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仁和专利>正文

超稳态高效连续轧制带肋钢筋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8457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轧带肋钢筋轧机,该轧机是在传动系统的对称式行星差速器(10)的两侧的支承框架(5)、(7)上,都置有由一架立式轧辊和一架水平轧辊组成的轧机机组。该轧机可与放线器、卷线器配套组成超稳态高效连续轧制冷轧带肋钢筋连轧机生产线,实现了多架次轧机超稳态高效连续轧制堆拉率为零的突破,可轧制Φ12mm以下各种规格的两面纹的带肋钢筋。(*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金属轧制设备,具体为一种超稳态高效连续轧制冷轧带肋钢筋轧机。至目前为止,已经公开了的生产冷轧带肋钢筋或使用的设备与工艺,可分为拉拔设备和连轧设备。对于拉拔设备例如CN1045040A和CN1042852A,是由4架或2架Y型拉模辊和2-3拉丝机组成的轧机,产品的加工是通过拉丝机对轧件实施动力牵引,轧件经Y型拉模辊完成变形过程的同时在连轧件表面上被动刻上螺纹,由于轧件张力过大,变径压缩比低,产品表面硬化程度高,综合机械性能差;而连轧设备一般由2架或4架轧机,轧辊有Y型或水平辊(例如CN2057119U),是通过轧辊自身旋转对轧件产生压力并发生塑性变形而达到加工的目的,由于动力装置及传动系统复杂,设备造价高,占地面积大,上述二类加工设备,其稳态连续的实施手段仍然是采用多台调速电机建立维持“秒流量绝对相等”或近似相等的工艺参数,“秒流量绝对相等”是一种动态过程,由于机械惯量大,响应速度慢,按传统方式建立流量工艺参数,再进行监控调整,很难达到稳态轧制过程,因此难以保证工艺正常进行,轧件易出现堆拉,产成品率和有效作业率低,即使利用现代微电子技术手段也难以达到理想状态。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紧凑,性能更好,秒流量可随机自控,在微张力控制下的堆拉率为零的超稳态高效连续轧制冷轧带肋钢筋轧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在传动系统的对称式行星差速器的左右两侧的支承框架上各置有一组轧机机组,每一组轧机机组均是由一架立式轧辊和一架水平轧辊组成,每组轧机机组的一个水平轧辊与对称式行星差速器相连接。本技术具有的效果和优点是该轧机可与放线器、卷线器配套组成超稳态高效连续轧制冷轧带肋钢筋连轧机生产线,实现了在微张力控制下堆拉率为零的超稳态高效连续轧制技术突破,一机多能,可按ISO标准生产φ12mm以下各种规格的两面纹的带肋钢筋,产品合格率高,产成品率可达99%;轧辊使用寿命长,更换快捷,可实施动态同步调整;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配置一台交流电机,随意启动开关,耗电少,无污染;占地小,仅占12平方米,可随意搬迁移动;每套轧机年产量为5000-10000吨。以下结合附图并以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外型示意图图2本技术轧机机组的示意图图3本技术轧机机组的俯视放大图图4本技术轧机机组的主视放大图本技术是在机座3上置有的电动机1连接齿轮变速箱11,齿轮变速箱11又连接对称式行星差速器10,在对称武行星差速器10的两侧的支承框架5上和箱体4内以及支承框架7上和箱体9内,各置有一组轧机机组;每一组轧机机组均是由前部的一架立式轧辊和后部的一架水平轧辊组成,其前部的一架立式轧辊、是在其前端置有固定环12、其上具有外螺纹13和轴向中心圆孔的T形支架杆14上,依次置有压下调整螺母15、连接环16、滑块17、压下调整螺母15和滑块17用中间置有的推力轴承30支承,滑块17的两侧部分别通过连接肘节18和连接肘节29连接水平对应放置的三角形机架19和三角形机架28,三角形机架19、28与T形支架杆14之间又分别用主销21 、27轴接,三角形机架19上置有的轴承22和三角形机架28上置有的轴承分别支承着置于三角形机架19、28中其上具有立式轧辊24的辊轴23和其上具有立式轧辊25的辊轴26,通过T形支架杆14上置有的螺孔20,用螺栓将该架立式轧辊固定在支承框架5、7上;其后部的一架水平轧辊是在其后端置有固定环12′、具有外螺纹13′和轴向中心孔的T形支架杆14′上,依次置有压下调整螺母15′、连接环16′、滑块17′,压力调整螺母15′和滑块17′用中间置有的推力轴承30′支承。滑块17′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连接肘节18′和连接肘节29′连接上下对应放置的三角形机架19′和三角形机架28′,三角形机架19′、28′与T形支架杆14′之间分别用主销21′、17′轴接,三角形机架19′上置有的轴承22′和三角形机架28′上的轴承支承着置于三角形机架19′中其上具有水平上轧辊24′的辊轴23′和其上具有水平轧辊25′的辊轴26′,通过T形支架杆14′上置有的螺孔20′,用螺栓将该架水平轧辊固定在支承框架5、7上;置于支承框架5上和箱体4内的一组轧机机组中的水平上轧辊的辊轴23′的内侧端与对称式行星差速器10相连接,置于支承框架7上和箱体9内的一组轧机机组中的水平下轧辊的辊轴16′的内侧端与对称式行星差速器10相连接支承框架5上和支承框架7上分别置有导轮6和导轮8,在机座3上置有导轮2。