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口博专利>正文

腰痛治疗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98067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2 0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腰痛治疗器具,其利用患者自身的体重来按压尾骨,以安全且合适地矫正骨盆。在筒状壳体(7)内,配置尾骨接触治疗部件(9a),该尾骨接触治疗部件(9a)经由弹性体(10)而可在上下方向作动作,在该尾骨接触治疗部件(9a)的上端设置由海棉等制成的尾骨部接触缓冲体(11)。患者横跨尾骨部接触缓冲体(11)并在该尾骨部接触缓冲体(11)上采取坐下的姿势,以使尾骨落座在尾骨部接触缓冲体上。然后,维持此姿势使双脚从地板稍微撑起身体并使体重施加在尾骨部接触缓冲体(11)上,以由下往上顶住尾骨。此时,患者将上半身靠在姿势保持板(2)上,以两手握住握把的状态持续维持笔直的姿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以矫正骨盆的腰痛治疗器具。该骨盆包含骶骨(sacrum)、髂骨(ilium)、或尾骨(coccyx)等。
技术介绍
骨盆矫正是缓和腰痛的最为普遍的方法。现有技术中,有一种骨盆矫正的方法,其使用捆紧骨盆的带子和牵引装置等进行治疗,该方法仅对骨盆进行压迫而有暂时的效果,但是在结束使用带子等并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仍会再次开始疼痛,所以此方法欠缺持久性。另外,在上述装置中,有的使用带齿轮马达(专利文献I),或要求患者进行轻度运动(专利文献2),但这些装置都要在座姿或仰卧姿势下使用,并不能在起身的状态,即并不能在腰椎处于确定状态的“站姿”状态下进行骨盆的矫正。加之在使用马达等机器的情况下,有可能因使用方法不当而导致过度矫正。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0-188171号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8-126718号上述方法的问题如下I.对骨盆进行压迫,仅有暂时的效果。2.无法在腰椎处于确定状态的“站姿”状态下进行骨盆的矫正。3.使用马达等的装置时,有可能导致过度矫正。4.使用要求患者进行轻度运动的装置时,欠缺便利性而造成有些使用者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腰痛治疗器具,能在“站姿”状态下进行骨盆的矫正,并利用患者自身的体重来按压尾骨,以安全且合适地矫正骨盆。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I所述的腰痛治疗器具由下列构件构成筒状壳体,其纵向方向上的长度较长;尾骨接触治疗部件,其与前述筒状壳体之间配置有弹性体,能在前述筒状壳体的轴向方向上滑动;尾骨部接触缓冲体,其设置在前述尾骨接触治疗部件的上端;姿势保持体,其纵向方向延伸的姿势保持面面对着前述筒状壳体;把手,其固定在前述姿势保持体上。另外,在技术方案I的基础上,技术方案2所述的腰痛治疗器具,其构成是将水平支承板以垂直于前述姿势保持面的方式固定,将前述筒状壳体的下端连接在该水平支承板的顶面,以这样的方式将前述筒状壳体固定并支承在姿势保持体上。还有,在技术方案I的基础上,技术方案3所述的腰痛治疗器具,其构成是将前述姿势保持体固定在水平的基台上,且将左右一对的侧面板,分别以与基台的水平面及前述姿势保持面垂直相交的方式固定,且将水平支承板安装在这左右一对的侧面板之间,以这样的方式将前述筒状壳体固定并支承在姿势保持体上。还有,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4所述的腰痛治疗器具由下列构件构成筒状壳体,其纵向方向上的长度较长;尾骨接触治疗部件,其与前述筒状壳体之间配置有弹性体,能在前述筒状壳体的轴向方向上滑动;尾骨部接触缓冲体,其设置在前述尾骨接触治疗部件的上端;姿势保持体,其纵向方向延伸的姿势保持面面对着前述筒状壳体;把手,其固定在前述姿势保持体上;水平支承板,其以垂直于前述姿势保持面的方式固定,该水平支承板的顶面与前述筒状壳体的下端连接,以这样的方式将前述筒状壳体固定并支承在姿势保持体上;水平的基台,前述姿势保持体固定在其上左右一对的侧面板,其分别以与前述基台的水平面及前述姿势保持面垂直相交的方式固定,以支承前述水平 承板的左右两侧;角落部,其由前述侧面板的外侧面、前述姿势保持面及前述基台的水平面构成;呈长方体形状的放脚区块,其以能拆装的方式配置在前述角落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1,在“站姿”状态下坐在腰痛治疗器具的尾骨接触治疗部件上,这样能利用“患者本身的体重”而使脊椎下落(下降),并由尾骨正下方往上部垂直压迫来进行整骨(reset)。