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武专利>正文

一种车用便携式遮阳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92399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2 0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便携式遮阳篷由车轮固定装置(1)、支撑杆(2)、篷布紧固扣件(3)和篷布(4)组成,篷布(4)通过篷布紧固扣件(3)固定安装在顶部支撑杆(10)上,篷布(4)前端和后端设有篷布加强区和挂钩,篷布前端和后端的篷布加强区分别与前、后保险杠底部外边沿半包覆稳固接触,将挂钩钩在车轮固定装置(1)的挂钩扣(17)上固定,该发明专利技术安装方便、力学结构合理、可折叠收放、可减少高温导致的汽车塑胶老化、利用车体自身重量和结构来实现稳固的车用便携式遮阳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般车辆类的车辆停放时的护套,尤指一种车用便携式遮阳篷
技术介绍
目前,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小汽车防晒、防雨产品主要是车衣。车衣折叠后可实现随车携带,能避免汽车受到直接的日照和雨淋;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车衣与汽车表面完全贴在一起,二者必然产生摩擦,尤其在空气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形成水汽层,使车衣更加紧密的贴附在汽车表面并留下印迹,严重影响汽车美观,更重要的是车衣与汽车表面间紧密接触没有空气流通的空间,不能有效隔热,无法降低车辆内、外的温度,对延缓汽车塑胶配件老化、减少车内有害气体产生的作用不大。市场上还有一种折叠车库,侧面看其外形展开后的接近扇形,折叠后总体呈梯形。 该折叠车库一般采用钢材制作支撑支架,在支架外部架设篷布,来实现篷布与汽车之间有较大间隔,保证空气的流通性,从而有效的的降低汽车外壳和车内的温度。使用时从中部向两端拉开扇形,可完全罩住汽车,收拢时又从两端向中间收拢,可实现简单的折叠。但该折叠车库需要在车位上预先埋设固定支架,一般先在地面上打眼埋件,通过焊接把它固定安装在该固定装置上。安装后的折叠车库不易移动,且整体重量较大,一般的私家车后备箱无法实现携带,并且车库整体高度较高,对空间的要求也较严格,维护也不方便,外观也并不理想,单一的固定安装方式和扇形支撑结构,导致折叠车库有多种不足,这些都极大了影响了折叠车库在日常生活中实现大规模推广。又如专利号CN201080125Y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携带式车篷,由底座、套管、尼龙宽带和外蓬构成。其实现方法是“底座压于车轮底部、起到固定支座作用,套管接于底座、组成棚架,采用尼龙宽带固定套管顶端距离,外蓬罩于棚架上。组装成的车棚为长方底、平顶、前后斜坡顶、外型近似车型,尺寸略宽大于汽车的携带式车篷。”表面看该专利技术解决了能随车携带但不能隔热降温,能隔热降温又不能随车携带的矛盾,但是由于其底座和棚架的结构组成存在先天不足,导致该携带式车篷缺乏应有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实用性,在实际使用中根本无法实现其所述的专利技术目的。主要体现在 I.携带式车篷底座为中空的长方框,安装时先将四个底座分别安置于四车轮前部或者是四车轮后部,通过汽车前开或倒退将四底座压于四车轮底部,并要求用户按感觉来确认车轮是否准确进入到底框内。