齿轮变速箱11与电动机1的连接是通过万向接轴连接的,齿轮变速箱11与对称式行星差速器10主动轴的连接是通过一对联轴器直接对接的。支承框架5上和箱体4内置有的轧机机组中的水平上轧辊辊轴23′内侧端部与对称式行星差速器10的连接,是通过水平上轧辊辊轴13′内侧端部的轧辊花键31和万向接轴与对称式行星差速器10的半轴相连接的;支承框架7上和箱体9内置有轧机机组中的水平下轧辊辊轴26′的内侧端与对称式行星差速器10的连接,是通过水平下轧辊辊轴26′内侧端部的轧辊花键和万向接轴与对称式行星差速器10的半轴相连接的。本技术的轧机,如果在电动机的左侧配备上放线装置和卷线装置,就可以组成超稳态高效连续轧制冷轧带肋钢筋连轧机生产线。本技术在轧制带肋钢筋时,先将从放线器放开的相应材料经由导轮2进入右侧第一组轧机机组中的一架立式轧辊和一架水平轧辊,这时把齿轮变速箱11调至适当速度,利用对称式行星差速器10上的制动摇臂和内部制动系统将输入轧机的差速器动力半轴锁死,开启电动机1,与此同时用加力棒通过右侧轧机机组中的压力调整螺母17、 17′的插孔旋动螺母使轧件得到减径,先调整水平轧辊后调立式轧辊。然后松开锁死的半轴,再将减径的轧件通过导轮6和8穿入左侧的一组轧机机组轧辊的孔形内,按相同方式开启电动机,调整孔形对轧件进行刻肋,待产品轧件有一定长度时再关停电动机,把成品轧件端部固定到卷线器的卷线筒上,最后按相应产品的盘重重新开启电动机,就可以进行连续轧制,并完成冷轧带肋钢筋所需的放线除鳞、减径、刻肋、卷线全部加工工艺过程。本技术的秒流量动态随机自控传力系统是依靠轧件微张力与对称式行星差速器平衡作用实现的,实践证明本技术的轧机实现了多架次轧机集体传动连续轧制而堆拉率为零的突破。本轧机采用了2组4架次单辊传动结构或方式,即每组后架次水平轧辊中的一个轧辊传动,这在结构上省去了4个齿轮座,使轧件产生“搓轧效应”,并通过轧件微张力带动前架次立辊转动,由于2组轧机均为垂直交叉排列,其轧辊中心距极小,轧件稳定性极好;另一方面2组轧机前架立辊轧制力小,无旋转动力,实际上使每组立辊均变成了与之对应的水平轧辊轧机的变形导卫,这使传力机构大为简化。轧机机组的立一平2辊制代替了现有轧机中的Y型3辊制,可大幅度增加轧辊的孔形数量,从而提高了轧辊的使用寿命。权利要求1.一种超稳态高效连续轧制冷轧带肋钢筋轧机,其特征在于(1)、在机座(3)上置有的电动机(1)连接齿轮变速箱(11),齿轮变速箱(11)又连接对称式行星差速器(10),在对称式行星差速器(10)的两侧的支承框架(5)上和箱体(4)内以及支承框架(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稳态高效连续轧制冷轧带肋钢筋轧机,其特征在于:(1)、在机座(3)上置有的电动机(1)连接齿轮变速箱(11),齿轮变速箱(11)又连接对称式行星差速器(10),在对称式行星差速器(10)的两侧的支承框架(5)上和箱体(4)内以及支 承框架(7)上和箱体(9)内,各置有一组轧机机组;(2)、每一组轧机机组均是由前部的一架立式轧辊和后部的一架水平轧辊组成,其前部的一架立式轧辊是在其前端置有固定环(12)、其上具有外螺纹(13)和轴向中心圆孔的T形支架杆(14)上,依次 置有压下调整螺母(15)、连接环(16)、滑块(17),压下调整螺母(15)和滑块(17)用中间置有的推力轴承(30)支承,滑块(17)的两侧部分别通过连接肘节(18)和连接肘节(29)连接水平对应放置的三角形机架(19)和三角形机架(28),三角形机架(19)(28)与T形支架杆(14)之间又分别用主销(21)(27)轴接,三角形机架(19)上置有的轴承(22)和三角形机架(28)上置有的轴承,分别支承着置于三角形机架(19)(28)中其上具有立式轧辊(24)的辊轴(23)和其上具有立式轧辊(25)的辊轴(26),通过T形支架杆(14)上置有的螺孔(20),用螺栓将该架立式轧辊固定在支承框架(5)(7)上;其后部的一架水平轧辊是在其后端置有固定环(12′)、具有外螺纹(13′)和轴向中心圆孔的T形支架杆(14′)上,依次置有压下调整螺母(15′)、连接环(16′)、滑块(17′),压下调整螺母(15′)和滑块(17′)用中间置有的推力轴承(30′)支承,滑块(17′)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连接肘节(18′)和连接肘节(29′)连接上下对应放置的三角形机架(19′)和三角形机架(28′),三角形机架(19′)(28′)与T形支架杆(14′)之间分别用主销(21′)(27′)轴接,三角形机架(19′)上置有的轴承(22′)和三角形机架(28′)上的轴承支承着置于三角形机架(19′)中其上具有水平上轧辊(24′)的辊轴(23′)和其上具有水平下轧辊(25′)的辊轴(26′),通过T形支架杆(14′)上置有的螺孔(20′)用螺栓将该架水平轧辊固定在支承框架(5)(7)上;(3)、置于支承框架(5)上和箱体(4)内的一组轧 机机组中的水平上轧辊的辊轴(23′)的内侧端与对称式行星差速器(10)相连接,置于支承框架(7)上和箱体(9)内的一组轧机机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仁和
申请(专利权)人:夏仁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