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林下仿生有机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90227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1 18:00
天麻林下仿生有机栽培方法,属于农业技术,克服现有的天麻生产箱培法、坑培法、半坑培法和堆培法,存在的过多人为因素的影响,天麻药材失去了原有的野生性状,降低其药用品质的不足。括以下步骤:选择适宜地理位置及环境条件、作苗床、播种、移载和田间管理、果实采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产出的鲜天麻个大肥厚,完整饱满,色黄白,加工后断面明亮,质坚实,体现有野生天麻的性状。经高效液相监测,天麻素含量为0.301mg/ml,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依据现有的箱培法、坑培法、半坑培法和堆培法所制定的天麻素含量为0.20mg/ml的标准。产量高于或等于现有栽培方式。充分利用林地及林木废弃资源、对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领域,具体涉及药用植物天麻的栽培。
技术介绍
天麻是我国的药用价值极高的中药,主治惊风抽搐、面肌痉挛等症,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作为二千一百多年药物历史的上品,随着医药工业的快速发展,天麻的市场需求量将逐年增加。据国家医药局统计,国内市场每年需干品天麻75万千克左右,而我国年产量只有50万千克左右,与实际需求量有较大缺口。因此,近年来,天麻价格一直看长,2008年价格,每千克干品价格为160元。2010年优质野生干品价格已经涨到500元。天麻又名赤箭、定风草、离母、白龙皮、明天麻,为多年生草本,既无根,又无绿叶,·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自养,只能与白蘑菇科蜜环菌共生,一生中除了箭麻抽茎、开花、结实的60 70天在地表上生长发育外,其余全部生长发育都是在地表以下进行的。天麻不同时期分别为为原球茎、营养繁殖茎、米麻、白麻以及箭麻。天麻从种子萌发到新种子形成一般需要3 4年的时间。种子无胚乳,天麻形成完全依赖于浸入体内的蜜环菌菌丝提供营养,没有活的蜜环菌菌丝天麻是无法生存。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箱培法、坑培法、半坑培法和堆培法,由人为控制栽培条件,以满足天麻生长发育的需要。由于过多人为因素的影响,天麻药材失去了原有的野生性状,降低其药用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现有的天麻生产箱培法、坑培法、半坑培法和堆培法,存在的过多人为因素的影响,天麻药材失去了原有的野生性状,降低其药用品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选择适宜地理位置及环境条件选年均温4. 2 °C、一月平均气温-18 °C、7月平均气温21 °C、生长期大气湿度40-70%的地域,环境位置选择的阔叶或阔针叶混交林地中含有丰富的腐殖质,疏松、排水保湿性能好、半阴半阳的缓坡林间地块。2、作苗床在林间空地,根据地形地貌,顺山作宽70 90cm、深3 5cm的半地下床,作床时将腐质土翻于作业道上打碎备用。3、播种5月中旬(15 20日)进行。在经步骤2完成的苗床床底先撒一层经过浸泡12 24小时的柞树叶,然后把已催芽的种子均匀撒播在树叶上,上面摆上长10 15cm,粗4 8cm的硬杂木(昨木、桦木、榆木、水曲柳等)棒,间距2 3cm。在木棒间按3袋/m2定点放置密环菌,再撒一层盖枝,然后覆3 5cm的土,盖上一层树叶保湿。4、移载将步骤3播种后的第二年春季得米麻在4月中、下旬(15 30日)移栽至同步骤2方法所整理出的苗床上,移栽前,底铺一层经过半腐熟的树叶,然后摆上长10 15cm,粗4 8cm的硬杂木(柞木或桦木或榆木或曲柳)棒,木棒间距2 3cm,在木棒间摆上已经培养好的密环菌菌枝,在木棒之间和两侧摆上麻栽,用栽量根据麻栽的大小而定,每个麻栽附近放密环菌的三级菌种15-20g,再用土填缝隙,撒上树枝,覆3 5cm的土,盖上一层树叶保湿。5、田间管理浇水拔草天麻、密环菌的生长都要求有较高的湿度,一般栽麻后要注意经常浇水,保持床内菌材、培养料湿度控制在含水量为50 6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 80%间。床面有草就拔,调节床内温度在10 28°C,保持土壤湿度在50 65%,有积水及时排除。6、采收播种后第二年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起收天麻,此时起收的天麻获得的是种栽。 播种后第三年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起收天麻,获得的是商品大白麻和箭麻。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经在吉林省长白山脉大椅山实际种植结果,所产出的鲜天麻个大肥厚,完整饱满,色黄白,加工后断面明亮,质坚实,体现有野生天麻的性状。经高效液相检测,天麻素含量为0. 301mg/ml,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依据现有的箱培法、坑培法、半坑培法和堆培法所制定的天麻素含量为0. 20mg/ml的标准。产量高于或等于现有栽培方式。同时具有充分利用林地及林木废弃资源、不施用农药,不会污染当地土壤、水质、大气环境,保持了生态环境的优化和产品的绿化,避免了良种中有害成份的残留。采用的培养料为风化沙,取用不破坏植被,不会造成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附图说明附图为经高效液相检测图谱。具体实施例方式同
