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宏扬专利>正文

高效转载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61664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0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输送机械,特别涉及一种高效转载机,车底盘(24)上左、右两侧分别各装有一对行走轮(6),车底盘(24)上固定连接两个传输带挡板(23),车底盘(24)上面中间设有操作室(8),车底盘(24)上固定设有两个前臂(3)和一个转向器(7),液压缸一(4)固定连接在车底盘(24)上面,两个前臂(3)的前端固定连接一个三叶铲斗(1),操作室(8)左侧的车底盘(24)上设有后车厢(20),后车厢(20)内装有一个发动机(21)和两个液压缸二(10),每个液压缸二(10)上端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传输带支架(9),传输带支架(9)上端两侧各连接一个可伸缩支杆一(11),转轴(18)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上、下托板(13、19),高效转载机,作业效率高,可实现多方向卸载,适合更多复杂作业条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输送机械,特别涉及一种高效转载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主要是装载机居多,装载机是一种广泛用于公路、铁路、建筑、水电、港口、矿山等建设工程的土石方施工机械,它主要用于铲装土壤、砂石、石灰、煤炭等散状物料。但目前的装载机只能在执行完装载任务后才能够卸载,同时,装载机还需要反复在作业位置和运输车之间运动,这样导致作业效率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效率高、装载量大,可同时执行装载和多方向卸载任务的高效转载机。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效转载机包括发动机、后车厢、行走轮、操作室、电磁电机、前臂、液压缸一、液压缸二、转向器、传输带支架、车底盘,其特点是车底盘上左、右两侧分别各装有一对行走轮,右侧一对行走轮之间的车底盘上固定连接两个传输带挡板,车底盘上面中间设有操作室,操作室的右侧的车底盘上固定设有两个前臂和一个转向器,转向器与右侧一对行走轮控制连接,每个前臂固定连接液压缸一的活塞杆,液压缸一固定连接在车底盘上面,两个前臂的前端固定连接一个三叶铲斗,三叶铲斗连接电磁电机,三叶铲斗的左上方设有一个铲斗挡板,铲斗挡板的下端固定在车底盘上面,操作室左侧的车底盘上设有后车厢,后车厢内装有一个发动机和两个液压缸二,每个液压缸二上端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传输带支架,传输带支架上和传输带挡板内共同装有刮板式传输带,传输带支架上端两侧各连接一个可伸缩支杆一,两个可伸缩支杆一上端连接一个卸板支撑板,卸板支撑板上装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通过齿轮传动连接穿装在卸板支撑板上可以自由转动的转轴,转轴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上、下托板,上托板上面连接上卸板,下托板左端连接两个可伸缩支杆二,两个可伸缩支杆二连接可伸缩下卸板,上卸板和可伸缩下卸板均与水平面成的α角为15度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高效转载机可以实现同时执行装载与卸载任务,且装载量比现有装载机每次装载量大,而且作业效率高,可实现多方向卸载,适合更多复杂作业条件,由于具有折叠功能,可以减小该机在非工作状态时所占空间,同时还可实现卸载位置远近可变功能,同时本机还有适用范围广的特点,既可用于普通颗粒状物料的装载与卸载,同时还可以用于冬天路面的除雪工作。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图I是高效转载机结构图。图2是图I的P向视图。图3是图I中的三叶铲斗截面图。图中,I-三叶铲斗;2_电磁电机;3_前臂;4_液压缸一 ;5_铲斗挡板;6_行走轮;7-转向器;8_操作室;9_传输带支架;10_液压缸二 ;11_可伸缩支杆一 ;12_减速电机;13-上托板;14_上卸板;15_可伸缩下卸板;16_可伸缩支杆二 ;17_卸板支撑板;18_转轴;19_下托板;20_后车厢;21_发动机;22_刮板式传输带;23_传输带挡板;24_车底盘;α-上卸板和可伸缩下卸板与水平面夹角。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照附图f 3,高效转载机底盘24上左、右两侧分别各装有一对行走轮6,右侧一对行走轮6之间的车底盘24上固定连接两个传输带挡板23。