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浓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58307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0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浓缩机,包括池体、耙架、桥架、给料井、主轴以及用于驱动主轴转动的驱动部件,驱动部件包括齿轮传动机构以及两个以上驱动件,两个以上驱动件均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主轴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传动效率高、传动扭矩大、处理能力大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到固液分离浓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高压浓缩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外大型浓缩机以芬兰Larox公司、美国Amco公司、俄罗斯新西伯利亚采选设备独立设计局、德国Humboldt公司的产品为代表,其具有传动扭矩大、设备池体径高比大等特点。国内从事高效浓缩机研制的科研单位在研制高效浓缩机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止/J/ O目前,国内高效浓缩机通常以中心传动式居多,其具有以下缺点(1)池体高度与 锥体高度比不够合理,深型池体高度与锥体高度比为20:2 4,常规型池体高度与锥体高度比为5:1 2。(2)锥体结构不合理,一般池体单锥体型倾斜角8 21度,双锥体型上锥倾斜角8 21度,下锥倾斜角45 50度。(3)—般主轴的转动采用涡轮蜗杆传动,其传动效率较低。(4)传动检测仅采用电流波动控制,实践结果反映电流波动控制对主机过电流状态等故障的报警滞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传动效率高、传动扭矩大、处理能力大的高压浓缩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浓缩机,包括池体、耙架、桥架、给料井、主轴以及用于驱动主轴转动的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包括齿轮传动机构以及两个以上驱动件,所述两个以上驱动件均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主轴相连。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大齿轮以及两个以上与大齿轮配合传动的小齿轮,各驱动件的驱动端分别与一小齿轮相连,所述大齿轮与主轴相连。所述小齿轮沿大齿轮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耙架上设有可随耙架转动搅拌浆体的搅拌杆。所述池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的圆筒段、中锥段和下锥段,所述池体与中锥段的高度比为10 : 7 10 : 5。所述中锥段池壁的倾斜角为25 35°。所述下锥段池壁的倾斜角为50 60°。所述给料井的内侧壁上设有螺旋状凸环。所述驱动件上设有扭矩检测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I、本技术高压浓缩机的驱动部件采用两个以上驱动件来驱动主轴转动,使主轴的传动扭矩大大提高,进而提高了设备的处理能力,同时驱动件与主轴之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进行传动,其传动效率高,提高了能源利用率。2、本技术中小齿轮沿大齿轮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其传动稳定性好。3、本技术中耙架上设有搅拌杆,在耙架缓慢转动过程中搅拌杆对浆体起扰动作用,进而会破坏浓相层中固体颗粒重力、流出浓相层液体粘滞力以及浓相层固体颗粒之间应力这三者的平衡状态,在浓相层中形成低压区,这些低压区成为浓相层中水的通道,使得分离出来的水可以快速通过通道上升至浓缩池表面的澄清区。4、本技术优化设计使池体与中锥段的高度比为10 : 7 10 : 5,可充分发挥浆体在浓缩机内不同区的沉降一压缩效能。5、本技术优化设计使中锥段池壁的倾斜角为25 35°,下锥段池壁的倾斜角为50 60°,可降低传动扭矩,同时实现了高浓度浆体有效储备及稳定排放。6、本技术中给料井的内侧壁上设有螺旋状凸环,该螺旋状凸环可使浆体进入 给料井后与药剂充分的混合,并具有消能作用。7、本技术中驱动件上设有扭矩检测组件,可及时反映驱动件输出扭矩的变化,其与电流波动检测同时作用,可及时反馈主机过电流状态等故障。