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的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77520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6 03:25
一种可折叠的婴儿车(10),具有:可折叠的婴儿车主体(20);可摆动的手柄(50);设在所述手柄上的滑动部件(60);以及从婴儿车主体(20)的扶手(26)上突出的突出部件(80)。滑动部件(60)可在限制手柄摆动的卡合位置与手柄可摆动的解除位置之间滑动。突出部件在展开时位于滑动部件的滑动路径外且滑动部件可滑动,在折叠时位于滑动部件的滑动路径内而对滑动部件的滑动进行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柄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摆动的折叠式婴儿车,尤其涉及一种可防止折叠时无意中的手柄摆动的婴儿车。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使婴幼儿朝向行进方向的前方而乘坐的婴儿车。此外,最近,已知如JP2005 — 096590A所公开的那样,具有侧视下可在向垂直轴的前方倾斜的第一位置(面对推位置)和向垂直轴的后方倾斜的第二位置(背面推位置)之间摆动的手柄的婴儿车也被广泛地应用。在这种婴儿车中,当手柄位于第二位置时,操作者(保护者)可以从婴幼儿的背面侧握住手柄,使婴幼儿朝向行进方向的前方而推婴儿车使其前进。另一方面,当手柄位于第一位置时,操作者可从与婴幼儿面对的前腿侧的位置握住手柄,一边观察婴幼儿的状态,一边使后腿侧成为行进方向的前方而推婴儿车使其前进。另外,现今使用的婴儿车基本上可折叠。如JP2005 - 096590A公开的婴儿车那样,很多的婴儿车构成为可使前腿和手柄在侧视下接近而折叠。由此,可减小折叠后的婴儿车前后方向的尺寸。在JP2005 - 096590A公开的婴儿车中,通过设在手柄上的可滑动的卡钩与设在婴儿车主体上的卡止突起相卡合,从而手柄就固定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即使在婴儿车已在前后方向上折叠的状态下,该卡钩也可相对于手柄滑动。因此,在误动作卡钩的情况下,手柄可从处于向前后方向折叠的状态的婴儿车主体上自由摆动。为了解决这种问题,JP2005 - 096590A中,在手柄的相对于婴儿车主体的枢装位置设有转动限制部,对手柄的摆动范围进行限制。另外,如JP2005 - 096590A的段落0011所公开的那样,尝试了在婴儿车主体上设有特别的部件、或将因其它目的而存在的部件的形状予以做大,以在折叠状态下与欲摆动的手柄抵接来限制手柄的摆动。如此作了各种尝试,只要能更可靠地防止折叠状态下手柄相对于婴儿车主体的摆动,即为优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考虑到这点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婴儿车,该婴儿车能可靠地防止折叠状态下手柄相对于婴儿车主体的摆动。本专利技术一技术方案的婴儿车,具有可从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折叠的婴儿车主体,该婴儿车主体具有框架部件、可转动地与所述框架部件连接的扶手、以及可转动地与所述扶手连接的前腿及后腿;手柄,该手柄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摆动地与所述婴儿车主体连接;滑动部件,该滑动部件设在所述手柄上,在与设在所述婴儿车主体上的卡合部卡合而对所述手柄的从所述第二位置的摆动进行限制的卡合位置、以及解除与所述卡合部的卡合而所述手柄可从所述第二位置摆动的解除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手柄可滑动;以及突出部件,该突出部件从所述扶手突出,在所述婴儿车主体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突出部件配置在所述滑动部件的从所述卡合位置至所述解除位置的移动路径外,该滑动部件可从所述卡合位置至所述解除位置移动,在所述手柄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在所述婴儿车主体被折叠且该婴儿车主体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突出部件配置在所述滑动部件的从所述卡合位置至所述解除位置的移动路径内,对所述滑动部件的从所述卡合位置至所述解除位置的移动进行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一技术方案的婴儿车中,所述突出部件设在所述扶手上的、夹着所述扶手和所述框架部件的转动中心在所述扶手的长度方向上与连接有所述前腿及后腿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位置。 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一技术方案的婴儿车中,所述突出部件具有板状部,该板状部在所述手柄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在所述婴儿车主体被折叠且该婴儿车主体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与位于所述卡合位置的所述滑动部件相对;以及肋部,该肋部与所述板状部连接。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一技术方案的婴儿车中,也可做成在所述手柄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在所述婴儿车主体被折叠且该婴儿车主体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板状部沿与所述滑动部件的从所述卡合位置向所述解除位置的移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在所述手柄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在所述婴儿车主体被折叠且该婴儿车主体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肋部与所述滑动部件的从所述卡合位置向所述解除位置的移动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一技术方案的婴儿车中,也可做成在所述手柄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上的状态下与所述手柄上的所述滑动部件卡合的所述卡合部,配置在所述婴儿车主体的所述框架部件上,在所述婴儿车主体的折叠动作中,所述手柄相对于所述框架部件的相对位置保持一定,且所述扶手相对于所述框架部件转动。