的孔槽内,连接更加牢固。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床桌两用组合装置组合为床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床桌两用组合装置组合为桌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I中板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板材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I中底侧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I中底中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2组合装置的俯视图8为图I中底侧架和底中架的装配示意图。图中,I-板面,11-板材,12-定位连接板,13-卡槽,14-定位螺钉,15-滑槽,16-凹槽,17-凸台,2-底架,21-底侧架,22-底中架,23-卡套,24-长杆,25-宽杆,26-底杆,27-弯杆,28-短杆,29-延杆,30-孔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床桌两用组合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I,本技术床桌两用组合装置包括板面I和设于板面底部的底架2。结合图3板面I为可伸缩板面,包括板材11、定位连接板12和定位螺钉14。相邻板材11之间通过定位螺钉14和定位连接板12相连。定位连接板12左端为直条状,设于相连的左端板材11和相连两板材之间;另一端为U型,固定设于相连的右端板材上,且U型的开口向右、与左端直条相适配。连接定位板12的左端设有滑槽15,定位螺钉14固定设于相连的左端板材11上,且可滑动的设于滑槽15内。板面I在长度方向平行设有四条卡槽13。参见图4,板材11 一侧设有凹槽16、另一侧设有凸台17,相邻两板材11的凹槽16和凸台17相适配。使用时,通过定位螺钉14在连接定位板12的滑槽15内滑动,调节相邻板材11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展开和收紧板面I的目的。且收紧面板I时,板材11的凸台17卡入相邻板材11的凹槽16内,同时连接定位板12的直条状左端卡入相邻连接定位板12的右端U型开口内。底架2包括底侧架21和底中架22。底侧架21为四件,分别设于板面I的底部四角处。参见图5,底侧架21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侧架,依次由长杆24、宽杆25、底杆26、弯杆27和短杆28围成。宽杆25和短杆28平行,且与长杆24和底杆26相垂直。底中架22为两个,分别设于板面I的中部。参见图6,底中架22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中架,中架为上端呈矩形下端呈梯形的框架,且矩形和梯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矩形的长边为梯形的上底边,两个中架通过卡套23连接梯形下底边相连。参见图1,当本技术组合装置作为床使用时,底侧架21的一个侧架垂直于板面11,且通过长杆24卡入板面11底部外侧的卡槽13内,另一个侧架与该侧架呈锐角设于板面底部。底侧架21的两个底杆26通过卡套23连接,并作为底边支撑板面11,此时床的闻度为宽杆25的长度。长杆24和弯杆27与短杆28连接的一端分别设有孔槽30。底中架22分两排设于板面底部中间,且通过上端矩形长边卡入板面11底部对应的卡槽13内;底中架22的四个矩形长边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与孔槽30对应的延杆29,延杆29分别插入两侧底侧架21对应的孔槽30内,参见图8。结合图2和图7,当本技术组合装置作为桌使用时,底侧架21的一个侧架垂直于板面11,且通过宽杆25卡入板面11底部外侧的卡槽13内,另一个侧架与该侧架呈锐角。底侧架21的两个长杆24通过卡套23连接,两个短杆 28作为底边支撑板面11,此时桌的高度为长杆24的长度。底中架22分两排设于板面11底部中间,且通过上端矩形长边卡入板面11底部对应的卡槽13内。权利要求1.一种床桌两用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收缩的板面和底架;所述板面底部设有卡槽;所述底架包括底侧架和底中架;所述底侧架分别设于板面底部四角,且卡入板面底部对应的卡槽内与所述板面固定相连;所述底中架设于板面底部中间,且卡入板面底部对应的卡槽内与所述板面固定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床桌两用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面包括板材、定位连接板和定位螺钉;所述定位连接板一端设有滑槽,另一端与板材相连;所述定位螺钉固定设于相邻板材上,且滑动设于滑槽内;所述相邻板材之间通过定位螺钉与定位连接板滑动连接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床桌两用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侧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侧架;所述侧架依次由长杆、宽杆、底杆、弯杆和短杆围成;所述两个侧架通过卡套连接两个底杆或两个宽杆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床桌两用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中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中架;所述中架为上端呈矩形下端呈梯形的框架,且矩形和梯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矩形的长边为梯形的上底边;所述两个中架通过卡套连接梯形下底边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床桌两用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床桌两用组合装置为床时,所述底侧架的两个底杆通过卡套连接;所述底侧架的一个侧架垂直于所述板面,且通过长杆卡入板面底部对应的卡槽内,另一个侧架与该侧架呈锐角;所述长杆和弯杆与短杆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床桌两用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收缩的板面和底架;所述板面底部设有卡槽;所述底架包括底侧架和底中架;所述底侧架分别设于板面底部四角,且卡入板面底部对应的卡槽内与所述板面固定相连;所述底中架设于板面底部中间,且卡入板面底部对应的卡槽内与所述板面固定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明韩国荣李源王磊杨雷黄洁何文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南京际华三五二一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