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轮机水导轴承甩油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62419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06:01
一种水轮机水导轴承甩油环,甩油环本体上端面与压板连接,压板与堵板连接,所述的甩油环本体内侧设有阶台,该阶台与压板形成甩油环密封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水轮机水导轴承甩油环,通过结构改进后的甩油环更易于安装和检修,检修工序大幅简化,工艺更为简单,密封形式更为可靠。将甩油环改造为管箍形式,不仅能够简化检修流程,降低工作强度,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设备的密封可靠性,同时,设备的可重复使用也节约了检修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轮机轴承领域,特别是一种水轮机水导轴承甩油环
技术介绍
大型混流式水轮机水导轴承通常采用无轴领结构,通过油封环控制轴承上油箱流入下油箱的润滑油泄漏量,同时在油封环下部装有下甩油环,将油甩入下油箱。这一结构设计对于油循环冷却系统效果显著,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甩油环的结构问题,容易出现密封不严,油槽内的油沿主轴爬出的缺陷。同时,甩油环的检修和安装工艺也较为复杂,安装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具体的结构如图I和图2中所示,水导轴承采用稀油润滑油浸式分块瓦型式,由12 块水导瓦3组成,瓦面材料为巴式合金。水导瓦3通过其背后的铬钢垫、连接板将径向力传递到轴承支架6上,并通过斜率为O. 02的楔子板调整轴瓦间隙。水导轴承润滑油系统由两台油泵、四台热交换器、两台过滤器、油管路及其自动化元件组成,单台油泵运行即可保证轴承供油量,运行时一台运行,一台备用;过滤器一台运行,一台备用,堵塞时由压力开关发信号,通过手动切换将备用过滤器投运。润滑油采用外循环水冷却的形式,冷却系统由4台热交换器、水管路及其自动化元件组成,热交换器3台运行,I台备用。运行时,一部分油经过油封环7,从上油箱渗透到下油箱10,通过下油箱回油管11回收至顶盖内的主油箱,图中未示出;另一部分油在上油箱内翻过溢流板5,经过轴承支架6的回油管进入主油箱。回收的油通过油泵打压,流经热交换器,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水,自身温度降低,冷却后的油经过滤器过滤后通过供油环管12上的12根供油支管注入上油箱进行润滑和冷却,由此反复循环。甩油环分为上甩油环I和下甩油环8,原甩油环的具体结构如下原甩油环本体14由12瓣组成,组合面通过带有销钉结构的双头螺栓连接。甩油环内侧面均布6个径向螺孔17,通过径向螺孔17安装径向顶丝和钢球16,使甩油环固定在主轴21上。甩油环内圈开有凹槽即甩油环密封槽15,并装设密封条,当上油箱内的润滑冷却油经过油封环7并沿着主轴21渗漏下来时,漏油被甩油环阻挡并甩入下油箱10内,有效避免了轴承润滑过程中的油量损失。原甩油环结构如图2中所示。目前结构存在的缺陷是I、原甩油环本体14瓣数较多,组合过程中各瓣之间的水平、高度不易调整,容易造成组合面错位引起漏油。2、组合面为刚性接触,当组合面出现局部高点时,容易造成组合面贴合不严,导致漏油。因此各组合面在组合前均应清扫干净,确保无高点、毛刺等缺陷。瓣数较多造成检修环节更为繁琐,检修质量控制点更多,同时设备出现故障的几率也相应增大。3、由于甩油环密封槽设计在原甩油环本体14内侧,而原甩油环本体14内侧与主轴21贴合,导致密封条的安装较为困难。按照常规安装工艺,将原甩油环本体14组圆,穿入组合面螺栓但不紧固,此时各瓣原甩油环本体14之间未贴紧,甩油环内径远大于其安装到位时的内径,因此甩油环密封槽直径偏大,密封条无法在甩油环紧固前放入密封槽内;组合面螺栓紧固后,原甩油环本体14内侧与主轴21贴合,甩油环密封槽15四周均被封堵,密封条无法在原甩油环本体14紧固后放入槽内。因此,目前安装时普遍采取先在主轴21上粘牢密封条,然后移动原甩油环本体14使其内侧密封槽与密封条对接的方法。此方法虽能解决密封条的安装问题,但安装过程仍然得不到有效控制,密封槽在对接过程中,难以观测到密封条的准确位置,原甩油环本体14不易调整。