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鸿专利>正文

新型泪道扩张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89508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8 1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泪道扩张支架,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由硅胶管1、网状钛金属层2和尼龙线3构成。其特征是:硅胶管1为一锥状长软管,硅胶管1的内部衬有网状钛金属层2,硅胶管1的外表面设有多个小孔4,用于药物和气体向外渗透,尼龙线3与硅胶管1的锥尖相连接,用于导引支架,并使之逐步深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扩张泪道过程中,可同时将药物和气体渗入泪道,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疗效安全可靠,且术后面部不留瘢痕,复发率低,是一种理想的泪道扩张支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扩张泪道过程中,可同时将药物和气体渗入泪道,术后面部不留瘢痕的新型泪道扩张支架
技术介绍
泪道阻塞导致的溢泪症是一种眼科常见病,病因多见于先天性泪道阻塞、鼻泪管狭窄或梗阻、慢性泪囊炎等。目前,对于泪道阻塞的治疗方法,大多采用泪道冲洗、激光疏通、泪道置管、泪囊鼻腔吻合术等,这些治疗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都伴有各种不足之处,例如术后遗留面部瘢痕、易复发、手术操作困难、义管脱落、仪器设备价格昂贵等,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条件的不足,提供一种在扩张泪道过程中,可同时将药物和气体渗入泪道,术后面部不留瘢痕的新型泪道扩张支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该新型泪道扩张支架,由硅胶管、网状钛金属层和尼龙线构成,硅胶管为一锥状长软管,硅胶管的内部衬有网状钛金属 层,硅胶管的外表面设有多个小孔,用于药物和气体向外渗透,尼龙线与硅胶管的锥尖相连接,用于导引支架,并使之逐步深入。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扩张泪道过程中,可同时将药物和气体渗入泪道,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疗效安全可靠,且术后面部不留瘢痕,复发率低,是一种理想的泪道扩张支架。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参照附图1,I、硅胶管,2、网状钛金属层,3、尼龙线,4、小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由硅胶管I、网状钛金属层2和尼龙线3构成,硅胶管I为一锥状长软管,硅胶管I的内部衬有网状钛金属层2,硅胶管I的外表面设有多个小孔4,尼龙线3与硅胶管I的锥尖相连接。使用本技术时,先将尼龙线3穿过泪道,然后用尼龙线牵引硅胶管1,使之逐步深入,如果在扩张泪道的同时需要向泪道中注入气体或药物,被注入的气体或药物则沿小孔4渗透至泪道周壁。权利要求12. 一种新型泪道扩张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新型泪道扩张支架,由硅胶管(I)、网状钛金属层(2)和尼龙线(3)构成,硅胶管(I)为一锥状长软管,硅胶管(I)的内部衬有网状钛金属层(2),硅胶管(I)的外表面设有多个小孔(4),尼龙线(3)与硅胶管(I)的锥尖相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泪道扩张支架,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由硅胶管1、网状钛金属层2和尼龙线3构成。其特征是硅胶管1为一锥状长软管,硅胶管1的内部衬有网状钛金属层2,硅胶管1的外表面设有多个小孔4,用于药物和气体向外渗透,尼龙线3与硅胶管1的锥尖相连接,用于导引支架,并使之逐步深入。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扩张泪道过程中,可同时将药物和气体渗入泪道,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疗效安全可靠,且术后面部不留瘢痕,复发率低,是一种理想的泪道扩张支架。文档编号A61M29/02GK202526393SQ20122006500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9日专利技术者朱鸿 申请人:朱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泪道扩张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新型泪道扩张支架,由硅胶管(1)、网状钛金属层(2)和尼龙线(3)构成,硅胶管(1)为一锥状长软管,硅胶管(1)的内部衬有网状钛金属层(2),硅胶管(1)的外表面设有多个小孔(4),尼龙线(3)与硅胶管(1)的锥尖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鸿
申请(专利权)人:朱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