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建涛专利>正文

蒸发浓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49502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8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蒸发浓缩器,用于制药和化工生产中粘稠和易结垢结晶物料的浓缩,包括加热器、蒸发腔、物料抄板和传动轴,加热器安装在蒸发腔内部,加热器周向对称设置多个物料抄板,蒸发腔腔体一端设有传动轴,传动轴穿过蒸发腔腔体与加热器连接,蒸发腔底部两侧设有支撑滚动系统,加热器在传动轴的带动下可以在支撑滚动系统上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加热器内置方式,结构紧凑;蒸发腔与加热器无直接摩擦,不损伤设备,物料品质稳定;加热器流动旋转,物料循环加热,加热均匀,减少能耗,所得物料浓度稳定;蒸发腔设置有工作孔,可及时检测物料浓缩状况,物料便于检测以控制浓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蒸发浓缩器,用于制药和化工生产中粘稠和易结垢结晶物料的浓缩。
技术介绍
目前制药和化工生产中制备粘稠和易结垢结晶物料的常用设备有强制外循环蒸发器和旋转刮板蒸发器两种。第一种强制外循环蒸发器电耗大,浓缩效果差,设备易磨损且磨耗下来的金属材料污染物料,影响物料品质;第二种旋转刮板蒸发器占地面积大、能耗大,设备同样存在易磨损且磨耗下来的材料污染物料,并 且终点浓度不可控,影响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热器内置式的蒸发浓缩器,加热器旋转且与蒸发腔无直接摩擦,蒸汽利用率高,能耗低,不损伤设备,终点浓度可控,物料品质稳定。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蒸发浓缩器包括蒸发腔、加热器、物料抄板和传动轴,加热器安装在蒸发腔内部,加热器周向对称设置多个物料抄板,蒸发腔腔体一端设有传动轴,传动轴穿过蒸发腔腔体与加热器连接。其中所述的蒸发腔为一卧式容器,蒸发腔顶部依次排列有蒸汽进口、进料口、排气口、工作孔和二次蒸汽出口,蒸发腔两端封头设有视镜、温度压力检测孔和排水装置,蒸发腔底部装有出料口和排污口。所述的加热器内部设有多个加热管,加热管分别连接两端的蒸汽分配室和凝水收集腔,加热管互相平行分散排列在加热器内。加热管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加热管与蒸汽分配室和凝水收集腔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多样,本专利技术优选加热管固定焊接在蒸汽分配室和凝水收集腔的管板上,连接可靠,防止蒸汽泄漏;加热器两端外缘优选设置滑轨,滚轮在滑轨上转动,减少了设备摩擦。所述的蒸汽分配室为一圆盘状中空的密封体,蒸汽分配室中心处设置蒸汽管,蒸汽管通过蒸汽旋转接头与蒸发腔的蒸汽进口连通,蒸汽分配室内以蒸汽管为中心用蒸汽分配格栅放射状隔离成多个分配室,分配室与加热管相通。蒸汽进入到分配室,通过蒸汽分配格栅分配后均匀进入到加热管内。所述的凝水收集腔为一圆盘状中空的密闭体,内部用格栅隔开,一侧与加热管相通,传动轴为一空心轴,凝水收集腔中间通过传动轴与蒸发腔的排水装置相通。蒸汽冷凝水从加热管流入收集腔收集,通过排水装置,将冷凝水排出。凝水收集腔优选用格栅分隔成6个,每个收集腔都与传动轴相通,既保证传动轴的强度,又保证了凝水及时排出。所述的蒸发腔腔体底部两端设有支撑滚动装置,加热器安装在支撑滚动装置上。加热器可以在支撑滚动装置上旋转。支撑滚动装置包含有底座和滚轮,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在蒸发腔底部,便于拆卸和维修;滚轮内安装轴承,加热器的滑轨安装在滚轮上,减少了设备之间的摩擦,降低了能耗。除上述外,还可以在蒸汽分配室和凝水收集腔的管板之间焊接横梁,物料抄板与横梁焊接在一起,物料抄板上设有加强板,以防物料抄板变形。工作原理及过程蒸汽从蒸汽进口经蒸汽旋转接头进入蒸汽分配室,经蒸汽分配室分配进入加热器,蒸汽经过加热器的热交换后变为冷凝水,冷凝水经凝水收集 腔收集,通过排水装置排出;传动轴带动加热器旋转,物料抄板将蒸发腔底部的物料抄起,物料抄板转至顶部,物料在重力作用下掉落到分散排列的加热管上,最终至蒸发腔底部,如此实现物料循环加热,而物料加热后所蒸发的水蒸气从二次蒸汽出口排出;蒸发腔侧面设有视镜、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可随时观察蒸发腔内物料的浓缩状况,工作孔可随时取样以检测物料浓度,浓缩完成后经排料口排出;底部设有排污口,用于蒸发腔内部清洗时使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加热器内置方式,结构紧凑;(2)蒸发腔与加热器无直接摩擦,不损伤设备,物料品质稳定;(3)加热器流动旋转,物料循环加热,加热均匀,减少能耗,所得物料浓度稳定;(4)蒸发腔设置有工作孔,可及时检测物料浓缩状况,物料便于检测以控制浓度。