当汽车由静止状态前开或倒退时,由于没有向前或向后的惯性,汽车要越过底座的边框需要足够的瞬间驱动力,此时,底座受到的向前或向后的水平推力必然大于底座与地面的摩擦力,就是说车轮在越过底座的第一根边框前会随机出现以下情形a.车轮在推动底座向前或向后水平移动若干距离后才能越过第一根边框落入底框内;b.四个底座的安放位置不同,地面条件存在差异,四个轮胎分别推动四个底座向前或向后水平移动的距离各不相同,难于做到短距离内同时把四个轮胎准确驶入相应的底框内;c.在车轮越过第一根边框的瞬间,车轮与边框的摩擦力大于地面与边框的摩擦力,因此第一根边框会随车轮转动而转动,导致第二根边框向前翻转并击打到轮胎或汽车的其他部位。由此可以获知,在通常情况下,携带式车篷的底座难于顺利实现安装使用。2.套管由两根以上金属管互相套接组成,套管底端接于底座、顶端由尼龙宽带互相连接后构成了棚架。由于尼龙宽带是柔性的,当携带式车篷外部受风时,尼龙宽带向下弯曲,并不受力,此时构成棚架的每根套管都在独立受力,互相没有支撑作用,套管上部与外蓬连接承受风力,底部与底座连接不受风力,也就是说,套管主要承受的是垂直的横向剪力。由此可知,当外部受风较大时,套管极易产生弯曲变形,尤其在套接部位,甚至发生折断的现象,所以,该专利技术缺乏应有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通常情况下,也不能做到放心使用。3.为了保证套管能轻松接于底座,尼龙宽带必须具有一定的弹性,所欲,当外蓬罩于棚架上时,外蓬中部必然产生向内的塌陷,严重影响该专利技术的整体外观;同时,携带式车篷的中部为平顶式,平顶又没有相应的排水设施,当受到雨淋时,其中部平顶的积水必然十分严重,即增加了套管的压力,又增加了使用的难度。综上所述,携带式车篷并不具备必要的实用性。·专利号CN200810164140. 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汽车遮阳遮雨篷架,第一旋转臂的一端与第二旋转臂一端通过第一转轴轴连,第一旋转臂的另一端与第二旋转臂另一端通过篷架锁呈锁接配合,在锁接时第一旋转臂和第二旋转臂构成一闭合围圈;第一旋转臂上端面开有凹槽,凹槽内设有通过第二转轴轴接的直立伸缩杆,凹槽的深度与直立伸缩杆的最大直径相适应,凹槽的长度与最短收缩状态的直立伸缩杆的长度相适应。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两旋转臂锁合在车轮上,起到了固定作用并能防止盗窃。伸缩杆可折叠方便携带,锁定销保证伸缩杆90度竖起不会倾倒。该专利技术是在车轮放置一把支撑架固定锁,并在锁的外侧安装支架,并在支架上直接架设遮阳遮雨篷,该便携式汽车遮阳遮雨篷架,利用汽车自身的重量结合轮胎来实现篷架的固定,其整体支撑支架主要就是由四个车轮固定锁上的四根可收缩支架实现,面对较强的风力该篷架必然无法保持原状甚至倾倒,且该专利技术的主要受力点是在闭合后固定在车轮的锁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获知车轮的大小受车体重量、轮胎内压、路面状况的影响较大,虽然其车轮本身变化并不大,但是在便携式汽车遮阳遮雨篷架中,车轮作为其实现便携的必要技术特征其本身技术存在着较多缺陷,车轮锁闭合后其本身并不能提供稳固的支撑固定作用和闭合时锁住车轮的难易度问题,即是否真的可以稳固的锁住车乱的问题,若锁住车乱需要较大的力量该专利技术的实际效果并不可预料,且我们所知的车轮一般都在车辆的内侧,该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在风力的作用下,支撑杆必然和车体发生摩擦,其对车体的损坏较为严重,该专利技术的力学结构和整体支撑结构设计并不合理,实际使用中效果不理想,可见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装方便,能承受大多数风力条件下的可折叠收放的车用便携式遮阳棚是有市场需求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装方便、力学结构合理、可折叠收放、可减少高温导致的汽车塑胶老化、利用车体自身重量和结构来实现稳固的车用便携式遮阳篷。