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固定胶带,用于固定导管,包括:一薄膜基材,所述薄膜基材下表面设有一第一胶粘层,所述第一胶粘层外粘覆有一第一离型纸和一第二离型纸,所述薄膜基材上表面的中部两侧分别紧固有一钩毛粘钩面和一钩毛粘绒面的第一端,所述钩毛粘绒面的第二端与所述钩毛粘钩面粘合连接,所述钩毛粘绒面的中部开有一通孔。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医用固定胶带,实现了可对三通导管进行贴合度高固定效果牢靠的导管固定,且可对软质导管进行固定,不会产生对软质导管造成过度压迫从而破坏管壁的情况,确保输液管内的液体顺畅流通,进一步减少输液管内的流体阻力,同时具有简化临床护理操作,操作省时、省力,生产成本低得特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胶带,尤指一种医用固定胶带。
技术介绍
目前的输液用胶贴是全部粘于一块胶贴表层的隔离纸上,使用时医护人员将胶贴从胶贴纸表层的隔离纸上揭下,而后用于固定已插入病人血管内的输液枕头和/或与枕头相连接的输液管,如若操作者用手捏着从胶贴表层的隔离纸上揭下胶贴的一端,那么该端就会受到污染;如若操作者带着医用手套捏着从胶贴表层的隔离纸上揭下的胶贴一端,胶贴就会黏在操作者的手套上,不仅给操作者带来不便,且会造成物品的浪费,失去了双向防 护的作用。且只适用于常规硬质的直导管的固定,如导管为软导管时,常规固定胶带会对导管造成压迫,妨碍导管内的液体顺畅流通,甚至严重时会对导管造成损坏,从而污染管内环境,严重影响治疗造成不良后果;而当导管需要三通时,如采用常规的固定胶带进行固定,多通部会产生明显空隙,固定效果不佳,且由于与外界接触面较大,容易造成胶带内部导管的污染,从而影响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医用固定胶带,该医用固定胶带改变压紧、粘贴固定方式为夹固、全粘贴固定方式,本技术的医用固定胶带对输液管的紧固性能牢靠,且对输液管的挤压小,确保输液管内的液体顺畅流通,输液管环绕皮肤表面所需折弯固定的角度为平缓的钝角,进一步减少输液管内的流体阻力,同时可防止输液管的污染,简化临床护理操作,既省时、省力,又经济实惠,同时实现了可对三通导管进行贴合度高固定效果牢靠的导管固定,且对导管的挤压小,可对软质导管进行固定,不会产生对软质导管造成过度压迫从而破坏管壁的情况。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一种医用固定胶带,用于固定导管,包括一薄膜基材,所述薄膜基材下表面设有一第一胶粘层,所述第一胶粘层外粘覆有一第一离型纸和一第二离型纸,所述薄膜基材上表面的中部两侧分别紧固有一钩毛粘钩面和一钩毛粘绒面的第一端,所述钩毛粘绒面的第二端与所述钩毛粘钩面粘合连接,所述钩毛粘绒面的中部开有一通孔。上述通孔呈水滴型,所述通孔底部圆周与所述导管的支管管径向相适应。位于上述钩毛粘钩面和所述钩毛粘绒面第一端之间的薄膜基材上紧固有一支撑条。上述钩毛粘绒面的第二端形成复数个向外突出的撕拉部。上述第一离型纸和所述第二离型纸的长度大于所述薄膜基材的二分之一长度。上述第一离型纸和所述第二离型纸的长度大于所述薄膜基材的长度,并于所述第一离型纸和所述第二离型纸的二分之一处向外翻折。位于上述钩毛粘钩面和所述钩毛粘绒面第一端之间的薄膜基材上铺设有一第二胶粘层,所述第二胶粘层表面粘覆有一第三离型纸。上述第三离型纸折叠成双层并通过一侧面粘覆在所述第二胶粘层表面。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钩毛粘绒面开设通孔,使得三通管的支管能够从通孔中传出,使得固定胶带与导管固定部能够紧密贴合,从而不影响导管整体的固定。通孔呈水滴型从而允许部分支管管径较大的特殊型号导管也能够被牢固固定,增强了固定胶带的灵活性和可靠性。而支撑条的采用使得外部的压力转移到支撑条上,减少了外界对导管的压迫,从而即使固定的为软质导管,也不会产生由于外界压迫从而破坏管壁的情况,确实保证了医疗过程的安全有效进行。钩毛粘绒面的第二端形成两个向外突出的撕拉部,使得在撕 开钩毛粘绒面与钩毛粘钩面时,钩毛粘绒面受到的力更为均匀,从而不易破损。