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倒角螺纹连接件及其表面螺纹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49953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8 1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倒角螺纹连接件表面螺纹的加工方法,包括步骤:1)在工件上车削螺纹;2)在需要加工倒角的螺纹端部加工倒角。由于在螺纹车削的过程中,螺纹的端部位置最容易产生毛刺,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先对螺纹进行加工,此时螺纹的端部会产生毛刺,然后再在螺纹的端部加工需要的倒角,加工倒角需要在原工件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去除,因此在加工倒角的过程中可以对已经加工出来的螺纹的端部进行切削,从而螺纹端部的毛刺也将被去除。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方法加工而成的带倒角的螺纹连接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带倒角的螺纹连接件及其表面螺纹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螺纹连接件的主要作用是用于连接、紧固和密封,随着目前工业水平的发展,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产品都对螺纹连接件的要 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航空工业中,航空部件中的螺纹连接件表面的毛刺更是成为质量控制的关键点。一般的螺纹连接件都带有倒角结构,而在螺纹加工的过程中一般是先加工倒角,然后再加工螺旋线,倒角结构一般是位于车刀在车螺纹时的进刀和退刀的位置,即螺旋线的起始端和末端一般位于倒角结构上,而实际加工过程中,由于进道和退刀时车刀速度的变化以及震动的影响,螺纹连接件表面的毛刺也都出现在螺旋线的起始端和末端,即倒角结构处。为了去除螺纹连接件表面的毛刺,目前一般是通过钳工手工去除,然而,手工去除不仅工作量大并且手工去除还受到工人技能、操作手法以及工具的等因素的影响,其去除效果不甚理想,更为严重的还有可能破坏螺纹表面,直接对螺纹精度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如何能够开发一种螺纹连接件表面的螺纹的加工方法,以避免生产出的螺纹连接件表面产生大量毛刺,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带倒角螺纹连接件表面螺纹的加工方法,以避免生产出的螺纹连接件表面产生大量毛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带倒角螺纹连接件表面螺纹的加工方法包括步骤I)在工件上车削螺纹;2)在需要加工倒角的螺纹端部加工倒角。优选的,在步骤2)之后还包括步骤3)对所述螺纹的大径和中径进行精加工。优选的,所述螺纹、倒角的加工以及螺纹的大径和中径的精加工均采用数控机床实现。优选的,所述倒角为30° -60°范围内的倒角。优选的,所述倒角为45°倒角。一种带倒角的螺纹连接件,所述带倒角的螺纹连接件采用如上所述的带倒角螺纹连接件表面螺纹的加工方法加工而成。优选的,所述带倒角的螺纹的连接件上设置有多段螺纹,且每段螺纹的两端均加工有倒角。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带倒角螺纹连接件表面螺纹的加工方法首先对工件表面的螺纹进行加工,然后再对螺纹端部的倒角进行加工。由于在螺纹车削的过程中,螺纹的端部位置最容易产生毛刺,因此本专利技术中先对螺纹进行加工,此时螺纹的端部会产生毛刺,然后再在螺纹的端部加工需要的倒角,从而在加工倒角的过程中可以将毛刺去除。由此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法可以有效去除螺纹连接件表面的毛刺。同时本专利技术中所提供的螺纹连接件由于采用了以上加工方法,因而其表面不会产生大量毛刺,因而能够满足实际应用中对螺纹连接件的更高的要求。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带倒角螺纹连接件表面螺纹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带倒角的螺纹连接件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带倒角螺纹连接件表面螺纹的加工方法中对工件表面螺纹的加工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带倒角螺纹连接件表面螺纹的加工方法中对倒角的加工不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带倒角螺纹连接件表面螺纹的加工方法中对螺纹的精加工不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核心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带倒角螺纹连接件表面螺纹的加工方法,以避免生产出的螺纹连接件的表面存在大量毛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方法制作的带倒角的螺纹连接件。