车底盘24上面中间装有操作室8,操作室8右侧的车底盘24上固定设有两个前臂3和一个转向器7,转向器7与右侧一对行走轮6控制连接。每个前臂3固定连接液压缸一 4的活塞杆,液压缸一 4固定连接在车底盘24上面,两个前臂3的前端固定连接一个三叶铲斗1,三叶铲斗I连接电磁电机2,三叶铲斗I的左上方设有一个铲斗挡板5,铲斗挡板5的下端固定在车底盘24上面。·操作室8左侧的车底盘24上设有后车厢20,后车厢20内固定装有一个发动机21和两个液压缸二 10,每个液压缸二 10上端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传输带支架9,传输带支架9上和传输带挡板5内装有刮板式传输带22。传输带支架9上端两侧各连接一个可伸缩支杆一 11,两个可伸缩支杆一 11上端连接一个卸板支撑板17,卸板支撑板17上装有减速电机12,减速电机12通过齿轮传动连接穿装在卸板支撑板17上可以自由转动的转轴18。转轴18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上、下托板13、19,上托板13上面连接上卸板14,下托板19左端连接两个可伸缩支杆二 16,两个可伸缩支杆二 16连接可伸缩下卸板15,上卸板14和可伸缩下卸板15均与水平面成共同的α角为15度角,使物料受重力作用自动下卸。高效转载机的工作过程是使用时,启动液压缸一 4使三叶铲斗I与物料接触,电磁电机2驱动三叶铲斗I转动,三叶铲斗I将物料输送至刮板式传输带23上,刮板式传输带23将物料输送至上卸板14和可伸缩下卸板15上,由上卸板14和可伸缩下卸板15将物料分别装到装载运输车或其它卸载地,由于转轴18可以自由转动,就可以实现物料多向卸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转载机,包括发动机(21)、后车厢(20)、行走轮(6)、操作室(8)、电磁电机(2)、前臂(3)、液压缸一(4)、液压缸二(10)、转向器(7)、传输带支架(9)、车底盘(24),其特征在于车底盘(24)上左、右两侧分别各装有一对行走轮(6),右侧一对行走轮(6)之间的车底盘(24)上固定连接两个传输带挡板(23),车底盘(24)上面中间设有操作室(8),操作室(8)的右侧的车底盘(24)上固定设有两个前臂(3)和一个转向器(7),转向器(7)与右侧一对行走轮(6)控制连接,每个前臂(3)固定连接液压缸一(4)的活塞杆,液压缸一(4)固定连接在车底盘(24)上面,两个前臂(3)的前端固定连接一个三叶铲斗(1),三叶铲斗(1)连接电磁电机(2),三叶铲斗(1)的左上方设有一个铲斗挡板(5),铲斗挡板(5)的下端固定在车底盘(24)上面,操作室(8)左侧的车底盘(24)上设有后车厢(20),后车厢(20)内装有一个发动机(21)和两个液压缸二(10),每个液压缸二(10)上端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传输带支架(9),传输带支架(9)上和传输带挡板(23)内共同装有刮板式传输带(22),传输带支架(9)上端两侧各连接一个可伸缩支杆一(11),两个可伸缩支杆一(11)上端连接一个卸板支撑板(17),卸板支撑板(17)上装有减速电机(12),减速电机(12)通过齿轮传动连接穿装在卸板支撑板(17)上可以自由转动的转轴(18),转轴(18)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上、下托板(13、19),上托板(13)上面连接上卸板(14),下托板(19)左端连接两个可伸缩支杆二(16),两个可伸缩支杆二(16)连接可伸缩下卸板(15),上卸板(14)和可伸缩下卸板(15)均与水平面成的α角为15度角。...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高效转载机,包括发动机(21)、后车厢(20)、行走轮(6)、操作室(8)、电磁电机(2)、前臂(3)、液压缸一(4)、液压缸二(10)、转向器(7)、传输带支架(9)、车底盘(24),其特征在于车底盘(24)上左、右两侧分别各装有一对行走轮(6),右侧一对行走轮(6)之间的车底盘(24)上固定连接两个传输带挡板(23),车底盘(24)上面中间设有操作室(8),操作室(8)的右侧的车底盘(24)上固定设有两个前臂(3)和一个转向器(7),转向器(7)与右侧一对行走轮(6)控制连接,每个前臂(3)固定连接液压缸一(4)的活塞杆,液压缸一(4)固定连接在车底盘(24)上面,两个前臂(3)的前端固定连接一个三叶铲斗(I ),三叶铲斗(I)连接电磁电机(2),三叶铲斗(I)的左上方设有一个铲斗挡板(5),铲斗挡板(5)的下端固定在车底盘(24)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扬郭美君曹金郑广辉丁大勇杨东
申请(专利权)人:李宏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