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室即配瓶盖及瓶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82844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6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室即配瓶盖,包括一个瓶盖体,所述瓶盖体为上部开口、下部封闭的圆筒结构,瓶盖体中设有一个附属瓶体,附属瓶体上设有环形盖,瓶盖体内的底部设有切割装置和顶开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还公开了使用该瓶盖的瓶子。包装时,瓶盖拧紧后,将附属瓶体倒立旋入瓶盖内。用药时,通过环形盖将附属瓶体旋入瓶盖内,圆筒底部的切割片将附属瓶体底部割破,其中的物质流出;附属瓶体瓶壁通过挤压凸块将瓶盖底部顶开,附属瓶体内的物质流入主瓶体内与其内的物质混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携带、配比易掌握、储运安全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瓶盖及瓶子,尤其是一种用于盛放两种不同物质的双室即配瓶盖及瓶子
技术介绍
目前,有些物质(例如药品、卫生用品等)存放时需要分开放置,但是在使用需要把这两种不同的物质混合在一起才能起到相应效果,比如二氧化氯稳定液和活化剂分别装于两个瓶子中。平时这两种物质不能相接触,必须使用两个不同的包装瓶/盒/袋分别来盛放药物,使用时,再混合在一起。易造成携带及使用不方便,配比不易掌握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携带、配比易掌握、储运安全的双室即配瓶盖及瓶子。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室即配瓶盖,包括一个瓶盖体,所述瓶盖体为上部开口、下部封闭的圆筒结构,瓶盖体中设有一个附属瓶体,附属瓶体上设有环形盖,瓶盖体内的底部设有切割装置和顶开装置。所述瓶盖体的圆筒内壁上设有一级台阶,台阶下部的圆筒内壁上设有螺纹,圆筒内台阶上部的内径大于台阶下部的直径,圆筒内底部设有切割装置和顶开装置。所述切割装置为设置于瓶盖体内底部至少一个与底部垂直的切割片,所述切割片的上端呈刃状;所述切割片与附属瓶体底部的密封片相对应。所述顶开装置为设置在瓶盖体内底部至少一个凸块,凸块与附属瓶体的瓶壁相对应,所述凸块周围设有扇形沟槽。所述扇形沟槽设置于瓶盖体内部底部上,或者瓶盖体外部的底部上。所述附属瓶体外圆周上中部设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上部设有若干纵向分布在附属瓶体外圆周上的凸棱,环形凸台下部设有与瓶盖体的圆筒内壁的螺纹相配合的螺纹。所述环形盖套在附属瓶体上,环形盖内壁上设有若干与所述附属瓶体上的凸棱相配合的通槽,所述环形盖内径小于所述附属瓶体的环形凸台的直径,大于环形凸台上部附属瓶体的外径。所述环形盖的外径与瓶盖体上端面直径相等。所述环形盖的外圆周上设有防滑纹。一种与所述双室即配瓶盖相配合的瓶子,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盖为所述的双室即配瓶盖,所述双室即配瓶盖通过瓶盖体外部的螺纹旋于瓶体的瓶口中。本技术采用将装有第一种需要混合的物质的瓶体外部接有一个装有第二种需要混合的物质的密封附属瓶体,附属瓶体的瓶口与瓶体的瓶口通过所述的瓶盖体连接,瓶盖体盖底部设有切割装置和顶开装置。附属瓶体外部设有环形盖,环形盖方便将附属瓶体旋入瓶盖体中,切割装置将附属瓶体底部的密封片划开,造成附属瓶体中的物质流出,以及附属瓶体的瓶壁挤压顶开装置,使瓶盖体底部裂开,使两种物质混合。包装时,先将瓶体内盛放好第一种物质,将瓶盖体在瓶体上拧紧后,再将盛有第二种物质并通过易破碎密封片密封好的附属瓶体倒立旋入瓶盖体内,同时将环形盖套在附属瓶体外壁上。使用时,通过环形盖将附属瓶体旋入瓶盖体内,在附属瓶体旋转过程中,圆筒底部的切割片将附属瓶体的封口割破,其中的物质流出;同时附属瓶体的瓶壁通过压迫瓶盖底部的凸块,由于凸块周围的瓶盖体底部设有扇形沟槽,可以较为轻松地将瓶盖体的底部沿扇形沟槽顶开,第二种物质流入瓶体内,实现两种物质的自动混合。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携带、配比易掌握、储运安全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双室即配瓶盖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双室即配瓶盖与瓶体配合使用结构示意图;图3是瓶盖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附属瓶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环形盖结构示意图;其中I.