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结构图;图2是图I的左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物料抄板的主视图;图4是图3物料抄板的左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蒸汽分配装置的剖面视图;图6是图5的左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凝水收集装置的剖面视图;图8是图7的右视图。图中1、视镜;2、蒸汽进口 ;3、蒸汽分配室;4、进料口 ;5、排气口 ;6、工作孔;7、二次蒸汽出口 ;8、凝水收集腔;9、温度压力检测孔;10、传动轴;11、传动装置;12、凝水排出口 ;13、支撑滚动装置底座;14、支撑滚动装置;15、排污口 ;16、物料抄板;17、加热器;18、加热管;19、出料口 ;20、设备底盘;21、蒸发腔;22、蒸汽旋转接头;23、加强板;24、横梁;25、管板;26、蒸汽分配格栅;27、排水装置;28、格栅;29、圆孔;30、蒸汽管;31、滑轨;32、滚轮。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I所示,蒸发浓缩器包括蒸发腔21、加热器17、物料抄板16和传动轴10,力口热器17安装在蒸发腔21内部,加热器17周向对称设置多个物料抄板16,蒸发腔腔体一端设有传动轴10,传动轴10穿过蒸发腔21腔体与加热器17连接。如图I和图2所示,物料通过进料口 4进入蒸发腔21,传动装置11连接到传动轴10,传动轴10带动加热器17旋转,蒸汽进口 2通入蒸汽,蒸汽经蒸汽旋转接头22进入蒸汽分配室3,平均分配后进入加热管18,物料抄板16在随着加热器17旋转过程中从蒸发腔21底部抄起物料,物料抄板16旋转到顶部后在重力作用下物料倾倒进入到分散排列的加热管18上,经加热管18最终流淌到蒸发腔21底部,在流淌过程中物料受热蒸发,蒸发出的二次蒸汽从二次蒸汽出口 7排出;进入加热器17内的蒸汽释放热量后转化为冷凝水至凝水收集腔8收集,通过排水装置27,从凝水排出口 12排出;物料浓缩时可从工作孔6取样检测物料浓度,达到设定浓度后通过物料出口 19排出,完成蒸发浓缩过程;清洗时可从工作孔6进入蒸发腔内,清洗完毕后,杂物可从排污口 15排出。 如图3和图4所示,物料抄板16焊接在横梁24上,物料抄板16侧面加焊加强板23,横梁24连接两端蒸汽分配室和凝水收集腔的管板25上。如图5和图6所示,蒸汽分配室3为一圆盘状中空的密封体,蒸汽分配室内以蒸汽管30为中心用蒸汽分配格栅26放射状隔离成多个分配室,分配室连通加热管18,蒸汽分配室内的蒸汽管30周向分布圆孔29,蒸汽过圆孔29经蒸汽分配格栅26均匀进入加热管18。如图7和图8所示,凝水收集腔一侧与加热器的加热管18相通,另一侧通过传动轴10与排水装置27相通,传动轴10为一空心轴,焊接在凝水收集腔8的管板25上,凝水收集腔8是一圆盘状中空密闭的结构,内部用格栅28隔开分成6个,凝水收集腔8与传动轴10相通,蒸汽冷凝水从加热管18流入凝水收集腔8,经传动轴到排水装置27,从凝水排出口 12排出。如图5和图7所示,支撑滚动装置14设置在蒸发腔21腔体底部两端,底座13通过螺丝固定在蒸发腔21底部,加热器的滑轨31安装在支撑滚动装置的滚轮32上,加热器17可以在支撑滚动装置14上旋转。权利要求1.ー种蒸发浓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腔(21)、加热器(17)、物料抄板(16)和传动轴(10),加热器(17)安装在蒸发腔(21)内部,加热器(17)周向对称设置多个物料抄板(16),蒸发腔腔体一端设有传动轴(10),传动轴(10)穿过蒸发腔腔体与加热器(1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蒸发浓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腔(21)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蒸发浓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腔(21)、加热器(17)、物料抄板(16)和传动轴(10),加热器(17)安装在蒸发腔(21)内部,加热器(17)周向对称设置多个物料抄板(16),蒸发腔腔体一端设有传动轴(10),传动轴(10)穿过蒸发腔腔体与加热器(1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涛王建钱露徐翔
申请(专利权)人:徐建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