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质轧机的弯曲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7502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调质轧机的弯曲调整装置,它能够容易地对坯板的上下弯曲进行调整。将弯曲调整用辅助辊11、导向辊13、导向辊14、弯曲调整用辅助辊12沿着坯板的行进方向以交错方式安装在坯板的上下方。(*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调质轧机的弯曲调整装置。对白铁坯板(冷轧钢板)的调质轧制一般采用两台调质轧机。在将白铁板的厚度减小为0.15-0.60mm的轧制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弯曲。日本专利申请特公平6-245号公开了一种用于对上述弯曲进行调整的装置。在这种装置中,如附图4所示,在台架A的工作辊B与位于该工件辊B的输出侧的拉紧辊C之间沿着冷轧钢板D的行进方向以彼此相距的方式设置了两个可以升降的弯曲调整辅助辊E、F。通过升降上述弯曲调整辅助辊,改变它们的配合度,就可以对冷轧钢板D的1弯曲(长度方向上的弯曲)和C弯曲(宽度方向上的弯曲)的上下弯曲进行调整。所谓弯曲调整用的辅助辊E的配合度,是指假设沿着钢板行进方向在位于辅助辊E前后侧的两个辊上,亦即钢板从工作轧辊B和弯曲调整用辅助辊F上通过时相对于该钢板的行进路径,将辅助辊E与钢板相接触的顶点作上下移动的距离长度(mm)。在工作辊B和拉紧辊C之间设置两个弯曲调整用辅助辊E、F的情况下,通常是将位于工作辊B一侧的弯曲调整用辅助辊E设置在冷轧钢板D的下方,而将位于拉紧辊C一侧的弯曲调整用辅助辊F设置在冷轧钢板的上方,在这种状态下对冷轧钢板进行卷送。在上述弯曲调整装置中,当升降位于工作辊B旁边的弯曲调整用辅助辊E以进行弯曲调整时,只要改变其中一个配合度,亦即弯曲调整用辅助辊E相对于工作辊B和弯曲调整辅助辊F的配合度,另一个配合度,亦即弯曲调整用辅助辊F相对与弯曲调整用辅助辊E和拉紧辊C的配合度也会被改变。换句话说,在改变弯曲调整用辅助辊E相对于冷轧钢板的卷绕角度的同时,弯曲调整用辅助辊F相对于冷轧钢板的卷绕角度也会产生相应变化。这样,就会使得对冷轧钢板的上下弯曲的调整变得难于进行。对于薄的冷轧钢板来说,即使是很小的弯曲也会成为问题。例如在制罐工艺中,要的镀锡的钢板表面上进行印刷,因此对钢板弯曲的允许范围有极为严格的限制。例如,对长度为800mm、宽度为850mm的钢板样品在悬挂的状态下进行弯曲检测(在钢板平置的情况下,由于钢板自身重量的影响,不可能进行精确地测量钢板的弯曲量),只要C弯曲亦即钢板的中心部位在宽度方向上凹入的程度为12mm,该钢板就被认为不能使用。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对上述很小的弯曲进行可靠的调整,就就需要克服已知技术的上述困难。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困难,提供一种冷轧调质轧机的弯曲调整装置,它能够对冷轧钢板的上下弯曲进行准确可靠的调整。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质轧机弯曲调整装置中,在工作辊和位于该工作辊输出侧的张紧辊之间沿着冷轧钢板的行进方向以彼此隔开的方式设置了两个可以升降的弯曲调整用辅助辊,通过升降所述弯曲调整用辅助辊,对弯曲调整用辅助辊所卷送的冷轧钢板的弯曲进行调整,在所述两个弯曲调整用辅助辊之间沿着冷轧钢板的行进方向固定安装了多个导向辊,各个弯曲调整用辅助辊和导向辊沿着冷轧钢板的行进方向以交错方式设置在冷轧钢板的上下方。在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质轧机弯曲调整装置中,位于工作辊一侧的弯曲调整用辅助辊与位于该工作辊一侧的所述导向辊的中心点之间的水平距离L2、位于张紧辊一侧的所述弯曲调整用辅助辊与位于张紧辊一侧的所述导向辊的中心点之间的水平距离L4、以及弯曲调整用辅助辊的辊径D满足一如下的关系1.5≤L2/D≤3、1.5≤L4/D≤3。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质轧机弯曲调整用辅助辊中,所述工作辊与位于该工作辊一侧的弯曲调整用辅助辊之间的中心点之间的水平距离L1、所述张紧辊与位于该张紧辊一侧的弯曲调整用辅助辊的中心点之间的水平距离L5、以及各个弯曲调整用辅助辊的辊径D满足如下的关系L1/D≥3、L5/D≥3。根据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利技术,在两个弯曲调整用辅助辊之间以固定方式设置了多个导向辊,并将各个辊沿着钢板的行进方向以交错方式设置在钢板的上下方。