4、原甩油环本体14直径较大,在搬运和安装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形,导致圆度超标,密封压紧量不均匀,局部区域密封压紧量不够造成渗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轮机水导轴承甩油环,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技术困难,易于安装和调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轮机水导轴承甩油环,甩油环本体上端面与压板连接,压板与堵板连接,所述的甩油环本体内侧设有阶台,该阶台与压板形成甩油环密封槽。所述的甩油环本体内侧设有多个径向螺孔。所述的甩油环本体在圆周上分成多个部分,多个部分组合成“管箍”的结构。所述的甩油环本体在圆周上分成四个部分。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轮机水导轴承甩油环,通过结构改进后的甩油环更易于安装和检修,检修工序大幅简化,工艺更为简单,密封形式更为可靠。将甩油环改造为管箍形式,不仅能够简化检修流程,降低工作强度,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设备的密封可靠性,同时,设备的可重复使用也节约了检修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局部示意图。图2为原甩油环横截面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横截面剖视图。图中上甩油环1,轴瓦间隙调整装置2,水导瓦3,油箱盖4,溢流板5,轴承支架6,油封环7,下甩油环8,挡油圈9,下油箱10,下油箱回油管11,供油环管12,上油箱回油管13,原甩油环本体14,甩油环密封槽15,钢球16,径向螺孔17,堵板18,甩油环本体19,压板20,主轴21。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中,一种水轮机水导轴承甩油环,甩油环本体19上端面通过螺栓与压板20连接,压板20与堵板18连接,所述的甩油环本体19内侧设有阶台,该阶台与压板20形成甩油环密封槽15。本技术对甩油环结构进行优化,改进为甩油环本体19与压板20的形式,如图3所示,由此结构可以先安装甩油环本体19,然后再安装密封条,最后安装压板20,从而安装更为便利,安装质量易于控制。所述的甩油环本体19内侧设有多个径向螺孔17。用以通过径向螺孔17安装径向顶丝和钢球16。优化的方案为,所述的甩油环本体19在圆周上分成多个部分,多个部分组合成“管箍”的结构。即各个甩油环本体19之间通过类似法兰的结构组成“管箍”,靠摩擦力固定在主轴21的外表面,以利于调整,例如通过轻轻敲击“管箍”,调整各个甩油环本体19的高度,从而确保甩油环本体19之间的高度一致。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密封效果良好,且安装操作简单,可重复使用。不仅能够简化检修流程,降低工作强度,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设备的密封可靠性,同时,设备的可重复使用也节约了检修成本。进一步优化的结构为所述的甩油环本体19在圆周上分成四个部分。本技术减少了甩油环本体19的分瓣数,由12瓣改为4瓣,从而安装更为便利。安装甩油环本体19时,先在指定位置组圆甩油环本体,水平及高度调整结束后紧固组合面螺栓,然后将密封条放入甩油环密封槽15内,安装压板20并紧固压板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轮机水导轴承甩油环,其特征是:甩油环本体(19)上端面与压板(20)连接,压板(20)与堵板(18)连接,所述的甩油环本体(19)内侧设有阶台,该阶台与压板(20)形成甩油环密封槽(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轮机水导轴承甩油环,其特征是甩油环本体(19)上端面与压板(20)连接,压板(20)与堵板(18)连接,所述的甩油环本体(19)内侧设有阶台,该阶台与压板(20)形成甩油环密封槽(1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水轮机水导轴承甩油环,其特征是所述的甩油环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