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发光二极体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54093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8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3D发光二极体显示装置,其包含透明基板、阳极、发光结构层、阴极以及相位延迟膜。其中,该阴极设置于该发光结构层之上,且该阴极接触该发光结构层的一个表面具有复数个第一区域及复数个第二区域。该些第一区域与该些第二区域的宽度分别对应子像素单元的宽度。该些第一区域具有复数个第一平行微沟槽,该些第二区域具有复数个第二平行微沟槽,且该第一区域与该第二区域相互平行间隔排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3D发光二极体显示装置省略了一般3D发光二极体显示装置所需的偏光片元件,且简化了制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发光二极体显示装置,且特别是3D发光二极体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光电产业的蓬勃发展,人们追求高品质的视觉享受,从早期传统笨重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athode Ray Tube, CRT)逐渐发展到高画质的平面面板显示器(Flat PanelDispl ay, FPD),例如液晶平面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电衆面板平面显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 PDP)、场发射平面显不器(Field Emission Display, FED)及电激发光显示器(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ELD)。相较于其他平面显示器,电激发光显示器因具有自发光、高亮度、广视角、高应答速度、面板轻薄等优点 ,所以格外受到消费者的喜爱。随着3D科技日益普及,因此具3D功能的电激发光显示器的市场需求也逐渐提高。电激发光显示器根据所使用的化学材料又分为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装置及无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装置。图I所绘示为一般发光二极体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100具有阴极110、发光结构层120、阳极130、透明基板140、偏光片150及具有两种相位延迟值160A及160B的相位延迟膜160。藉由偏光片150与相位延迟膜160将影像转变为具两种偏振态的特性,接着透过偏光眼镜即可将影像分离,即可达到3D效果。然而,在透明基板140表面贴附偏光片150的制程经常会出现贴附异常,导致需要重新贴附偏光片150,造成偏光片150和相位延迟膜160的浪费;同时也造成贴附偏光片的制程较为复杂和繁复。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3D发光二极体显示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态样,该3D发光二极体显示装置包含透明基板;阳极,该阳极设置于该基板的一侧;发光结构层,该发光结构层设置于该阳极之上;阴极,该阴极设置于该发光结构层之上,该阴极接触该发光结构层的一个表面具有复数个第一区域及复数个第二区域,该些第一区域与该些第二区域的宽度分别对应子像素单元的宽度,且该第一区域具有复数个第一平行微沟槽,该第二区域具有复数个第二平行微沟槽,该第一区域与该第二区域相互平行间隔排列;以及相位延迟膜,该相位延迟膜设置于该透明基板的另一侧,且含有至少一个相位延迟值。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平行微沟槽的长度方向与该第二平行微沟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平行微沟槽的长度方向与该复数个第一区域以及该复数个第二区域的排列方向的夹角为90度。于本专利技术的有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平行微沟槽的长度方向与该第二平行微沟槽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一平行微沟槽的长度方向与该复数个第一区域以及该复数个第二区域的排列方向的夹角为45度,该第二平行微沟槽的长度方向与该排列方向的夹角为135度。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各该第一平行微沟槽的宽度与各该第二平行微沟槽的宽度介于I微米至100微米之间。于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具体实施例中,各该第一平行微沟槽的高度与各该第二平行微沟槽的高度介于100纳米至I微米之间。于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各该第一平行微沟槽的高度与各该第二平行微沟槽的高度介于100纳米至I微米之间。 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该第一平行微沟槽的间距与相邻的两个该第二平行微沟槽的间距介于I微米至100微米之间。于本专利技术的又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相位延迟膜具有1/4相位延迟值。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3D发光二极体显示装置,利用阴极表面复数个平行微沟槽结构,使发光结构层中的化合物按照特定方向排列以发射出具有特定方向的光,达到偏振光的功效。因此,可省略一般3D发光二极体显示装置所需的偏光片元件,也可简化制程。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各种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I为一般3D发光二极体显示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3D发光二极体显示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阴极表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区域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光源偏振态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阴极表面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200 3D发光二极体显示装置110、210、310 :阴极120,220:发光结构层130、230:阳极140、240:透明基板150:偏光片160、250:相位延迟膜160A:第一相位延迟值160B:第二相位延迟值211、221:第一区域211A、221A:第一平行微沟槽212,222:第二区域212B.222B:第二平行微沟槽H211A:第一平行微沟槽的高度G211A:第一平行微沟槽之间的间距W211A:第一平行微沟槽的宽度具体实施例方式为利贵审查员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创作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能达成的功效,兹将本专利技术配合附图,并以实施例的表达形式详细说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的图式,其主旨仅为示意及辅助说明书之用,未必为本专利技术实施后的真实比例与精准配置,故不应就所附的图式的比例与配置关系解读、局限本专利技术于实际实施上的权利范围。请参照图2所示。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3D发光二极 体显示装置200的结构示意图。3D发光二极体显示装置200包含透明基板240、阳极230、发光结构层220、阴极210及相位延迟膜250。上述的透明基板240可以为透明玻璃基板或透明可挠性基板,例如可为透明塑料或是透明的金属薄片。上述的阳极230由透光材料所组成,例如可为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该阳极230设置于该透明基板240的一侧。上述的发光结构层220为具自发光特性的化学材料,该发光结构层220设置于该阳极230之上。这些化学材料可为高分子聚合物、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或无机金属络合物所组成。为了发出特定波长的光,该化学材料一般都具有线性多苯环结构。但随着市场需求改变,后续也衍生出盘状多苯环结构。当3D发光二极体显示装置200通电后,阳极230所释出的空穴与阴极210所释出的电子将于该发光结构层220结合,产生光子并发光。为提高3D发光二极体显示装置的发光效率,可以在该发光结构层220与阴极210之间设置电子传导层,例如8-轻基喹咐招(tris (8-hydroxyquinoline aluminum), A1Q3),藉由阴极与电子传导层的能阶搭配,使阴极所释放出的电子能更顺利传递至发光结构层220。此外,也可以于发光结构层220与阳极230之间设置空穴传导层,例如具有多胺类的芳香族化合物,可使阳极所释出的空穴顺利传递至发光结构层220,以提高空穴与电子结合的效率。前述的阴极210,为低功率的金属,例如可选自由银、铝、镁、钙及锂所构成的群组,该阴极210设置于该发光结构层220之上。该阴极210接触该发光结构层220的表面具有复数个第一区域及复数个第二区域,这些第一区域与这些第二区域的宽度分别对应子像素单元的宽度,且该第一区域具有复数个第一平行微沟槽(图中未绘示),该第二区域具有复数个第二平行微沟槽(图中未绘示),该第一区域与该第二区域相互平行间隔排列;利用该些平行微沟槽结构可使发光结构层220中的化合物按照特定方向排列,以发射出特定方向的光。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3D发光二极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3D发光二极体显示装置包含:透明基板;阳极,该阳极设置于该基板的一侧;发光结构层,该发光结构层设置于该阳极之上;阴极,该阴极设置于该发光结构层之上,该阴极接触该发光结构层的表面具有复数个第一区域及复数个第二区域,该复数个第一区域与该复数个第二区域的宽度分别对应子像素单元的宽度,且该第一区域具有复数个第一平行微沟槽,该第二区域具有复数个第二平行微沟槽,该第一区域与该第二区域相互平行间隔排列;以及相位延迟膜,该相位延迟膜设置于该透明基板的另一侧,且含有至少一个相位延迟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龙海郭真宽邓建甫
申请(专利权)人:明基材料有限公司明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