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D卡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66214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连接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Micro-SD卡连接器,其包括底座及与所述底座枢接的扣盖。所述底座包括绝缘卡座。所述绝缘卡座包括本体及连接于所述本体的相对两侧的二侧板。所述底座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本体上且用于与所述的Micro-SD卡接触的端子及嵌于所述侧板内的固定体。所述端子包括八根第二端子及二根第一端子,所述二根第一端子分别位于所述八根第二端子形成的端子排相邻端子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保证绝缘卡座最小体积的基础上,增加能满足智能SD卡功能的二第一端子,同时,不影响原产品的八个第二端子的功能,又能增加二第一端子来满足扩展性能的需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连接器
,尤其涉及ー种Micro-SD卡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现有电子产品(例如,手机)朝向多功能发展,例如,手机需要有支付功能,因此,在现有的Micro-SD卡的基础上,增加两个Pin扩展成为智能SD卡,满足社会需求,这就需要市场上面存在与这种智能SD卡配套的连接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Micro-SD卡连接器,以与现有智能SD卡配套,以实现多功能化。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ー种Micro-SD卡连接器,其包括底座及与所述底座枢接的扣盖,所述底座包括绝缘卡座,所述绝缘卡座包括本体及连接于所述本体的相对两侧的ニ侧板,所述底座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本体上且用于与所述的Micro-SD卡接触的两排端子及嵌设于所述侧板内的固定体,所述端子包括八根第二端子及两根第一端子,所述两根第一端子分别位于所述八根第二端子形成的端子排的相邻ニ第二端子之间。进ー步地,所述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并排设置,所述第一端子短于第二端子。进ー步地,与所述第一端子相邻的第二端子于远离该第一端子的侧面开设有开□。进ー步地,所述绝缘卡座的本体上开设有窗ロ及与所述窗ロ连通的缺ロ,所述第一端子包括嵌于所述本体内的第一主体、位于所述第一主体的一端部且伸出所述本体之外的第一焊接部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的另ー相对端部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包括由所述第一主体的该另ー相对端部朝向所述扣盖倾斜延伸的第一翘体及由所述第一翘体的自由端朝向所述扣盖突起的第一接触端,所述第一翘体容置于所述缺ロ内,所述第一接触端伸入所述窗口内。进ー步地,所述第二端子包括嵌于所述本体内的第二主体、位于所述第二主体的一端部且伸出所述本体之外的第二焊接端及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的另ー相对端部的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包括由所述第二主体的该另ー相对端部朝向所述扣盖倾斜延伸的第二翘体及由所述第二翘体的自由端朝向所述扣盖突起的第二接触端,所述第二接触部位于所述窗口内。进ー步地,所述固定体包括分别嵌于所述绝缘卡座的ニ侧板前端的ニ第一固定体及分别嵌于所述ニ侧板后端的ニ第二固定体,所述扣盖枢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体上。进ー步地,每ー第一固定体包括嵌于所述绝缘卡座的侧板内的第一嵌板、由所述第一嵌板朝向所述扣盖延伸的第一枢接板及由所述第一嵌板朝向该侧板的外侧面延伸且延伸后超出该侧板的外侧面的第一固定脚,所述第一枢接板与所述扣盖枢接,所述第一嵌板平行于所述绝缘卡座的本体嵌于相应侧板内。进ー步地,每ー第二固定体包括嵌于所述绝缘卡座的侧板内的第二嵌板及由所述第二嵌板朝向该侧板的外侧面延伸且延伸后超出该侧板的外侧面的第二固定脚,所述第二嵌板垂直于所述绝缘卡座的本体嵌于相应侧板内。本技术在保证绝缘卡座最小体积的基础上,増加能满足智能SD卡功能的ニ第一端子,同时,不影响原产品的八个第二端子的功能,又能増加ニ第一端子来满足扩展性能的需求。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Micro-SD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I的Micro-SD卡连接器的端子的立体图。图3是图I的Micro-SD卡连接器的底座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歩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參阅图I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Micro-SD卡连接器包括底座10及与所述底座10枢接的扣盖20。所述底座10包括绝缘卡座30。所述绝缘卡座30由塑性材料制成。所述绝缘卡座30大致呈矩形结构。所述绝缘卡座30包括本体31及连接于所述本体31的相对两侧的ニ侧板33。所述底座10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本体31上且用于与所述的Micro-SD卡接触的端子40及嵌于所述侧板33内的固定体50。