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双面发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透光柔性衬底层、阳极层、第一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反光连接层、第二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和阴极层;所述第一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和第二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分别含有发光层;所述反光连接层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第一反射导电层、绝缘层、第二反射导电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柔性双面发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挠曲性能和柔性优良,两个出光面可以单独发射光,发光亮度高,且两个出光面发出的光互不影响。该柔性双面发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制备方法工序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适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光源
,具体的说是涉及。
技术介绍
电光源行业一直是世界各国竞相研究的热点,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广泛使用的光源为气体放电光源,这种光源的原理是将灯的内部经抽真空后充入含汞的混合气体,利用气体放电发光或气体放电产生的紫外光激发荧光粉发光。然而,气体放电光源的脉冲光闪容易导致人视觉疲劳,而且汞污染环境,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研究开发节能又环保的緑色光源来替代传统光源,成为各国竞相研究的重要课题。有机电致发光装置(OLED)是电光源中的ー种。OLED是基于有机材料的一种电流 型半导体发光器件。其典型结构是在ITO玻璃上制作一层几十纳米厚的有机发光材料作发光层,发光层上方有一层低功函数的金属电极。当电极上加有电压时,发光层就产生光福射。OLED显示器件具有的主动发光、发光效率较高、功耗低、轻、薄、无视角限制等优点,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最有可能在未来的显示器件市场上占据霸主地位的新一代显示器件。由于全球越来越多的显示器厂家纷纷投入研发,大大的推动了 OLED的产业化进程,使得OLED产业的成长速度惊人,目前已经到达了大規模量产的前夜。作为ー项崭新的显示技木,OLED技术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发展迅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87年,美国Eastman Kodak公司的C. ff. Tang和VanSlyke报道了有机电致发光研究中的突破性进展。利用超薄薄膜技术制备出了高亮度,高效率的双层小分子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在该双层结构的器件中,IOV下亮度达到lOOOcd/m2,其发光效率为1.511m/W、寿命大于100小吋。1990年,英国剑桥大学Burronghes等人首次提出用高分子共轭聚合物聚苯撑こ烯(PPV)制成聚合物电致发光(EL)器件,随后,美国加洲大学Heeger教授领导的实验组于1991年进ー步确证了聚合物电致发光特性,并进行了改进。从此有机发光器件的研究开辟了ー个全新的领域ー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PLED)。自此,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已经获得了如下的ー些优点(I)OLED属于扩散型面光源,不需要像发光二极管(LED) —祥通过额外的导光系统来获得大面积的白光光源;(2)由于有机发光材料的多祥性,OLED照明可根据需要设计所需颜色的光;(3) OLED可在多种衬底如玻璃、陶瓷、金属、塑料等材料上制作,这使得设计照明光源时更加自由;(4)采用制作OLED显示的方式制作OLED照明面板,可在照明的同时显示信息;(5) OLED在照明系统中还可被用作可控色,允许使用者根据个人需要调节灯光氛围;(6) OLED能做成透光器件,这样当器件应用在窗户玻璃上时,白天以外光为光源,夜晚则能作为照明光源。虽然目前OLED具有上述所述的优点,但也存在如下的不足之处I.现有的OLED器件中,采用玻璃材料作为OLED器件的衬底,导致OLED器件不能弯曲,韧性差,易碎,限制了 OLED的应用范围;2.现有的OLED器件大部分只能将光从阳极或者阴极的ー侧取出,制得底发射或顶发射OLED器件,该类OLED器件不能双面发光,也限制了 OLED器件在需要双面发光领域中的应用;3.现有的OLED器件也寻在双面发光的OLED器件,但是当存在多个发光层时,发出的光是一种混合光,多种颜色的光不能分开发射,得不到单一颜色的光的发射。在显示应用方面,由于整个发光装置都是透明的,因此发光装置任何一面的背景都会对另一面的显示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挠曲性能和柔性优良,两个出光面可以单独发射光,发光亮度高,且两个出光面发出的光互不影响的柔性双面发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以及,上述柔性双面发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柔性双面发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透光柔性衬底层、阳极层、第一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反光连接层、第二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和阴极层;所述第一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和第二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含有发光层;反光连接层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第一反射导电层、绝缘层、第二反射导电层。以及,一种柔性双面发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透光柔性衬底层;在所述透光柔性衬底层上镀阳极层;在所述阳极层上依次镀第一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反光连接层、第二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和第二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含有发光层;反光连接层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第一反射导电层、绝缘层、第二反射导电层;在所述第二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与反光连接层相对的表面镀阴极层,得到所述柔性双面发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本专利技术柔性双面发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通过依次叠加设置的第一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反光连接层和第二有机电致发光结构,该反光连接层能有效的将第一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和第二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发出的光分别反射至透光柔性衬底层和阴极层并射出,实现两个出光面单独发射光,同时增强了该柔性双面发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发光效率和强度。由于反光连接层含有依次叠加设置的第一反射导电层、绝缘层、第二反射导电层,该两导电层能起到反射面作用,将第一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和第二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发出的光分别反射至透光柔性衬底层和阴极层并射出,避免了第一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和第二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发出的光互相影响,有效解决了现有的双面发光的OLED—面的背景对另一面的显示造成影响。该第一反射导电层同时还作为阴极层的作用,第二反射导电层还作为阳极层的作用,绝缘层能有效地将第一反射导电层和第一反射导电层绝缘分隔,使得第一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和第二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分别发光。本专利技术柔性双面发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衬底层为透光柔性衬底层,使得该柔性双面发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具有优良的挠曲性能和柔性能。本专利技术柔性双面发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制备方法采用镀层的方式依次在透光柔性衬底层上镀层,使得该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各层之间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结构紧凑,提高了其发光性能,且发光性能稳定,制备方法エ序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适于エ业化生产。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柔性双面发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ー种优选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柔性双面发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另ー种优选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柔性双面发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又ー种优选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柔性双面发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歩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挠曲性能和柔性优良,两个出光面可以单独发射光,发光亮度高,且两个出光面发出的光互不影响的柔性双面发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如图I至图3所示,该柔性双面发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透光柔性衬底层I、阳极层2、第一有机电致发光结构3、反光连接层4、第二有机电致发光结构5和阴极层6。其中,第一有机电致发光结构3和第二有机电致发光结构5分别含有发光层33和有发光层53 ;反光连接层4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第一反射导电层41、绝缘层42、第二反射导电层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双面发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透光柔性衬底层、阳极层、第一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反光连接层、第二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和阴极层;所述第一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和第二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分别含有发光层;所述反光连接层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第一反射导电层、绝缘层、第二反射导电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王平,冯小明,钟铁涛,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