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医用固定胶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医用固定胶带固定导管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医用固定胶带下表面的第一离型纸、第二离型纸部分层叠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医用固定胶带下表面的第一离型纸、第二离型纸完全层叠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医用固定胶带实施例之一的带有第二胶粘层和第三离型纸的固定胶带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I、图2,本技术的一种医用固定胶带,用于固定导管6,呈两头大而中间小的葫芦状,包括一薄膜基材1,薄膜基材I上表面的中部两侧分别紧固有一钩毛粘钩面3和一钩毛粘绒面的第一端41,钩毛粘绒面的第二端42与钩毛粘钩面3粘合连接,钩毛粘绒面4的中部开有一通孔5。通孔5呈水滴型,通孔5底部圆周与导管的支管61管径向相适应。位于钩毛粘钩面3和钩毛粘绒面第一端41之间的薄膜基材I上紧固有一支撑条7。钩毛粘绒面的第二端42形成两个向外突出的撕拉部43。钩毛粘绒面4开设通孔5,使得导管6的支管61能够从通孔5中穿出,使得固定胶带与导管6固定部能够紧密贴合,从而不影响导管6整体的固定。通孔5呈水滴型从而允许部分支管61管径较大的特殊型号导管6也能够被牢固固定,增强了固定胶带的灵活性和可靠性。而支撑条7的采用使得外部的压力转移到支撑条7上,减少了外界对导管6的压迫,从而即使固定的为软质导管,也不会产生由于外界压迫从而破坏管壁的情况,确实保证了医疗过程的安全有效进行。钩毛粘绒面4的第二端42形成两个向外突出的撕拉部43,使得在撕开钩毛粘绒面4与钩毛粘钩面3时,钩毛粘绒面4受到的力更为均匀,从而不易破损。请参阅图3、图4,薄膜基材I下表面设有一第一胶粘层,第一胶粘层外粘覆有一第一离型纸21和一第二离型纸22,第一离型纸21和第二离型纸22的长度大于薄膜基材I的长度,并于第一离型纸21和第二离型纸22的二分之一处向外翻折。在第一离型纸21与第二离型纸22向外翻折部分平贴在该薄膜基材I底面时,即形成了图4中所示的状态。通过这样的结构,在黏贴胶带时,只需将固定胶带压覆在正确的位置,再向两边拉出第一离型纸21和第二离型纸22即可实现胶带的黏贴。大幅度提高了胶带黏贴的操作简易性,同时避免了由于操作而带来的第一胶粘层和覆着目标面的污染,保持其清洁度。请参阅图5,可在位于钩毛粘钩面3和钩毛粘绒面第一端41之间的薄膜基材I上铺设一第二胶粘层,第二胶粘层表面粘覆一第三离型纸8。第三离型纸8折叠成双层并通过一侧面81粘覆在第二胶粘层表面。通过第二胶粘层的采用,实现导管更加稳固地固定在胶带上,而第三离型纸8的采用防止了第二胶粘层表面的污染。以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医用固定胶带具体的粘贴操作方法, 请参见首先将医用固定胶带压覆于覆着目标面,然后自胶带的两边拉出第一离型纸21和第二离型纸22,使得胶带黏贴于覆着目标面,然后同时向上提拉两个撕拉部43,将钩毛粘绒面的第二端42与钩毛粘钩面3分离,将所要固定的导管主管62放置或粘固于钩毛粘钩面3与钩毛粘绒面第一端41之间,在将支管61从通孔5穿出后,再将钩毛粘绒面的第二端42与钩毛粘钩面3粘合,实现导管6在覆着面的固定。薄膜基材I在医用固定胶带可以使用的范围内,可以采用任意合适的薄膜,代表性地,可以采用具有柔软性的不会对皮肤等皮肤表面造成伤害的薄膜基材,如丙烯酸聚合物、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氨酯、聚酯聚醚和聚酰胺衍生物,其中以丙烯酸聚合物、聚乙烯较佳,作为上述更具体的形态,如水刺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聚胺酯无纺布、聚胺酯泡沫、聚乙烯泡沫、纸浆等。由于薄膜基材I的水蒸气透气性良好,由此被覆盖的皮肤的呼吸妨碍变少,且能够抑制皮肤的白化现象。作为构成上述的胶粘层的胶粘剂,在粘贴到皮肤表面可以使用的范围可以采用任意合适的胶粘剂,如天然橡胶类、合成橡胶类、聚丙烯酸类、有机硅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固定胶带,用于固定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薄膜基材,所述薄膜基材下表面设有一第一胶粘层,所述第一胶粘层外粘覆有一第一离型纸和一第二离型纸,所述薄膜基材上表面的中部两侧分别紧固有一钩毛粘钩面和一钩毛粘绒面的第一端,所述钩毛粘绒面的第二端与所述钩毛粘钩面粘合连接,所述钩毛粘绒面的中部开有一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海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名臣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