所述端子40包括八第二端子43及ニ第一端子41。所述第一端子41与第二端子43并排设置。所述第一端子41短于第二端子43。所述ニ第一端子41分别位于所述八第二端子43形成的端子排的相对两侧的二相邻第二端子43之间。与所述第一端子41相邻的第二端子43仅于远离该第一端子41的侧面开设有开ロ 42。请同时參阅图3,所述绝缘卡座30的本体31上开设有窗ロ 32及与所述窗ロ 32连通的缺ロ 34。所述第一端子41包括嵌于所述本体31内的第一主体410、位于所述第一主体410的一端部且伸出所述本体31之外的第一焊接部411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410的另ー相对端部的第一接触部412。所述第一接触部412包括由所述第一主体410的该另ー相对端部朝向所述扣盖20倾斜延伸的第一翘体413及由所述第一翘体413的自由端朝向所述扣盖20突起的第一接触端414,所述第一翘体413容置于所述缺ロ 34内,所述第一接触端414伸入所述窗ロ 32内。所述第二端子43包括嵌于所述本体31内的第二主体430、位于所述第二主体430的一端部且伸出所述本体31之外的第二焊接端431及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430的另ー相对端部的第二接触部432,所述第二接触部432包括由所述第二主体430的该另ー相对端部朝向所述扣盖20倾斜延伸的第二翘体433及由所述第二翘体433的自由端朝向所述扣盖20突起的第二接触端434,所述第二接触部432位于所述窗ロ 32内。所述固定体50包括分别嵌于所述绝缘卡座30的ニ侧板33前端的ニ第一固定体51及分别嵌于所述ニ侧板33后端的ニ第二固定体53,所述扣盖20枢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体51上。每ー第一固定体51包括嵌于所述绝缘卡座30的侧板33内的第一嵌板510、由所述第一嵌板510朝向所述扣盖20延伸的第一枢接板512及由所述第一嵌板510朝向该侧板33的外侧面延伸且延伸超出该侧板33的外侧面的第一固定脚514,所述第一枢接板512与所述扣盖20枢接,所述第一嵌板510平行于所述绝缘卡座30的本体31嵌于相应侧板33内。每ー第二固定体53包括嵌于所述绝缘卡座30的侧板33内的第二嵌板530及由所述第二嵌板530朝向该侧板33的外侧面延伸且延伸超出该侧板33的外侧面的第二固定脚532。所述第二嵌板530垂直于所述绝缘卡座30的本体31嵌于相应侧板33内。本技术在保证绝缘卡座30最小体积的基础上,増加能满足智能SD卡功能的ニ第一端子41,同时,不影响原产品的八个第二端子43的功能,又能増加ニ第一端子41来 满足扩展性能的需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Micro?SD卡连接器,其包括底座及与所述底座枢接的扣盖,所述底座包括绝缘卡座,所述绝缘卡座包括本体及连接于所述本体的相对两侧的二侧板,所述底座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本体上且用于与所述的Micro?SD卡接触的两排端子及嵌设于所述侧板内的固定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包括八根第二端子及两根第一端子,所述两根第一端子分别位于所述八根第二端子形成的端子排的相邻二第二端子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icro-SD卡连接器,其包括底座及与所述底座枢接的扣盖,所述底座包括绝缘卡座,所述绝缘卡座包括本体及连接于所述本体的相对两侧的二侧板,所述底座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本体上且用于与所述的Micro-SD卡接触的两排端子及嵌设于所述侧板内的固定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包括八根第二端子及两根第一端子,所述两根第一端子分别位于所述八根第二端子形成的端子排的相邻二第二端子之间。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Micro-SD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并排设置,所述第一端子短于第二端子。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Micro-SD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端子相邻的第二端子于远离该第一端子的侧面开设有开口。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Micro-SD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卡座的本体上开设有窗口及与所述窗口连通的缺口,所述第一端子包括嵌于所述本体内的第一主体、位于所述第一主体的一端部且伸出所述本体之外的第一焊接部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的另一相对端部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包括由所述第一主体的该另一相对端部朝向所述扣盖倾斜延伸的第一翘体及由所述第一翘体的自由端朝向所述扣盖突起的第一接触端,所述第一翘体容置于所述缺口内,所述第一接触端伸入所述窗口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涧鸣李再先雷桥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君泽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