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初沉池改造的生物交替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83395 阅读:4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7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由初沉池改造的生物交替池结构,包括:圆形辐流式初沉池本体,圆形辐流式初沉池本体包括主要由池壁围挡池底形成的池区,还包括:用于使池区中的活性污泥在厌氧或缺氧环境下保持悬浮状态的搅拌推流装置和用于使池区形成好氧环境的曝气装置;所述池区包括至少四组反应区,任一组所述反应区呈扇形,所述反应区设置为两两彼此相邻;所述搅拌推流装置和所述曝气装置分别接入所述至少四组反应区中。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由初沉池改造的生物交替池结构,可对原有大量污水处理厂中存在的初沉池进行再次改造利用,改造成本低;结构设置合理,可以根据水质情况进行多种工况的控制,且具备脱氮除磷的功能;处理效果稳定,易于实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ー种由初沉池改造的生物交替池结构
技术介绍
初沉池具有除去废水中悬浮性污染物的作用。废水经初沉池初沉处理后,约可去除悬浮物的50%、B0D的20%,按去除单位质量BOD或悬浮物计算,初沉池是经济上最为节省的浄化步骤,对于生活污水和悬浮物较高的エ业污水均可采用初沉池进行预处理。初沉池的主要作用如下。I、去除悬浮物,减轻后续处理设施的负荷。2、有些废水处理工艺系统将部分ニ沉池污泥回流至初沉池,发挥ニ沉池污泥的生物絮凝作用,以吸附更多细小颗粒悬浮物,提高初沉池的去除效率。现有的对初沉池的改造不但工程复杂,而且其在实际应用中就其处理工效的发挥及节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体现在I、传统的初沉池不具备生化处理的功用,例如不具备脱氮除磷的功能。2、为了保证有较好的生化处理效果,构筑物的占地面积通常都较大,土建费用高,若需要实现脱氮除磷的功能需要新增设新的池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ー种由初沉池改造的生物交替池结构,可对原有大量污水处理厂中存在的初沉池进行再次改造利用,改造成本低;结构设置合理,可以根据水质情况进行多种エ况的控制,且具备脱氮除磷的功能;处理效果稳定,易于实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ー种由初沉池改造的生物交替池结构,包括圆形辐流式初沉池本体,所述圆形辐流式初沉池本体包括主要由池壁围挡池底形成的池区,所述由初沉池改造的生物交替池结构还包括用于使所述池区中的活性污泥在厌氧或缺氧环境下保持悬浮状态的搅拌推流装置和用于使所述池区形成好氧环境的曝气装置;所述池区包括至少四组反应区,任一组所述反应区呈扇形,所述反应区设置为两两彼此相邻; 所述搅拌推流装置和所述曝气装置分别接入所述至少四组反应区中。优选的,所述反应区设置为等分对称布置的四组反应区,包括第一反应区第二反应区、第三反应区以及第四反应区,所述第一反应区和所述第四反应区的位置设置相对,所述第二反应区和所述第三反应区的位置设置相対。优选的,所述搅拌推流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反应区和所述第四反应区的两相对设置的所述池区的底部或所述第二反应区和所述第三反应区的两相对设置的所述池区的底部。优选的,所述曝气装置包括配气管、鼓风机以及多组微孔曝气盘,所述配气管的两端分别接连所述鼓风机和所述多组微孔曝气盘;所述多组微孔曝气盘分别平铺设置在所述反应区中的所述池底上,所述多组微孔曝气盘交错布置。优选的,所述配气管包括配气主管道和多组配气支管道,所述配气主管道与所述鼓风机设置连通,所述多组配气支管道与所述配气主管道设置连通并依次接入在所述多组微孔曝气盘上;所述配气主管道和所述配气支管道之间设置用于控制曝气量的第一空气调节阀;所述多组配气支管道之间设置用于控制曝气量的第二空气截止阀。优选的,所述第一空气调节阀设置为电动阀,所述第二空气截止阀设置为手动阀。优选的,所述由初沉池改造的生物交替池结构还包括进水和排泥装置以及在线检测装置,所述进水和排泥装置接入所述圆形辐流式初沉池本体的所述池区中,所述在线检测装置安装在所述池区内;所述进水和排泥装置包括分别接入所述池区的进水管道、污泥回流管道以及排泥管道。优选的,所述由初沉池改造的生物交替池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直径为20m,水深设置为4m ;所述池区的所述池底设置为水平。