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兰平专利>正文

多功能轴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9806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主要用于连铸机和热轧机辊道的多功能轴套,由硒铁基合金网制成,轴套中央有供辊道轴装入的通孔,轴套外圆两端有阶梯形缩颈。耐高温、耐冲击、耐磨损和具有自润滑性能;使用寿命长,比现有技术提高二十倍;可降低连铸坯和轧材的生产成本;改善操作工人的劳动条件。(*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轴套,主要用于冶金行业的连铸机和热轧机上。连铸机铸出的高温连铸坯需在输坯辊道上进行输送;热轧机如型材轧机和板材轧机等,往往需反复通过热轧机进行来回轧制,方能轧制成型材和板材。上述输送连铸坯的辊道、钢锭如热炉后的辊道、热轧机前后辊道以及热轧机前后升降台上的辊道等,其工作温度都是很高的,对辊道两端的轴承,要求耐高温、耐冲击和耐磨。现有辊道两端的轴承都是采用滚动轴承,如双列向心球面滚子轴承和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等。其不足之处在于不耐冲击、不耐高温和不耐磨,因而,使用寿命很短,只能用几天,经常需要拆检和更换备件,更严重的是在连铸过程中造成铸坯停浇的严重事故。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耐高温、耐冲击、耐磨损和自润滑的多功能轴套。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轴套由硒铁基合金钢制成,轴套中央有供辊道轴装入的通孔,轴套外圆两端有阶梯形缩颈。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实施例一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剖面图。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图1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它是取代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型号为97520)的。中央有通孔1,是供辊道轴两端的轴颈部分穿过并使辊道架支于两端支座之用。外圆的两端有阶梯形缩颈2和3,供装于支座内并进行轴向定位之用。图2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它是取代双列向心球面滚子轴承(型号为3520)的。中央有通孔1,作用与实施例相同。外圆为圆柱体4。使用时,将本技术取代滚动轴承装于辊道支座内即可。本技术对比现有技术具有下述优点,耐高温、耐冲击、耐磨损和具有自润滑性能,使用时,不需加润滑油,也无需使用水冷却,使用寿命长,现有技术只能使用几天,改用本技术后,可使用达三个月;因而可降低连铸坯和轧材的生产成本;改善操作工人的劳动条件。权利要求1.一种主要用于连铸机和热轧机辊道的多功能轴套,其特征在于,由硒铁基合金钢制成,轴套中央有通孔,轴套外圆两端有阶梯形缩颈。专利摘要主要用于连铸机和热轧机辊道的多功能轴套,由硒铁基合金网制成,轴套中央有供辊道轴装入的通孔,轴套外圆两端有阶梯形缩颈。耐高温、耐冲击、耐磨损和具有自润滑性能;使用寿命长,比现有技术提高二十倍;可降低连铸坯和轧材的生产成本;改善操作工人的劳动条件。文档编号B21B39/00GK2287528SQ9720105公开日1998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30日专利技术者王兰平, 杨基光, 王爱军, 王爱民 申请人:王兰平, 杨基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主要用于连铸机和热轧机辊道的多功能轴套,其特征在于,由硒铁基合金钢制成,轴套中央有通孔,轴套外圆两端有阶梯形缩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兰平杨基光王爱军王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王兰平杨基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