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轧机的板厚控制方法、轧制方案计算方法及板厚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7175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续轧机的板厚控制方法及装置,它用数学式表示使调整率α变化时对张力的影响,对调整率α的调节容易。具有求出被轧件即将进入轧机之前的入口板厚偏差的入口板厚偏差检测工序11;求出被轧件刚通过轧机之后的出口板厚偏差的出口板厚偏差检测工序12;从入口板厚偏差ΔH和出口板厚偏差Δh求出板速度的前滑率变动Δfs的前滑率变动计算工序;根据所述Δfs、ΔH及Δh,调节与轧机间张力变动抑制有关的调整率的调整率调节工序10。(*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连续的多台轧机中进行板材轧制的连续轧机,尤其涉及考虑到抑制各轧机间张力变动的连续轧机的板厚控制方法、轧制方案计算方法及板厚控制装置。图6所示为板厚控制方式中最有代表性的厚度计式板厚控制之一例的方框图。下面对该板厚控制方式的动作进行简单说明。在图6中,给定压下位置SA,用以控制从压下装置1向轧机2的压下位置。此时,TP为表示与压下装置1的响应近似时的速度的时间常数,τ表示此时的延迟时间。根据给定轧机2的压下位置SA及轧机常数M决定轧制载荷FA。被轧件根据轧机2的轧制载荷FA和塑性系数Q+ΔQ的因素3被轧制成板厚h+Δh。此时,轧制现象的外界影响因素有被轧件的入口板厚偏差ΔH及温度引起的塑性变化ΔQ。厚度计式板厚控制用来消除因这些变动ΔH、ΔQ引起被轧件出口板厚h+Δh的变动Δh。下面说明动作情况。这样的厚度计式板厚控制装置是在被轧件在刚开始轧制后的瞬时使开关6短时动作,将基准压下位置SAO存储在基准压下位置存储装置4,将基准轧制载荷FAO存储在基准轧制载荷存储装置5。然后,根据轧机常数M、调整率α及增益G,计算压下位置SA与基准压下位置SAO的差分ΔSA、轧制载荷FA与基准轧制载荷FAO的差分ΔFA,并输出压下位置修正量ΔS*,以控制压下装置1的压下位置SA来消除被轧件的板厚偏差Δh。ΔS*由下式计算。(式1)ΔS*=-G{(SA-SAO)+αM(FA-FAO)}···(1)]]>理论上,一般认为,当调整率α=1、增益G=1时,减小出口板厚偏差Δh,即可获得最大的效果。但是,如果调整率α接近1,使压下位置加大进行动作,则由于轧机2的轧辊速度的变动,轧机相互间的张力变得相当混乱,会影响安全操作,所以实际上采取的方法是,在观察轧制状况的基础上,尽可能调大调整率α。作为板材轧制的控制方法例如有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1992年第210805号公报、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告1994年第71616号公报记载的例子,均是在将厚度计式、绝对厚度确保方式及监控方式相互组合进行板厚控制时,通过研究改进板厚数据传输时间、压下位置的计算方法,以求提高板厚精度的。上述例子均不是在考虑通板性(抑制张力变动)的基础上,对控制极限及调整率进行控制的。实际上,还必须在考虑对张力的影响的基础上进行板厚控制。在如上所述的传统连续轧机的板厚控制方法中,使调整率α变化时对张力的影响还不能用公式表示,而是在观察轧制状况的基础上,采用逐次逼近法进行调整率α的调节。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获得这样的连续轧机的板厚控制方法及板厚控制装置,它是用公式表示使调整率α变化时对张力的影响,这样可以很容易进行调整率α的调节。本专利技术的连续轧机的板厚控制方法是一种连续轧机的厚度计式板厚控制方法,具有求出被轧件即将进入轧机之前的入口板厚偏差的入口板厚偏差检测工序;求出被轧件刚通过轧机之后的出口板厚偏差的出口板厚偏差检测工序;根据入口板厚偏差和出口板厚偏差求出板速度的前滑率变动的进速系数变动计算工序;以及,根据前滑率变动、入口板厚偏差及出口板厚偏差,对抑制轧机间的张力变动有关的调整率进行调节的调整率调节工序。此外,还具有下限值计算工序,该工序使用抑制张力优先时的调整率的最佳值,该张力抑制可以通过用常数近似压下装置的特性来导出,并通过假定塑性系数,计算被轧件轧制前调整率的下限值,调整率调节工序使用下限值,在被轧件轧制前也进行调整率的调节。