本技术实施例的由初沉池改造的生物交替池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圆形辐流式初沉池本体中设置多组反应区,并在相应的反应区中分别接入搅拌推流装置和曝气装置,通过在池内多组反应区中构建厌氧,缺氧和好氧エ况的交替及微生物的代谢,使污水得到初歩处理;该改良结构可对原有大量污水处理厂中存在的初沉池进行再次改造利用,改造成本低,且具备脱氮除磷的功能;结构设置合理,可以根据水质情况进行多种エ况的控制,处理效果稳定,易于实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由初沉池改造的生物交替池结构的如图2所示C-C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由初沉池改造的生物交替池结构的如图I所示D-D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由初沉池改造的生物交替池结构的エ况控制第一实施例的运行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由初沉池改造的生物交替池结构的エ况控制第二实施例的运行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由初沉池改造的生物交替池结构的エ况控制第三实施例的运行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由初沉池改造的生物交替池结构的エ况控制第四实施例的运行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地详细描述。 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ー种由初沉池改造的生物交替池结构,包括圆形辐流式初沉池本体I,所述圆形辐流式初沉池本体I包括主要由池壁112和池底114共同围挡形成的池区11,所述由初沉池改造的生物交替池结构还包括用于使所述池区11中的活性污泥在厌氧或缺氧环境下保持悬浮状态的搅拌推流装置2和用于使所述池区11形成好氧环境的曝气装置3 ;所述池区11包括至少四组反应区,所述反应区呈扇形,所述反应区设置为两两彼此相邻;所述搅拌推流装置2和所述曝气装置3分别接入在所述至少四组反应区中。结合參见图I、图2所示,分别为本技术ー种由初沉池改造的生物交替池结构的如图示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圆形辐流式初沉池本体I是圆柱状的中空容置结构,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直径设置为20m,其具有由池壁112和池底114共同围挡形成的池区11,水深设置为4m,通过在池区11中设置各项エ序对进水进行处理。本实施例中,池区11的池底114设置为水平,其作用是便于在该水平面上铺设曝气装置3的各构件,以使各反应区能够均匀的实施曝气エ序;同时,平整的水平面也利于曝气装置3的安装。池区11的截面呈圆形,设置为等分对称布置的四组反应区,包括第一反应区A、第ニ反应区B、第三反应区C以及第四反应区D。本实施例中,反应区以通过池区11中心的两相互垂直(水平和竖直)的分割线进行平均划分,其中,第一反应区A位于如图所示的左上部分区域,第二反应区B位于如图所示的右上部分区域,第三反应区C位于如图所示的左下部分区域,第四反应区D位于如图所示的右下部分区域。根据多组反应区的分布可知,每组反应区均呈扇形,两两彼此相邻,且大小设置相同,四组反应区的接合的整体构成圆柱形池区;本实施例中,第一反应区A和第四反应区D的位置设置相対,第二反应区B和第三反应区C的位置设置相対。设置多组反应区的作用是,在具体实施时,可根据进水水质的不同分区对不同反应区进行多エ况的处理流程。也就是说,避免圆形辐流式初沉池本体I的池区11中在同一时刻仅能提供単一エ况,使处理效率低下的弊端。搅拌推流装置2是用于使所述池区11中的活性污泥在厌氧或缺氧环境下保持悬浮状态的装置。本实施例中,搅拌推流装置2设置为两台,且对称布置。具体实施时,搅拌推流装置2可以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初沉池改造的生物交替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辐流式初沉池本体(1),所述圆形辐流式初沉池本体(1)包括主要由池壁(112)围挡池底(114)形成的池区(11),所述由初沉池改造的生物交替池结构还包括:用于使所述池区(11)中的活性污泥在厌氧或缺氧环境下保持悬浮状态的搅拌推流装置(2)和用于使所述池区(11)形成好氧环境的曝气装置(3);所述池区(11)包括至少四组反应区,任一组所述反应区呈扇形,所述反应区设置为两两彼此相邻;所述搅拌推流装置(2)和所述曝气装置(3)分别接入所述至少四组反应区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君刘章富杨淑芳李文科吕英俊张卿邹高龙闫智涛龚水青郝晓龙吴平胜黄晓丹席世义杨昌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