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切分导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9931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五切分导卫装置,包括有箱体总成,底座,箱体前端的导卫嘴、后端的分料槽,箱体总成上的水路总成。所述的箱体总成上安装有前、后切分轮组,前、后切分轮组均由上、下两个切分轮构成,前切分轮组的切分轮上有两个切分楔,后切分轮组有两种:切分轮上有一个切分楔(用于四切分),切分轮上有二个切分楔(用于五切分)。一根四股或五股并联轧件通过前后切分轮组,轧件被劈分成四根或五根独立轧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分料槽后部安装有分料导辊,可有效避免粘钢、堆钢事故发生。(*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轧钢连轧系统中一种用于轧制线材或棒材的导卫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将线材或棒材沿长度方向进行切分的关键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轧钢连轧系统用得较多的导卫装置主要有二切分或三切分导卫装置,安装在轧机后,线材或棒材的轧件先经过轧辊切分后变成并联轧件,并联轧件再通过切分导卫装置,在切分轮的作用下将轧件沿纵向劈开成两根或三根独立的轧件。目前的二切分或三切分导卫装置的缺陷在于二/三切分导卫,一次只能将一根轧件切分成两根或三根棒材或线材,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四/五切分导卫装置,一次可以轧制四根或五根棒材或线材。前、后切分轮组的切分轮楔尖之间的距离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调整,以满足不同尺寸并联轧件的切分需要;在分料槽后端安装有分料导辊,用滚动取代滑动,可有效避免粘钢、堆钢事故发生;另外,本技术在压板与箱体总成的结合面采用锯齿结构,结合更加牢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四/五切分导卫装置,包括有箱体总成,底座,箱体总成前端的导卫嘴,后端的分料槽,箱体总成上的水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总成上安装有前、后切分轮组,前、后切分轮组均由上、下两个切分轮组成,其前、后切分轮组有二种结构(1)、前切分轮组的切分轮上有两个切分楔,两切分楔之间距离为容纳二并联轧件通过,后切分轮组的切分轮上有一个切分楔,对准二并联轧件的中间筋带位置,构成四切分导卫。(2)、前切分轮组的切分轮上有两个切分楔,两切分楔之间距离为容纳三并联轧件通过,后切分轮组的切分轮上有二个切分楔,对准三并联轧件的二个筋带位置,构成五切分导卫。所述的四/五切分导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两侧各安装有活节螺栓,螺栓上端安装有一个压板,压板上安装有螺母压紧在箱体总成上,压板底面与箱体总成结合面采用锯齿结构。所述的四/五切分导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料槽的后端安装有分料导辊,分料导辊位于并联轧件之间的位置。所述的四/五切分导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切分轮组的每个切分轮均是通过偏心轴安装在箱体总成上,偏心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蜗轮,箱体总成的侧壁上安装有前、后两个蜗杆轴,每个蜗杆轴上安装有两个旋转方向相反的蜗杆,每个蜗杆轴上的二个蜗杆分别与其对应的偏心轴上的蜗轮啮合。通过旋转蜗杆轴,实现上、下切分轮楔尖间的间隙的无级调整。前、后切分轮组的切分轮上切分楔之间距离能容纳并联轧件顺利通过,为保证轧件经过前、后切分轮组切分轮上的切分楔后能将并联轧件劈开而设计的切分楔的形状及角度。和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明显的优点1、轧制效率明显提高。由于四/五切分导卫,一次可轧制四/五根棒材或线材,相对于二/三切分导卫技术,节约能源、节省设备投资、提高产量、效率可提高近一倍。2、导卫结构先进,原理新颖、使用可靠。由于本技术采用了前后两组切分轮结构,使得轧件在每次切分过程中,只相当于经过一次三切分、紧接着再经过一次二切分或三切分,且由于在分料槽后端设立了分料导辊,用滚动取代滑动,轧件不易发生粘钢堆钢现象,提高轧制的稳定性。。3、维修便利、使用方便。切分轮采用偏心轴安装,通过蜗轮、蜗杆机构调整偏心轴之间的距离;轧制过程中,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切分轮楔尖之间的相对位置;操作维修都十分方便。4、安装牢固。