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体与阀接板间密封的卸荷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73403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5 06:20
阀体与阀接板间密封的卸荷槽,克服了现有阀体与阀接板间的橡胶密封圈一旦密封失灵,高压液体将串满整个阀体与阀接板间的结合面,造成阀体与阀接板有很大的分离力,对阀体与阀接板间的连接螺钉产生很大的拉伸破坏,同时造成大量高压液体向外喷射的问题,特征是在与阀接板接触的阀体的接触面上加工有环形卸荷槽和与大气相通的线形卸荷槽,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如果出现密封失灵,可以通过环形卸荷槽与线形卸荷槽将密封失灵处渗漏的高压液体排出,即可防止高压液体串满整个阀体与阀接板间的结合面,避免造成阀体与阀接板间剧增的分离力和对阀体与阀接板间的连接螺钉产生拉伸破坏,从而也避免了造成大量高压液体向外喷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压
,特别涉及阀体与阀接板间密封的卸荷槽
技术介绍
在煤矿液压支架用阀中,经常有阀体与阀接板间的板式连接,现有技术中,这种板式连接都是在连接处设置橡胶密封圈,如果密封失灵,高压液体将串满整个阀体与阀接板间的结合面,造成阀体与阀接板有很大的分离力,对阀体与阀接板间的连接螺钉产生很大的拉伸破坏,同时,造成大量高压液体向外喷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将密封失灵处渗漏的高压液体排出的卸荷槽,防止造成阀体与阀接板间的分离力和对阀体与阀接板间的连接螺钉产生拉伸破坏,避免造成大量高压液体向外喷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阀体,在与阀接板接触的阀体的接触面上加工有密封槽,在密封槽外加工有环形卸荷槽,在与阀接板接触的阀体的接触面上还加工有与大气相通的线形卸荷槽,所述环形卸荷槽与线形卸荷槽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在工作过程中,如果出现密封失灵,可以通过环形卸荷槽与线形卸荷槽将密封失灵处渗漏的高压液体排出,即可防止高压液体串满整个阀体与阀接板间的结合面,避免造成阀体与阀接板间剧增的分离力和对阀体与阀接板间的连接螺钉产生拉伸破坏,从而也避免了造成大量高压液体向外喷射。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A剖视图;图3是图I的B部放大图。图中I.阀体,1-1.密封槽,1-2.环形卸荷槽,1-3.线形卸荷槽,1-4.连接螺钉孔,2.阀接板,3.密封圈。具体实施例方式如附图所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阀体1,在与阀接板2接触的阀体I的接触面上加工有密封槽1-1,在密封槽1-1外加工有环形卸荷槽1-2,在与阀接板2接触的阀体I的接触面上还加工有与大气相通的线形卸荷槽1-3,所述环形卸荷槽1-2与线形卸荷槽1-3相连通。在图I所示的情况下,其中有2个环形卸荷槽1-2之间互相连通,最终还是与大气相通的线形卸荷槽1-3相连通。使用时,在密封槽1-1内安装密封圈3,通过连接螺钉孔1-4中安装的连接螺钉将阀体I与阀接板2连接,工作过程中,如果出现密封失灵,通过环形卸荷槽1-2与线形卸荷槽1-3可以将密封失灵处渗漏的高压液体排出,即可防止高压液体串满整个阀体与阀接板间的结合面,避免造成阀体与阀接板间剧增的分离力和对阀体与阀接板间的连接螺钉产生拉伸破坏,从而也避免了造成大量高压液体向外喷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阀体与阀接板间密封的卸荷槽,包括阀体(1),在与阀接板(2)接触的阀体(1)的接触面上加工有密封槽(1?1),其特征在于,在密封槽(1?1)外加工有环形卸荷槽(1?2),在与阀接板(2)接触的阀体(1)的接触面上还加工有与大气相通的线形卸荷槽(1?3),所述环形卸荷槽(1?2)与线形卸荷槽(1?3)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阀体与阀接板间密封的卸荷槽,包括阀体(I),在与阀接板⑵接触的阀体(I)的接触面上加工有密封槽(1-1),其特征在于,在密封槽(1-1)外加工有环形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继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