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一技术方案的婴儿车中,也可做成所述婴儿车主体还具有连接支架,该连接支架可转动地分别与所述后腿及所述框架部件连接并连接所述后腿及所述框架部件,所述手柄,可以以与所述框架部件和所述连接支架的转动轴线相同的轴线为中心而在所述婴儿车主体上摆动。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一技术方案的婴儿车中,也可做成在所述婴儿车主体上还设有进一步卡合部,该进一步卡合部在所述手柄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能与所述滑动部件卡合,通过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手柄上的所述滑动部件与所述进一步卡合部卡合,对所述手柄的从所述第一位置的摆动进行限制,并且还对所述婴儿车主体的折叠动作进行限制。采用本专利技术,通过突出部件在折叠时对滑动部件的动作进行限制来防止滑动部件的误动作。因此,利用设在手柄上的滑动部件与设在婴儿车主体上的突出部件的构造上的卡合,能有效地防止折叠状态下手柄相对于婴儿车主体产生摆动的现象。附图说明图I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婴儿车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手柄配置在第二位置(背面推位置)的状态下的婴儿车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手柄配置在第一位置(面对推位置)的状态下的婴儿车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已在前后方向上折叠的状态的婴儿车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从图4的状态再在宽度方向上折叠的状态的婴儿车的主视图。图6是从宽度方向外侧表示包含手柄配置在第二位置的处于展开状态的婴儿车的扶手及框架部件在内的部分的局部立体图。图7是用于说明突出部件的作用的图,其是从宽度方向外侧表示包含婴儿车的扶手及框架部件在内的部分的侧视图。图8是表示处于折叠状态的婴儿车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 图8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婴儿车一实施方式的图。其中,图I 图5表不婴儿车的整体结构。如图I 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婴儿车10具有婴儿车主体20和可摆动地与婴儿车主体20连接的手柄50,婴儿车主体20具有框架部件26、可转动地与框架部件26连接的扶手28、以及可转动地与扶手28连接的前腿22和后腿24。另外,在婴儿车主体20的前腿22下端支承有可旋转的前轮23,在婴儿车主体20的后腿24下端支承有可旋转的后轮2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婴儿车10如广泛普及(例如日本特开2005 - 096590号公报)的那样,构成为可折叠。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婴儿车10中,通过使手柄50相对于婴儿车主体20摆动,操作者(保护者)可从婴幼儿的背面侧握住手柄50来操纵婴儿车10,使婴幼儿朝向行进方向的前方地使婴儿车10行走,并且,操作者也可从与婴幼儿面对的前腿侧的位置握住手柄50来操纵婴儿车10,使婴儿车10的后腿侧成为行进方向的前方地使婴儿车10行走,这两种方式都是可行的。这里,在本说明书中,对于婴儿车的“前”、“后”、“上”、“下”、“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这样的用语在没有特别指出时,其是指以乘坐在处于展开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1.22 JP 2010-0124391.一种可折叠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具有 可从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折叠的婴儿车主体,该婴儿车主体具有框架部件、可转动地与所述框架部件连接的扶手、以及可转动地与所述扶手连接的前腿及后腿; 手柄,该手柄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摆动地与所述婴儿车主体连接; 滑动部件,该滑动部件设在所述手柄上,在与设在所述婴儿车主体上的卡合部卡合而对所述手柄的从所述第二位置的摆动进行限制的卡合位置、以及解除与所述卡合部的卡合而所述手柄可从所述第二位置摆动的解除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手柄可滑动; 以及 突出部件,该突出部件从所述扶手突出, 在所述婴儿车主体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突出部件配置在所述滑动部件的从所述卡合位置至所述解除位置的移动路径外,该滑动部件可从所述卡合位置至所述解除位置移动, 在所述手柄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在所述婴儿车主体被折叠且该婴儿车主体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突出部件配置在所述滑动部件的从所述卡合位置至所述解除位置的移动路径内,对所述滑动部件的从所述卡合位置至所述解除位置的移动进行限制。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折叠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件设在所述扶手上的、夹着所述扶手和所述框架部件的转动中心在所述扶手的长度方向上与连接有所述前腿及后腿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位置。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折叠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件具有板状部,该板状部在所述手柄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在所述婴儿车主体被折叠且该婴儿车主体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舟仓健二
申请(专利权)人:康贝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