瓶体,2.瓶盖体,3.附属瓶体,4.环形凸台,5.台阶,6.凸棱,7.螺纹,8.通槽,9.环形盖,10.防滑纹,11.切割片,12.凸块,13.圆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图5中,一种双室即配瓶盖,包括一个瓶盖体2,所述瓶盖体2为上部开口、下部封闭的圆筒结构,瓶盖体2中设有一个附属瓶体3,附属瓶体3上套有环形盖9,瓶盖体I内的底部设有切割装置和顶开装置。所述瓶盖体2的圆筒13内壁上设有一级台阶5,台阶5下部的圆筒13内壁上设有螺纹7,圆筒13内台阶2上部的内径大于台阶2下部的直径,圆筒13内底部设有切割装置和顶开装置。所述切割装置为设置于瓶盖体2内底部的一个与底部垂直的切割11片,所述切割片11的上端呈刃状;所述切割片11与附属瓶体3底部的密封片相对应。所述顶开装置为设置在瓶盖体2内底部的一个凸块12,凸块12与附属瓶体3的瓶壁相对应,所述凸块12周围设有扇形沟槽。所述扇形沟槽设置于瓶盖体2内部底部上,或者瓶盖体2外部的底部上。所述附属瓶体3外圆周上中部设有环形凸台4,环形凸台4上部设有若干纵向分布在附属瓶体3外圆周上的凸棱6,环形凸台4下部设有与瓶盖体2的圆筒内壁的螺纹7相配合的螺纹。环形盖9套在附属瓶体3上,所述环形盖9内壁上设有若干与所述附属瓶体3上的凸棱6相配合的通槽8,所述环形盖9内径小于所述附属瓶体3的环形凸台4的直径,大于环形凸台4上部附属瓶体3的外径。所述环形盖9的外径与瓶盖体2上端面直径相等。所述环形盖9的外圆周上设有防滑纹10。与所述双室即配瓶盖相配合的瓶子,包括瓶体I和瓶盖,所述瓶盖为所述的双室即配瓶盖,所述双室即配瓶盖通过瓶盖体2外部的螺纹旋于瓶体I的瓶口中。本技术采用将装有第一种需要混合的物质的瓶体I外部接有一个装有第二种需要混合的物质的密封附属瓶体3,附属瓶体3的瓶口与瓶体I的瓶口通过所述的瓶盖体 2连接,瓶盖体2盖底部设有切割装置和顶开装置。附属瓶体3外部设有环形盖9,环形盖9便于将附属瓶体3旋入瓶盖体I中,切割装置将附属瓶体3底部的密封片划开,造成附属瓶体3中的物质流出,以及附属瓶体3的瓶壁挤压顶开装置,使瓶盖体2底部裂开,使两种物质混合。包装时,先将瓶体I内盛放好第一种物质,将瓶盖体2在瓶体I上拧紧后,再将盛有第二种物质并通过易破碎密封片密封好的附属瓶体3倒立旋入瓶盖体I内,同时将环形盖9套在附属瓶体3外壁上。使用时,通过环形盖9将附属瓶体3旋入瓶盖体4内,在附属瓶体3旋转过程中,圆筒13底部的切割片11将附属瓶体3的封口割破,其中的物质流出;同时附属瓶体3的瓶壁通过压迫瓶盖体3底部的凸块12,由于凸块12周围的瓶盖体2底部设有扇形沟槽,可以较为轻松地将瓶盖体2的底部沿扇形沟槽顶开,第二种物质流入瓶体内,实现两种物质的自动混合。本技术中瓶体I和附属瓶体3也可以是桶体或盒体或其他包装形式,只要具有上述在一个包装容器上同时设置另外一个独立的包装容器,两者中的液体或粉末或固体可以通过外力混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双室即配瓶盖,其特征是包括一个瓶盖体,所述瓶盖体为上部开口、下部封闭的圆筒结构,瓶盖体中设有一个附属瓶体,附属瓶体上设有环形盖,瓶盖体内的底部设有切割装置和顶开装置。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室即配瓶盖,其特征是所述瓶盖体的圆筒内壁上设有一级台阶,台阶下部的圆筒内壁上设有螺纹,圆筒内台阶上部的内径大于台阶下部的直径,圆筒内底部设有切割装置和顶开装置。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双室即配瓶盖,其特征是所述切割装置为设置于瓶盖体内底部至少一个与底部垂直的切割片,所述切割片的上端呈刃状;所述切割片与附属瓶体底部的密封片相对应。4.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双室即配瓶盖,其特征是所述顶开装置为设置在瓶盖体内底部至少一个凸块,凸块与附属瓶体的瓶壁相对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室即配瓶盖,其特征是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室即配瓶盖,其特征是:包括一个瓶盖体,所述瓶盖体为上部开口、下部封闭的圆筒结构,瓶盖体中设有一个附属瓶体,附属瓶体上设有环形盖,瓶盖体内的底部设有切割装置和顶开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宇沣丁灵芝东野广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山大康诺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