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驱动部件与上轴相连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驱动部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I、池体;11、圆筒段;12、中锥段;13、下锥段;2、耙架;21、长耙;22、短耙;23、中耙;24、小耙;25、耙齿;26、水下轴承;3、桥架;4、给料井;41、螺旋状凸环;5、主轴;51、上轴;52、中轴;53、下轴;6、驱动部件;61、齿轮传动机构;611、大齿轮;612、小齿轮;62、驱动件;621、电机;622、减速机;7、搅拌杆;8、扭矩检测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至图3示出了本技术高压浓缩机的一种实施例,包括池体I、耙架2、桥架3、给料井4、主轴5以及用于驱动主轴5转动的驱动部件6,池体I由混凝土建造,桥架3固定在池体I的外缘上,驱动部件6安装在桥架3的中部,给料井4固定在桥架3中部的下方,主轴5与驱动部件6的驱动端相连,其向下伸入池体I中,并由上至下分为依次相连的上轴51、中轴52和下轴53,耙架2包括长耙21、短耙22、中耙23和小耙24,长耙21和短耙22上固定有耙齿25,长耙21和短耙22安装于中轴52上,中耙23和小耙24安装在下轴53上,池体I的下部设有水下轴承26,水下轴承26对下轴53起固定作用,驱动部件6包括齿轮传动机构61以及四个驱动件62,四个驱动件62均通过齿轮传动机构61与主轴5相连,并通过该齿轮传动机构61驱动主轴5转动,由于设置了四个驱动件62,其对主轴5的驱动力更大,使主轴5的传动扭矩大大提高,进而也提高了设备的处理能力,同时驱动件62与主轴5之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61进行传动,相比于现有涡轮蜗杆传动方式,其传动效率高,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在其它实施例中,驱动件62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或四个以上。本实施例中,如图I至图3所示,齿轮传动机构61包括大齿轮611和四个小齿轮612,四个小齿轮612与大齿轮611啮合,并沿大齿轮611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驱动件62包括电机621和减速机622。各驱动件62的驱动端分别与一个小齿轮612相连,大齿轮611与主轴5相连,驱动件62驱动小齿轮612转动时,可使大齿轮611带着主轴5转动。本实施例中,如图I所示,耙架2的长耙21和短耙22之间设有多根搅拌杆7,搅拌杆7在池体I中竖直布置,在耙架2缓慢转动过程中搅拌杆7会扰动浆体,进而会破坏浓相层中固体颗粒重力、流出浓相层液体粘滞力以及浓相层固体颗粒之间应力这三者的平衡状态,在浓相层中形成低压区,这些低压区成为浓相层中水的通道,使得分离出来的水可以快速通过通道上升至浓缩池表面的澄清区。搅拌杆7的数量及各搅拌杆7之间的间隙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本实施例中,池体I的内腔由上至下依次分为圆筒段11、中锥段12和下锥段13,圆筒段11设有溢流堰,下锥段13的底部设有底锥排矿口,用于排出浆体。其中,池体I的整体高度与中锥段12的高度比为10 : 7 10 : 5,可充分发挥浆体在浓缩机内不同区的 沉降一压缩效能。中锥段12池壁的倾斜角(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 35°,下锥段13池壁的倾斜角(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0 60°。可降低传动扭矩,同时实现了高浓度浆体有效储备及稳定排放。本实施例中,给料井4的内侧壁上设有螺旋状凸环41,如图I所示,螺旋状凸环41连接于给料井4的桶状内侧壁上,当浆体和药剂进入给料井4后,该螺旋状凸环41可使浆体与药剂充分的混合,并起到消能的作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62上设有扭矩检测组件8,扭矩检测组件8为现有常规检测组件,其检测并反映驱动件62中电机621的输出端输出扭矩的变化,并与电流波动检测同时作用,可及时的反馈主机过电流状态等故障,反馈至报警装置以实现自动报警。本技术高压浓缩机的工作原理浆体通过管道进入给料井4,浆体在给料井4中与加入的药剂充分混合,然后进入池体1,通过在池体I中的再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浓缩机,包括池体(1)、耙架(2)、桥架(3)、给料井(4)、主轴(5)以及用于驱动主轴(5)转动的驱动部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6)包括齿轮传动机构(61)以及两个以上驱动件(62),所述两个以上驱动件(62)均通过齿轮传动机构(61)与主轴(5)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仝克闻齐丁丁杨慧于丽军陈炳强刘威曾建红刘茗韦涛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