车用便携式遮阳篷包括车轮固定装置、支撑杆、篷布紧固扣件和篷布,车轮固定装置由两根夹臂和一根连接臂组成“H”型结构,连接臂上设有调节两夹臂间夹角的连接臂紧固装置,夹臂一端用以夹紧车轮,另一端用于架设支撑杆,支撑杆由侧面支撑杆和顶部支撑杆组成,每个车轮配套一个车轮固定装置,该装置可以适应不同的车轮和地形,交接夹紧角度即可改变,在该夹臂上还可加设多种辅助装置,如篷布整理支架,架设支架的夹臂上设有卡座,卡座上设有与侧面支撑杆主杆底端固定件相匹配的凹槽,每个卡座对应安装一根装有底端固定件的侧面支撑杆,侧面支撑杆主杆底端固定件上方设有架底连接件,通过架底连接件将两根侧面支撑杆连接,每一个卡座上都配套有和上述组合相同的侧面支撑杆,顶部支撑杆与侧面支撑杆通过架端连接件连接,四根顶部支撑杆相互连接组成一个比车顶面积大10-50%的矩形,这个矩形四个顶点分别与侧面支撑杆主杆的顶端通过架端连接件相连,顶部支撑杆能保证顶部篷布的受力和顶部篷布安装的方便性,同时能将篷布上所有的力最大程度的转化在汽车的前后端保险杆固定篷布上和顶部支撑杆上,让侧面支撑杆少受剪切力的作用,与侧面支撑杆主杆相连中的另一根侧面支撑杆分别对应连接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便携式遮阳篷,其特征在于:由车轮固定装置(1)、支撑杆(2)、篷布紧固扣件(3)和篷布(4)组成,车轮固定装置(1)由两根夹臂(5)和一根连接臂(6)组成“H”型结构;连接臂(6)上设有调节两夹臂(5)间夹角的连接臂紧固装置(7);夹臂(5)一端用以夹紧车轮(8),另一端用于架设支撑杆(2),支撑杆(2)由侧面支撑杆(9)和顶部支撑杆(10)组成;每个车轮配套一个车轮固定装置(1),架设支架的夹臂(5)上设有卡座(11),卡座(11)上设有与侧面支撑杆(9)主杆底端固定件(12)相匹配的凹槽,每个卡座(11)对应安装一根装有底端固定件(12)的侧面支撑杆(9),侧面支撑杆(9)主杆底端固定件(12)上方设有架底连接件(13),通过架底连接件(13)在底部将两根侧面支撑杆(9)连接,每一个卡座(11)上都配套有和上述组合相同的侧面支撑杆(9),顶部支撑杆(10)与侧面支撑杆(9)通过架端连接件(14)连接,4根顶部支撑杆(10)相互连接组成一个比车顶面积大10?50%的矩形,这个矩形四个顶点分别与侧面支撑杆(9)的主杆顶端通过架端连接件(14)相连,与侧面支撑杆(9)的主杆在底部相连的另一根侧面支撑杆(9)分别对应连接设置在汽车前、后端上方的顶部支撑杆(10),连接后的支撑杆(2)外形以车体外形近似,组装好的支撑杆(2)与车体间有一定的空间间隙,每一根平行的顶部支撑杆(10)长度都相同,顶部支撑杆(10)平均分成2?5段,各顶部支撑杆(10)平分后段数一致,除顶端和尾端不变外,其他各段的端点都设有斜槽,对应的斜槽上通过折叠连接件(15)连接,连接后的斜槽空间长度比顶部支撑杆(10)外直径长1?30mm,各段按相同方式连接,每个安装好的斜槽配有圆筒支撑套(16),斜槽空间长度小于圆筒支撑套(16)长度,篷布(4)通过篷布紧固扣件(3)固定安装在顶部支撑杆(10)上,架端连接件(14)上设有挂环扣(19),篷布(4)的相应位置设有挂环与挂环扣(19)对应连接,篷布(4)前端和后端设有篷布加强区和挂钩,篷布(4)前端和后端的篷布加强区分别与前、后保险杠底部外边沿半包覆稳固接触,将挂钩钩在车轮固定装置(1)的挂钩扣(17)上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武
申请(专利权)人:李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