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具,其中,该吊具包括长度可调节的主体,主体具有第一吊装孔(12a)和第二吊装孔(23a),第一吊装孔位于主体的中部,第二吊装孔位于主体的两端且相对于第一吊装孔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吊具,其中,该吊具包括主架(10)和分别连接于主架两侧的侧架(20),主架和/或侧架的长度可调节,主架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吊装孔(12a),每个侧架具有第二吊装孔(23a),第二吊装孔位于侧架的两端且相对于侧架的中部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所述吊具的起重机。通过上述方案,吊具的长度和/或宽度可调,从而可以改变第二吊装孔之间的距离,以吊装不同尺寸的重物。(*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起吊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吊具和包括该吊具的起重机。
技术介绍
吊具是起重机械中起吊重物的装置,起重机械中最常用的吊具是吊钩,但由于重物形状的多样性,往往在起吊时需要在吊钩上安装专门用于某种形状的重物的吊具。因此,当起吊其他形状(即长度、宽度改变)的重物时,需要将上述专 门的吊具拆卸并在吊钩上安装其他的匹配形状的专门吊具。由于需要频繁更换专门吊具,费时费力,导致起吊作业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吊具,该吊具能够调节长度和/或宽度,从而调节吊装孔之间的距离,适于起吊各种不同形状的重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吊具,其中,该吊具包括长度可调节的主体,所述主体具有第一吊装孔和第二吊装孔,所述第一吊装孔位于所述主体的中部,所述第二吊装孔位于所述主体的两端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吊装孔对称设置。优选地,所述主体包括中间杆和套设在所述中间杆两侧的吊杆,所述中间杆和所述吊杆中的一者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装配孔,所述中间杆和所述吊杆中的另一者具有安装孔,所述中间杆和所述吊杆通过穿过对准的装配孔和所述安装孔的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吊装孔位于所述中间杆的中部。优选地,所述中间杆为空心结构,所述吊杆套设在所述中间杆内。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吊具,其中,该吊具包括主架和分别连接于所述主架两侧的侧架,所述主架和/或侧架的长度可调节,所述主架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吊装孔,每个侧架具有第二吊装孔,所述第二吊装孔位于所述侧架的两端且相对于所述侧架的中部对称设置。优选地,所述主架包括长度可调节的主架主体,所述主架主体包括主架中间杆和套设在所述主架中间杆两侧的主架吊杆,所述主架中间杆和所述主架吊杆中的一者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一装配孔,所述主架中间杆和所述主架吊杆中的另一者具有第一安装孔,所述主架中间杆和所述主架吊杆通过穿过对准的第一装配孔和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吊装孔位于所述主架中间杆的中部;并且/或者,所述侧架包括长度可调节的侧架主体,所述侧架主体包括侧架中间杆和套设在所述侧架中间杆两侧的侧架吊杆,所述侧架中间杆和所述侧架吊杆中的一者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二装配孔,所述侧架中间杆和所述侧架吊杆中的另一者具有第二安装孔,所述侧架中间杆和所述侧架吊杆通过穿过对准的第二装配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的第二连接件连接。优选地,所述主架中间杆为空心结构,所述主架吊杆套设在所述主架中间杆内;并且/或者所述侧架中间杆为空心结构,所述侧架吊杆套设在所述侧架中间杆内。优选地,所述主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侧架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主架和所述侧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中的一者包括第一紧固孔,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中的另一者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耳板,该两个耳板上设置有对准的第二紧固孔,所述主架和所述侧架通过穿过所述第一紧固孔和所述第二紧固孔的第三连接件连接。优选地,所述主架和所述侧架彼此垂 直设置。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起重机,该起重机包括吊具,其中,所述吊具为本技术的吊具。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吊具的长度和/或宽度可调,从而可以改变第二吊装孔之间的距离,以吊装不同尺寸的重物。另外,通过第一吊装孔可以将吊具安装到标准的吊钩上或直接安装到起重机械上。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I至图3是说明本技术的吊具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I为主视图,图2为俯视图,图3为侧视图;图4和图5分别是图I中主架中间杆的主视图和横截面视图;图6和图7分别是图I中主架吊杆的主视图和俯视局部剖视图;图8和图9分别是图I中侧架中间杆的主视图和横截面视图;图10是说明图I中侧架吊杆的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 :主架 11 :主架主体12:主架中间杆 12a:第一吊装孔 12b :第一装配孔13:主架吊杆 13a:第一安装孔 13b :耳板 13c :第二紧固孔20 :侧架 21 :侧架主体22:侧架中间杆 22a:第二装配孔 22b :第一紧固孔23:侧架吊杆 23a:第二吊装孔 23b :第二安装孔30 :第一连接件 40 :第二连接件 50 :第三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吊具,其中,该吊具包括长度可调节的主体,所述主体具有第一吊装孔12a和第二吊装孔23a,所述连第一吊装孔12a位于所述主体的中部,所述第二吊装孔23a位于所述主体的两端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吊装孔12a对称设置。通过调节主体的长度,可以改变第二吊装孔23a之间的距离,以吊装不同尺寸的重物。另外,通过第一吊装孔12a可以将所述吊具安装到标准的吊钩上或直接安装到起重机械上。其中,主体可以具有各种适当的结构,只要能够调节长度即可。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可以包括中间杆和套设在所述中间杆两侧的吊杆,所述中间杆和所述吊杆中的一者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装配孔,所述中间杆和所述吊杆中的另一者具有安装孔,所述中间杆和所述吊杆通过穿过对准的装配孔和所述安装孔的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吊装孔12a位于所述中间杆的中部。通过选择不同的装配孔与安装孔对准,然后使用连接件连接,可以方便地调节主体的长度。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孔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在具有多个安装孔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多个装配孔与相应数量的安装孔对准并通过连接件连接,从而获得多点稳定连接。另外,为便于设置第一吊装孔12a,可以在中间杆的中部设置凸耳并将第一吊装孔12a设置在凸耳上。另外,优选地,所述中间杆可以为空心结构,所述吊杆套设在所述中间杆内,以免中间杆的第一吊装孔12a干涉吊杆和中间杆的套设。上述吊具可以形成为各种具体形状、结构和尺寸。例如,可以形成为下文所述的主架10和侧架2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吊具,其中,该吊具包括主架10和分别连接于所述主架10两侧的侧架20,所述主架10和/或侧架20的长度可调节,所述主架10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吊装孔12a,每个侧架20具有第二吊装孔23a,所述第二吊装孔23a位于所述侧架20的两端且相对于所述侧架20的中部对称设置。在所述吊具中,主架10跨接在两个侧架20之间,主架10和/或侧架20的长度可调,相当于使得吊具的长度和/或宽度可调,也就是使同一侧架20上的第二吊装孔23a之间的距离或者两个侧架20上的对应的第二吊装孔23a之间的距离可调,以适于起吊不同尺寸的重物。另外,通过第一吊装孔12a可以将所述吊具安装到标准的吊钩上或直接安装到起重机械上。其中,主架10和/或侧架20可以具有各种适当的结构,只要能够调节长度即可。在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吊具,其特征在于,该吊具包括长度可调节的主体,所述主体具有第一吊装孔(12a)和第二吊装孔(23a),所述第一吊装孔(12a)位于所述主体的中部,所述第二吊装孔(23a)位于所述主体的两端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吊装孔(12a)对称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红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