这样,当通过升降位于工作辊一侧的弯曲调整用辅助辊或者位于张紧辊一侧的弯曲调整用辅助辊来改变其中一个配合度时,就不会使另一个配合度受到影响。通常采用两个导向辊就足够了,但是采用更多的导向辊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专利技术,在权利要求1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1.5≤L2/D≤3、1.5≤L4/D≤3的关系,从而对位于工作辊一侧的弯曲调整装置与导向辊之间以及位于拉紧辊一侧的弯曲调整用辅助辊与导向辊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换句话说,如果L2/D(L4/D)的数值小于1.5,弯曲调整用辅助辊11和导向辊13之间的间距就会过于狭小,使得在弯曲调整用辅助辊11中安装使其升降的升降机构的工作弯得困难;另一方面,如果L2/D(L4/D)的数值大于3,弯曲调整用辅助辊11和导向辊13之间的间距就会过大,当通过弯曲调整用辅助辊11的升降来获得预定的配合度时,就需要增大升降机构的升降行程,其结果是必须采用大型的升降机构,从而增大了设备的成本。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专利技术,在权利要求1或2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L1/D≥3的关系,这能够减小冷轧钢板由于被更换的工作辊与位于该工作辊一侧的弯曲调整用辅助辊之间的正交度和平行度安装误差所带来的单侧弯曲量(亦即弯曲调整用辅助辊操作侧的L弯曲与驱动侧的L弯曲之间的差值)和扭曲量,使得通过弯曲调整用辅助辊准确地进行弯曲调整。此时,通过满足L5/D≥3的关系,就能够减小冷轧钢板由于拉紧辊的安装精度导致的拉紧辊与位于该拉紧辊一侧的弯曲调整用辅助辊之间的正交度和平行度安装误差所带来的单侧弯曲量和扭曲量,使得通过弯曲调整用辅助辊准确地进行弯曲调整。换句话说,如果L1/D的数值小于3,工作辊与位于该工作辊一侧的弯曲调整用辅助辊之间的距离过于狭小,上述安装误差的影响就会变大,其结果是使得冷轧钢板的单侧弯同量和扭曲量增大,并使得采用弯曲调整用辅助辊来调整弯曲的作业变得更为困难。此外,L5/D的数值小于3,张紧辊与位于该张紧辊一侧的弯曲调整用辅助辊之间的距离过于狭小,上述安装误差的影响就会变大,同样会使得冷轧钢板的单侧弯曲量和扭曲量增大,并使采用弯曲调整用辅助辊来调整弯曲的作业变得更为困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冷轧调质轧机的简略侧视图,它装有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弯曲调整装置;图2是显示白铁坯板弯曲量σ与L1/D、L5/D之间关系的曲线图;图3是显示L2/D、L4/D与L1/D、L5/D之间关系的曲线图,以斜线表示满足关系1.5D≤L2≤3D、1.5D≤L4≤3D、L1≥3D、L5≥3D时的范围;图4是现有技术冷轧调质轧机的弯曲调整装置的侧视图。在图1所示的调质轧机1中,由松卷滚筒2释放的坯板3经过拉紧辊2A,由1号台架4和2号台架5予以冷轧,采用位于2号设备5的工作辊6输出侧的弯曲调整装置7对经过冷轧之后的白铁板3A(冷轧钢板)的上下弯曲(L弯曲和C弯曲)进行调整,将经过弯曲调整之后的白铁板通过张紧辊8卷绕在张紧卷筒(图中未示)上。在附图1中,附图标记9、10分别为背压辊。此外,轧机的驱动方式既可以采用工作辊驱动方式,也可以采用背压辊驱动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弯曲调整装置7的要点进行说明。弯曲调整装置7具有两个弯曲调整用辅助辊11、12,它们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2号台架5的工作辊6和拉紧辊8之间,沿着坯板的行进方向彼此隔开一定距离。弯曲调整用辅助辊11、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质轧机的弯曲调整装置,在工作辊和位于该工作辊输出侧的张紧辊之间沿着冷轧钢板的行进方向以彼此隔开的方式设置了两个可以升降的弯曲调整辅助辊,通过升降所述弯曲调整用辅助辊,对弯曲调整用辅助辊所卷送的冷轧钢板的弯曲进行调整,在所述两个弯曲调整用辅助辊之间沿着冷轧钢板的行进方向固定安装了多个导向辊,各个所述弯曲调整用辅助辊和导向辊沿着冷轧钢板的行进方向以交错方式设置在冷轧钢板的上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八角忠明下山雄二
申请(专利权)人:川崎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