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鞋底减震性能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67719 阅读: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4 1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鞋类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运动鞋鞋底减震性能测试方法,通过特定质量的重物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冲击样品来模拟人体落地时鞋底的受力情况,并通过测量样品在冲击过程中所吸收的能量,以及样品的受力和变形情况等,来评价鞋底的减震性能,以上操作步骤紧而有序,检测项目针对性强,具有操作便捷,检测效率较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鞋类性能测试
,更具体地说涉及。
技术介绍
现代人对鞋子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穿着舒服,还要耐穿好看等。一般而言,鞋底材料共通的特性应具备耐磨、耐水,耐油、耐热、耐压、耐冲击、弹性好、容易适合脚型、定型后不易变型、保温、易吸收湿气等。运动鞋需要有一定的运动强度,因此,需对运动鞋的鞋底或鞋底材料的进行减震性能测试。而现有的,一般具有操作较复杂,检测效率较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该方法操作便捷,检测效率较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具体为将样品置于25±2° C标准预处理环境下放置4小时。第二步,测量并记录样品的厚度,精确到O. 5_。第三步,测量并记录样品的硬度。第四步,确定样品受冲击的测试部位,并对测试部位进行标示;测试部位可以为前掌测试点或后跟测试点,其中,前掌测试点距样品鞋跟端的距离为样品表面内部长度的75%±2mm,且与样品的两侧边缘等距;后跟测试点距样品鞋跟端的距离为样品表面内部长度的12%±2mm,且与样品的两侧边缘等距。第四步,样品安装固定于测试仪器,样品受冲击的测试部位须固定在冲锤的正下方;所述测试仪器能模拟特定质量重物从特定高度自由下落冲击所要测试的样品,能实现对测试部位进行循环冲击,能自动记录试样冲击过程中的冲击最大力值FM、最大压缩位移值DM、实际冲击能量UM、滞后能量比HER、达到最大形变时的时间TM、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G。第五步,调整测试仪器的参数调整冲锤的下落高度,使得加载在样品上的冲击能量达到要求,该调整的次数不超过5次,且此冲击循环不作为测试循环的一部分。第六步,调整完测试仪器的参数后,样品静置停留I分钟以上后才能开始第七步的测试。第七步,开始加载测试仪器,使得循环冲击次数为30次,冲击间隔时间为3秒飞秒,记录下第26 30次的冲击测试数据。第八步,待冲击结束后,取下样品,并记录样品表面的破损和变形的外观变化。第九步,根据记录下的第26 30次的冲击测试数据,计算出第26 30次冲击过程中以下指标的平均值FM平均、DM平均、UM平均、HER平均、TM平均、G平均。第十步,进行标准化计算FM标准化=FM平均 X (UR/ UM平均)/2;DM标准化=DM平均X(UR/ UM平均)/2 ;G标靴=G平均X (UR/ UM平均)/2 ;其中,UR为参考能量,样品为中等运动强度的鞋款时取5J,样品为高等运动强度的鞋款时取7J。弟十一步,根据所记录的样品的厚度、硬度、FM标准化、DM标准化、G标准化、UM平均、HER平均、TMto与样品相应的技术要求进行对比,以及样品表面破损和变形的外观变化程度,作出样品的测试结论。 所述冲锤的重量8. 5Kg,形状为直径45mm的圆柱体,底部倒圆角以防止冲击过程中损坏样品。要求样品表面平整,厚度为5mnT35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通过特定质量的重物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冲击样品来模拟人体落地时鞋底的受力情况,并通过测量样品在冲击过程中所吸收的能量,以及样品的受力和变形情况等,来评价鞋底的减震性能,以上操作步骤紧而有序,检测项目针对性强,具有操作便捷,检测效率较高的优点。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述,它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具体为将样品置于25±2° C标准预处理环境下放置4小时。一般要求样品表面平整,厚度为5mnT35mm,对于成鞋,在测试过程中应把帮面除去。第二步,测量并记录样品的厚度,精确到O. 5mm。成鞋或鞋底的厚度一般取测试部位三个测试点的平均值,或依鞋底结构而定。第三步,测量并记录样品的硬度。第四步,确定样品受冲击的测试部位,并对测试部位进行标示;测试部位可以为前掌测试点或后跟测试点,其中,前掌测试点距样品鞋跟端的距离为样品表面内部长度的75%±2mm,且与样品的两侧边缘等距;后跟测试点距样品鞋跟端的距离为样品表面内部长度的12%±2mm,且与样品的两侧边缘等距。第四步,样品安装固定于测试仪器,样品受冲击的测试部位须固定在冲锤的正下方;所述测试仪器能模拟特定质量重物从特定高度自由下落冲击所要测试的样品,能实现对测试部位进行循环冲击,能自动记录试样冲击过程中的冲击最大力值FM、最大压缩位移值DM、实际冲击能量UM、滞后能量比HER、达到最大形变时的时间TM、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G。