技术实现思路
。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适宜地理位置及环境条件 选年均温4. 2°C、一月平均气温-18°C、7月平均气温21°C、生长期大气湿度40-70 %的地域,环境位置选择的阔叶或阔针叶混交林地中含有丰富的腐殖质,疏松、排水保湿性能好、半阴半阳的缓坡林间地块; (2)作苗床 在林间空地,根据地形地貌,顺山作宽70 90cm、深3 5cm的半地下床,作床时将腐质土翻于作业道上打碎备用; (3)播种 .5月中旬进行。在经步骤2完成的苗床床底先撒一层经过浸泡12 24小时的柞树叶,然后把已催芽的种子均匀撒播在树叶上,上面摆上长10 15cm、粗4 8cm的硬杂木棒,棒间距2 3cm,在木棒间按3袋/m2定点放置密环菌,再撒一层盖枝,然后覆3 5cm的土,盖上一层树叶保湿; (4)移载 将步骤(3)播种后的第二年春季得米麻,将米麻在4月中、下旬移栽至同步骤(2)方法所整理出的苗床上,移栽前,底铺一层经过半腐熟的树叶,然后摆上长10 15cm,粗4 8cm的硬杂木棒,木棒间距2 3cm,在木棒间摆上已经培养好的密环菌菌枝,在木棒之间和两侧摆上麻栽,用栽量根据麻栽的大小而定,每个麻栽附近放密环菌的三级菌种15-20g,然后用土填好缝隙,撒上树枝,覆3 5cm的土,盖上一层树叶保湿; (5)田间管理 浇水拔草,天麻、密环菌的生长都要求有较高的湿度,一般栽麻后要注意经常浇水,保持床内菌材、培养料湿度控制在含水量为50 60 %,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 80 %间,床面有草就拔,调节床内温度在10 28°C,保持土壤湿度在50 65%,有积水及时排除; (6)米收 播种后第二年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起收天麻,此时起收的天麻获得的是种栽,播种后第三年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起收天麻,获得的是商品大白麻和箭麻。全文摘要,属于农业技术,克服现有的天麻生产箱培法、坑培法、半坑培法和堆培法,存在的过多人为因素的影响,天麻药材失去了原有的野生性状,降低其药用品质的不足。括以下步骤选择适宜地理位置及环境条件、作苗床、播种、移载和田间管理、果实采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产出的鲜天麻个大肥厚,完整饱满,色黄白,加工后断面明亮,质坚实,体现有野生天麻的性状。经高效液相监测,天麻素含量为0.301mg/ml,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依据现有的箱培法、坑培法、半坑培法和堆培法所制定的天麻素含量为0.20mg/ml的标准。产量高于或等于现有栽培方式。充分利用林地及林木废弃资源、对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文档编号A01G1/00GK102783325SQ20111012632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7日专利技术者付晓霞, 周长霞, 尹春梅, 所美群, 王佰平, 王文艳, 高明辉 申请人:吉林农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天麻林下仿生有机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适宜地理位置及环境条件选年均温4.2℃、一月平均气温?18℃、7月平均气温21℃、生长期大气湿度40?70%的地域,环境位置选择的阔叶或阔针叶混交林地中含有丰富的腐殖质,疏松、排水保湿性能好、半阴半阳的缓坡林间地块;(2)作苗床在林间空地,根据地形地貌,顺山作宽70~90cm、深3~5cm的半地下床,作床时将腐质土翻于作业道上打碎备用;(3)播种5月中旬进行。在经步骤2完成的苗床床底先撒一层经过浸泡12~24小时的柞树叶,然后把已催芽的种子均匀撒播在树叶上,上面摆上长10~15cm、粗4~8cm的硬杂木棒,棒间距2~3cm,在木棒间按3袋/m2定点放置密环菌,再撒一层盖枝,然后覆3~5cm的土,盖上一层树叶保湿;(4)移载将步骤(3)播种后的第二年春季得米麻,将米麻在4月中、下旬移栽至同步骤(2)方法所整理出的苗床上,移栽前,底铺一层经过半腐熟的树叶,然后摆上长10~15cm,粗4~8cm的硬杂木棒,木棒间距2~3cm,在木棒间摆上已经培养好的密环菌菌枝,在木棒之间和两侧摆上麻栽,用栽量根据麻栽的大小而定,每个麻栽附近放密环菌的三级菌种15?20g,然后用土填好缝隙,撒上树枝,覆3~5cm的土,盖上一层树叶保湿;(5)田间管理浇水拔草,天麻、密环菌的生长都要求有较高的湿度,一般栽麻后要注意经常浇水,保持床内菌材、培养料湿度控制在含水量为50~60%,空气相对湿度 控制在70~80%间,床面有草就拔,调节床内温度在10~28℃,保持土壤湿度在50~65%,有积水及时排除;(6)采收播种后第二年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起收天麻,此时起收的天麻获得的是种栽,播种后第三年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起收天麻,获得的是商品大白麻和箭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春梅周长霞高明辉所美群王文艳付晓霞王佰平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