此外,下限值计算工序计算多台轧机调整率的下限值,调整率调节工序设定使张力载荷一定的调整率的基准值,该张力载荷是取决于所给出的轧制方案的对多台轧机的张力载荷,再通过在基准值上加上相同系数,来求出多台轧机的调整率。此外,调整率调节工序使用根据刚开始轧制后存储的基准轧制载荷求出的塑性系数,在轧制过程中对调整率进行调整。此外,本专利技术的轧制方案计算方法是一种连续轧机的轧制方案的计算方法,具有求出被轧件即将进入轧机之前的入口板厚偏差的入口板厚偏差检测工序;求出被轧件刚通过轧机之后的出口板厚偏差的出口板厚偏差检测工序;从入口板厚偏差和出口板厚偏差求出板速度的前滑率变动的前滑率变动计算工序;以及计算同时满足下述条件的轧制方案的轧制方案计算工序,这些条件包括,根据在通过用常数近似压下装置的特性可导出的张力抑制为优先时的调整率的最佳值、入口板厚及出口板厚,使所有轧机的调整率为一定时的条件;以及相对1台轧机的实际入口板厚偏差,实现N台轧机的目标出口板厚偏差用的条件。此外,本专利技术的连续轧机的板厚控制装置是一种连续轧机的厚度计式板厚控制装置,具有求出被轧件即将进入轧机之前的入口板厚偏差的入口板厚偏差检测手段;求出被轧件刚通过轧机之后的出口板厚偏差的出口板厚偏差检测手段;从入口板厚偏差和出口板厚偏差求出板速度的前滑率变动的前滑率变动计算手段;以及,根据前滑率变动、入口板厚偏差及出口板厚偏差,对与轧机间的张力变动抑制有关的调整率进行调节的调整率调节手段。此外,还具有下限值计算手段,该手段使用张力抑制优先时的调整率的最佳值,该张力抑制通过用常数近似压下装置的特性可以导出,并通过假定塑性系数,在被轧件轧制前计算调整率的下限值,调整率调节手段使用下限值,在被轧件轧制前也进行调整率的调节。此外,下限值计算手段计算多台轧机调整率的下限值,调整率调节手段设定使张力载荷一定的调整率的基准值,该张力载荷是取决于所给出的轧制方案的对多台轧机的张力载荷,再通过在基准值上加上相同系数,来求出多台轧机的调整率。此外,调整率调节手段使用根据刚开始轧制后存储的基准轧制载荷求出的塑性系数,在轧制过程中对调整率进行调整。附图的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轧机间的张力模型示意图。图2所示为轧机的入口、出口板厚偏差的示意图。图3所示为出口板厚偏差与前滑率变动之关系的曲线图。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1的构成图。图5所示为图6的方框图变形后的方框图。图6所示为厚度计式板厚控制之一例的方框图。现说明实施形态1。图1是将符号8的轧机i与符号9的轧机i+1之间的张力建模时的示意图。可以认为,轧机间的张力σ与轧机i的出口板速度Viout和轧机i+1的入口板速度Vi+1in之间的差分的积分成正比。即(式2)σ=EL∫(Vini+1-Vouti)dt…(2)]]>该出口板速度Viout与后面的轧机的轧辊速度Virol可以用下面的关系式表示(式3)Vouti=Vroli(1+fsi)…(3)]]>在此,fsi称为前滑率,表示相对轧辊速度Virol的出口板速度Viout的增加率。如果轧辊速度Virol被控制为一定,则根据式(3),若fsi的变动Δfsi增加,则出口板速度Viout的变动增加,张力σ向混乱方向变动。同样,轧机i+1的出口板速度Vi+1out也可以用下面的关系式表示。(式4)Vouti+1=Vroli+1(1+fsi+1)…(4)]]>还有,轧机i+1的入口板速度Vi+1in如果用前滑率fsi+1来表示,根据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轧机的板厚控制方法,是一种连续轧机的厚度计式板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求出被轧件即将进入轧机之前的入口板厚偏差的入口板厚偏差检测工序; 求出被轧件刚通过轧机之后的出口板厚偏差的出口板厚偏差检测工序; 从所述入口板厚偏差和所述出口板厚偏差求出板速度的前滑率变动的前滑率变动计算工序; 根据所述前滑率变动、所述入口板厚偏差及出口板厚偏差,对与轧机间张力变动抑制有关的调整率进行调节的调整率调节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波治树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