在采用“站姿”而使腰椎处于确定的状态下进行骨盆位置的矫正而能持久地缓和腰痛。该骨盆包含骶骨、髂骨或尾骨等。尾骨接触治疗部件,其配置成能利用弹性体而滑动的构造,患者在坐在尾骨接触治疗部件的状态下使尾骨接触治疗部件上下移动,这样能对骨盆和尾骨接触治疗部件的相对位置进行微调,从而能以合适的位置进行骨盆矫正。根据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2,将筒状壳体固定在已被设置于适当高度的水平支承板的顶面,以与姿势保持体面对的方式加以固定并支承,且能缩短筒状壳体的长度。这样,不会有过大的力矩负荷施加到位于筒状壳体的根部且用以进行固定的螺栓,而能防止故障的发生,也能结合筒状壳体的缩短来降低成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3,将左右一对的侧面板,分别以与水平支承板及前述姿势保持面双方都垂直相交的方式固定,这样,即使在承载患者体重的状态下,也能将水平支承板的姿势保持一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4,角落部由侧面板的外侧面、基台的水平面及姿势保持面的三个面形成,其中,以同时与上述各个面保持接触的方式稳定地在固定位置上设置有呈长方体形状的放脚区块,这样,在坐在本腰痛治疗器具上的状态下,采用“站姿”便能容易地将自己的体重施加在尾骨部接触缓冲体上,即在坐在本腰痛治疗器具上的状态下,使脚离开放脚区块而能容易地选择适当高度以进行调整,同时能容易地结合患者的身高来调整高度,能以此种方式来使用本腰痛治疗器具。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I的腰痛治疗器具的整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I的腰痛治疗器具的分解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腰痛治疗器具的整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腰痛治疗器具的整体图。图5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I的木制手腕保持部用于背面的情况的概况说明图。图6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I的木制手腕保持部作为扶手使用的情况的概况说明图。图7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I的木制手腕保持部用于前面且将胸部和腹部靠在姿势保持面上的情况的概况说明图。附图标记说明I 腰痛治疗器具2 姿势保持体(姿势保持板) 3 侧面板4 手腕保持部5 基台6 水平支承板7 筒状壳体8 内侧筒状壳体9a 尾骨接触治疗部件9b 附带突起的尾骨接触治疗部件10 弹性体11 尾骨部接触缓冲体12 (壳体固定用)螺栓13 (壳体固定用)垫片14 (壳体固定用)螺母15 放脚区块16 人体17 支架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以下,使用图I、图2,来针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I进行说明。以与筒状壳体7的轴向方向垂直的方式,插入内侧筒状壳体8及尾骨接触治疗部件9a,所述内侧筒状壳体8及尾骨接触治疗部件9a的直径比筒状壳体7的小。此时,在内侧筒状壳体8的下部设置弹性体10也就是螺旋弹簧(coil spring),并将内侧筒状壳体8和尾骨接触治疗部件9a配置成能在上下方向上相对于筒状壳体7滑动的构造。这样配置时,尾骨接触治疗部件9a与筒状壳体7之间配置有弹性体10,能在筒状壳体7的轴向方向上滑动。尾骨接触治疗部件9a是圆筒形状,其直径能根据患者身体大小而变更,且其与患者的接触面通常是作成平面。但是,根据患者的腰痛症状的不同,也能使用与患者的接触面上有突起的尾骨接触治疗部件%。另外,在尾骨接触治疗部件9a及9b的患者一侧的端面中央部,设置海绵来作为尾骨部接触缓冲体11,而成为一种可避免过度压迫患者的尾骨的构造。用以支承筒状壳体7的基础,由水平支承板6、设置在该水平支承板6的左右两侧的一对侧面板3、基台5构成,筒状壳体7与构成基础的水平支承板6,是由螺栓12、垫片13及螺母14加以固定。在患者坐在尾骨接触治疗部件9a上的情况下,用以保持自己的姿势的姿势保持体2在上下方向上具有长板状的姿势保持面,以与筒状壳体7邻接的方式设置,且固定在基台5、侧面板3及水平支承板6上。在患者坐在尾骨部接触缓冲体11上的情况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口博田口亚西子
申请(专利权)人:田口博田口亚西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