由于压板底面与箱体总成的结合面采用锯齿结构,使导卫安装更加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可用于四/五切分的前切分轮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蜗杆轴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用于四切分的后切分轮组结构(一个切分楔)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用于五切分的后切分轮组结构(二个切分楔)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例1四/五切分导卫装置(附图1),包括有箱体总成1,底座2,箱体总成1前端为导卫嘴3,后端有分料槽4,箱体总成1上有水路总成5,所述的箱体总成1上安装有前切分轮组6、后切分轮组7,前、后切分轮组均由垂直排列的上、下两个切分轮构成,其中前切分轮组6的切分轮上有两个切分楔(用于四/五切分)(附图2),后切分轮组7有两种切分轮上有一个切分楔(用于四切分)(附图4)、切分轮上有二个切分楔(用于五切分)(附图5)。所述的底座2两侧各安装有一个活节螺栓8,螺栓8上端安装有一个压板9,用高螺母10压紧压板使箱体总成与底座成为一个整体;在压板底面与箱体总成结合面采用锯齿结构以防止箱体总成松动。所述的分料槽4的后端安装有分料导辊11,对于四切分导卫分料槽有四个导槽,对于五切分导卫分料槽有五个导槽;分料导辊11位于导槽之间的位置。所述的前切分轮组6、后切分轮组7的每个切分轮分别通过偏心轴12安装在箱体总成1上,偏心轴12一端固定有蜗轮13,蜗杆座14固定在箱体总成1上(附图2),蜗杆轴16安装在蜗杆座上,蜗杆轴16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旋转方向相反的蜗杆15、17(附图3),分别与其对应的蜗轮13啮合。旋转蜗杆轴16可以调节切分轮组楔尖之间的距离。本例为四/五切分导卫装置的通用结构。只要更换导卫嘴3、分料槽4、分料导辊11、和前、后切分轮组6、7,就可以对四股或五股并联轧件进行四切分或五切分。权利要求1.四/五切分导卫装置,包括有箱体总成,底座,箱体总成前端的导卫嘴,后端的分料槽,箱体总成上的水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总成上安装有前、后切分轮组,前、后切分轮组均由上、下两个切分轮组成,其前、后切分轮组有二种结构(1)、前切分轮组的切分轮上有两个切分楔,两切分楔之间距离为容纳二并联轧件通过,后切分轮组的切分轮上有一个切分楔,对准二并联轧件的中间筋带位置,构成四切分导卫;(2)、前切分轮组的切分轮上有两个切分楔,两切分楔之间距离为容纳三并联轧件通过,后切分轮组的切分轮上有二个切分楔,对准三并联轧件的二个筋带位置,构成五切分导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五切分导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两侧各安装有活节螺栓,螺栓上端安装有一个压板,压板上安装有螺母压紧在箱体总成上,压板底面与箱体总成结合面采用锯齿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五切分导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料槽的后端安装有分料导辊,分料导辊位于并联轧件之间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五切分导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切分轮组的每个切分轮均是通过偏心轴安装在箱体总成上,偏心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蜗轮,箱体总成的侧壁上安装有前、后两个蜗杆轴,每个蜗杆轴上安装有两个旋转方向相反的蜗杆,每个蜗杆轴上的二个蜗杆分别与其对应的偏心轴上的蜗轮啮合。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四/五切分导卫装置,包括有箱体总成,底座,箱体前端的导卫嘴、后端的分料槽,箱体总成上的水路总成。所述的箱体总成上安装有前、后切分轮组,前、后切分轮组均由上、下两个切分轮构成,前切分轮组的切分轮上有两个切分楔,后切分轮组有两种切分轮上有一个切分楔(用于四切分),切分轮上有二个切分楔(用于五切分)。一根四股或五股并联轧件通过前后切分轮组,轧件被劈分成四根或五根独立轧件。本技术的分料槽后部安装有分料导辊,可有效避免粘钢、堆钢事故发生。文档编号B21B39/14GK2915302SQ20062007026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8日专利技术者赵家柱, 张有德, 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四/五切分导卫装置,包括有箱体总成,底座,箱体总成前端的导卫嘴,后端的分料槽,箱体总成上的水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总成上安装有前、后切分轮组,前、后切分轮组均由上、下两个切分轮组成,其前、后切分轮组有二种结构:    (1)、前切分轮组的切分轮上有两个切分楔,两切分楔之间距离为容纳二并联轧件通过,后切分轮组的切分轮上有一个切分楔,对准二并联轧件的中间筋带位置,构成四切分导卫;    (2)、前切分轮组的切分轮上有两个切分楔,两切分楔之间距离为容纳三并联轧件通过,后切分轮组的切分轮上有二个切分楔,对准三并联轧件的二个筋带位置,构成五切分导卫。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家柱张有德余山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东方冶金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