第五步,调整测试仪器的参数调整冲锤的下落高度,使得加载在样品上的冲击能量达到要求,该调整的次数不超过5次,且此冲击循环不作为测试循环的一部分;所述冲锤的重量8. 5Kg,形状为直径45mm的圆柱体,底部倒圆角以防止冲击过程中损坏样品。第六步,调整完测试仪器的参数后,样品静置停留I分钟以上后才能开始第七步的测试。第七步,开始加载测试仪器,使得循环冲击次数为30次,冲击间隔时间为3秒飞秒,记录下第26 30次的冲击测试数据;该测试过程采用多个循环冲击,目的为的是使最后的测试结果更稳定,更接近实际值。第八步,待冲击结束后,取下样品,并记录样品表面的破损和变形的外观变化。第九步,根据记录下的第26 30次的冲击测试数据,计算出第26 30次冲击过程中以下指标的平均值FM平均、DM平均、UM平均、HER平均、TM平均、G平均。第十步,进行标准化计算FM标准化=FM平均 X (UR/ UM平均)/2;DM标准化=DM平均X(UR/ UM平均)/2 ;G标靴=G平均X (UR/ UM平均)/2 ;其中,UR为参考能量,样品为中等运动强度的鞋款时取5J,样品为高等运动强度的鞋款时取7J ;由于不同用途的鞋子在运动过程中鞋底所受到的冲击力值(能量)是不一样的,对于该方法,设定在循环冲击过程中,样品每次 受到的冲击能量是一样的,对于跑鞋、休闲鞋等中等运动强度的鞋款而言,冲击能量统一为5J ;对于篮球鞋、排球鞋等高等运动强度的鞋款而言,冲击能量统一为7J。弟十一步,根据所记录的样品的厚度、硬度、FM标准化、DM标准化、G标准化、UM平均、HER平均、TMto与样品相应的技术要求进行对比,以及样品表面破损和变形的外观变化程度,作出样品的测试结论。上述,通过特定质量的重物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冲击样品来模拟人体落地时鞋底的受力情况,并通过测量样品在冲击过程中所吸收的能量,以及样品的受力和变形情况等,来评价鞋底的减震性能,以上操作步骤紧而有序,检测项目针对性强,具有操作便捷,检测效率较高的优点。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运动鞋鞋底减震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具体为将样品置于25±2°C标准预处理环境下放置4小时;第二步,测量并记录样品的厚度,精确到0.5mm;第三步,测量并记录样品的硬度;第四步,确定样品受冲击的测试部位,并对测试部位进行标示;测试部位可以为前掌测试点或后跟测试点,其中,前掌测试点距样品鞋跟端的距离为样品表面内部长度的75%±2mm,且与样品的两侧边缘等距;后跟测试点距样品鞋跟端的距离为样品表面内部长度的12%±2mm,且与样品的两侧边缘等距;第四步,样品安装固定于测试仪器,样品受冲击的测试部位须固定在冲锤的正下方;所述测试仪器能模拟特定质量重物从特定高度自由下落冲击所要测试的样品,能实现对测试部位进行循环冲击,能自动记录试样冲击过程中的冲击最大力值FM、最大压缩位移值DM、实际冲击能量?UM、滞后能量比HER、达到最大形变时的时间TM、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G;?第五步,调整测试仪器的参数:调整冲锤的下落高度,使得加载在样品上的冲击能量达到要求,该调整的次数不超过5次,且此冲击循环不作为测试循环的一部分;第六步,调整完测试仪器的参数后,样品静置停留1分钟以上后才能开始第七步的测试;第七步,开始加载测试仪器,使得循环冲击次数为30次,冲击间隔时间为3秒~5秒,记录下第26~30次的冲击测试数据;第八步,待冲击结束后,取下样品,并记录样品表面的破损和变形的外观变化;第九步,根据记录下的第26~30次的冲击测试数据,计算出第26~30次冲击过程中以下指标的平均值:FM平均、DM平均、UM平均、HER平均、TM平均、G平均;第十步,进行标准化计算:FM标准化=?FM平均×(UR/?UM平均)/2;DM标准化=?DM平均×(UR/?UM平均)/2;G标准化=?G平均×(UR/?UM平均)/2;其中,UR为参考能量,样品为中等运动强度的鞋款时取5J,样品为高等运动强度的鞋款时取7J;第十一步,根据所记录的样品的厚度、硬度、FM标准化、DM标准化、G标准化、UM平均、HER平均、TM平均与样品相应的技术要求进行对比,以及样品表面破损和变形的外观变化程度,作出样品的测试结论。...

【技术特征摘要】
1.运动鞋鞋底减震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具体为将样品置于25±2° C标准预处理环境下放置4小时; 第二步,测量并记录样品的厚度,精确到O. 5mm ; 第三步,测量并记录样品的硬度; 第四步,确定样品受冲击的测试部位,并对测试部位进行标示;测试部位可以为前掌测试点或后跟测试点,其中,前掌测试点距样品鞋跟端的距离为样品表面内部长度的75%±2mm,且与样品的两侧边缘等距;后跟测试点距样品鞋跟端的距离为样品表面内部长度的12%±2mm,且与样品的两侧边缘等距; 第四步,样品安装固定于测试仪器,样品受冲击的测试部位须固定在冲锤的正下方;所述测试仪器能模拟特定质量重物从特定高度自由下落冲击所要测试的样品,能实现对测试部位进行循环冲击,能自动记录试样冲击过程中的冲击最大力值FM、最大压缩位移值DM、实际冲击能量UM、滞后能量比HER、达到最大形变时的时间TM、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G ; 第五步,调整测试仪器的参数调整冲锤的下落高度,使得加载在样品上的冲击能量达到要求,该调整的次数不超过5次,且此冲击循环不作为测试循环的一部分; 第六步,调整完测试仪器的参数后,样品静置停留I分钟以上后才能开始第七步的测试; 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恒宇仪器有限公司东莞市世通仪器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