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带倒角螺纹连接件表面螺纹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部分以图2中所提供的带倒角的螺纹连接件为例对带倒角螺纹连接件表面螺纹的加工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图2中的带倒角螺纹连接件A上具有两段螺纹B,其中螺纹B的两端分别具有倒角D,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带倒角螺纹连接件表面螺纹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I)在工件上车削螺纹,采用螺纹刀I对工件表面需要加工螺纹的地方进行螺纹的车削;S2)待螺纹加工完毕之后,在需要加工倒角的螺纹端部加工倒角,采用倒角刀或者外圆刀2均可对倒角D进行加工。如图4中所示采用外圆刀对倒角进行加工,将倒角余料C去除,其中图中的箭头代表外圆刀的走刀方向。由于在螺纹车削的过程中,螺纹的端部位置最容易产生毛刺,因此本专利技术中先对螺纹进行加工,此时螺纹的端部会产生毛刺,然后再在螺纹的端部加工需要的倒角D,加工倒角D需要在原工件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去除,因此在加工倒角的过程中可以对已经加工出来的螺纹的端部进行切削,即去除倒角余料C,从而螺纹端部的毛刺也将被去除。由此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带倒角螺纹连接件A表面大量的毛刺。虽然通过上述实施例中的加工方法可以将带倒角的螺纹连接件A表面的大部分毛刺去除,但是在螺纹加工过程中,螺纹的中部也可能有少量的毛刺出现,螺纹的牙顶的一些部位可能会因为受力不均匀而发生变形,为了进一步去除带倒角的螺纹连接件A表面的毛刺,本实施例中还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步骤S3):对所述螺纹的大径和中径进行精加工。具体的,通过外圆刀2和螺纹刀I分别对上述螺纹的大径和中径进行精加工,如图5中所示,调整好外圆刀2的位置,并使外圆刀2由螺纹的一端向另一端移动,以使外圆刀2对螺纹的大径即螺纹的牙顶部位进行精加工,使螺纹的牙顶部达到更高的精度要求,然后再通过螺纹刀I沿螺纹线由螺纹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以便对螺纹的中径进行精加工,去除螺纹牙侧面的毛刺。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带倒角螺纹连接件A表面螺纹的加工方法中所加工的倒角D一般为30° -60°范围内的倒角,尤其适合加工角度 为45°的倒角。上述实施例中的带倒角的螺纹连接件A表面螺纹的加工方法可以采用普通车床实现也可以采用数控机床实现,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并且使生产出的产品一致性更好,本实施例优选的采用数控机床实现对螺纹、倒角D的精加工,首先编制加工程序,该加工程序所执行的步骤为SI)在工件上车削螺纹;S2)在需要加工倒角的螺纹端部加工倒角D,由于采用数控机床,其车刀与工件的相对位置更为精准,且移动也更为方便快速,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倒角D的加工优选的采用外圆刀2实现。将该程序输入到数控机床,并将刀具和工件夹持好,由于数控机床在输入程序之后可以按照程序步骤自动切削,因此实现了对带倒角的螺纹连接件A的表面螺纹的加工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并且采用上述步骤而加工出的带倒角的螺纹连接件A其螺纹端部不会产生大量毛刺,满足了生产和应用上对产品的要求。为了进一步优化方案,本实施例中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带倒角的螺纹连接件A表面的螺纹时还增加了步骤S3)对所述螺纹的大径和中径进行精加工。对螺纹大径和中经的精加工需要通过外圆刀2和螺纹刀I实现,通过编制程序,使数控机床实现由外圆刀2首先对螺纹外径进行一遍或者多变精加工,即通过外圆刀2对螺纹牙顶进行加工,然后通过螺纹刀I对螺纹的中径进行精加工,即对螺纹牙的侧面毛刺或者凸起进行加工。由于采用数控机床实现上述加工步骤,因此产品的加工精度以及产品的一致性可以得到更大提升。本专利技术同时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带倒角的螺纹连接件A,如图2中所示,由于采用如上步骤进行工件表面螺纹的制备,因为其表面不会产生大量毛刺。更近一步的,该带倒角的螺纹连接件A上设置有多段螺纹B,并且每段螺纹B的连段均加工有倒角D0以上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带倒角螺纹连接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倒角螺纹连接件表面螺纹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在工件上车削螺纹;2)在需要加工倒角的螺纹端部加工倒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郭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