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片收放卷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47961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5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极片收放卷机构包括基板平台、安装支架、移动组件、驱动机构、转动轴、气缸、推动轴、胀轴组件及检测装置,所述移动组件输出端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所述安装支架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基板平台上,所述转动轴呈管状结构且枢接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转动轴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胀轴组件固定,所述推动轴滑动地套接于所述转动轴内且一端与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驱动所述胀轴组件张紧或松弛,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胀轴组件的位置,并控制所述移动组件对所述胀轴组件进行位置纠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上下料方便快捷,控制精度高并能实现位置自动纠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卷绕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程度高,上下料方便快捷,控制精度高并能实现位置自动纠偏的极片收放卷机构
技术介绍
电池卷绕机是一种将正极片、负极片及隔膜纸卷绕成一个电池电芯的生产设备。现有的电池卷绕机一般包括以下几大部分驱动正、负极片及隔膜纸料筒转动从而为卷绕电池送料的收放卷机构、在收放卷过程中使正极片、负极片及隔膜纸保持恒定张力的恒张力系统、防止电池极片短路的极片清洁机构、将正、负极片及隔膜纸卷绕成电芯的卷绕头、卷绕完成后切断正、负极片及隔膜纸的切刀机构、以及将成型的电芯卸下的下料机构。现今电池组合成型的方式基本上为人工卷绕为主,特另是一些中小企业采用人工卷绕的方式较多,而一些主流大公司则以半自动设备卷绕的作业方式,因此,目前采用的自动化程度并不高。在电池电芯卷绕前,首先需要将料筒安装于收放卷的转轴上,为使料筒在卷绕过程中不发生偏移,一般需要将料筒进行固定。目前采用气胀轴的方式将料筒固定,气胀轴方式是采用气枪对着气胀轴上的气嘴充气,在气胀轴上的键条会突出顶住外部的料筒,需卸下料筒时,用手按下气芯放气,键条会回复到原来的样子即可拆卸;该种方法要求设备的精度较高,成本较大,不利于广泛使用。另外,在卷绕前一般需要对正、负极片及隔膜纸的位置进行较正,以使卷绕时准确,防止极片走偏而影响电池的质量,这些通常在卷绕前采用人工调试,在卷绕过过程中料筒出现走偏时只能停机调试,因此会影响生产效率而且人工调试并不精确。基于上述的不足,因此需要一种更好的极片收放卷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上下料方便快捷,控制精度高并能实现位置自动纠偏的极片收放卷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极片收放卷机构,包括基板平台、安装支架、移动组件、驱动机构、转动轴、气缸、推动轴、胀轴组件及检测装置,所述移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基板平台上且输出端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所述安装支架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基板平台上,所述转动轴呈管状结构且枢接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转动轴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胀轴组件固定,所述推动轴滑动地套接于所述转动轴内且一端与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驱动所述胀轴组件张紧或松弛,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上并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胀轴组件的位置,并控制所述移动组件对所述胀轴组件进行位置纠偏。较佳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固定架及若干滑块,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所述滑块上,所述基板平台表面设置有滑轨,所述滑块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滑轨上。具体地,所述滑轨分别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基板平台的表面的两侧。通过在所述基板平台上设置所述滑轨,并利用所述滑块滑动地与所述滑轨配合,从而使所述固定架可在所述基板平台上滑动,达到调整位置的目的。较佳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滚珠丝杆、导套及若干轴承,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基板平台上,所述滚珠丝杆枢转于所述轴承上且一端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导套滑动地套接于所述滚珠丝杆上及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利用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所述滚珠丝杆,使所述滚珠丝杆转动带动导套滑动,从而推动所述安装支架在所述基板平台上来回滑动,结构简单,控制方便,而且滚珠丝杆的精密性高,传导的精确,有效保证传动位置的准确性。较佳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及皮带,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主动轮安装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从动轮安装于所述转动轴上,所述皮带缠绕于所述主动轮及从动轮之间。 较佳地,所述胀轴组件包括胀轴及若干胀块,所述胀轴的一端向延伸出套接部,所述套接部套接于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胀轴呈中空结构且侧壁开设有若干与所述胀轴内部连通的通孔,所述胀块滑动地安装于所述通孔中,所述推动轴的前端置于所述胀轴内并驱动所述胀块在所述通孔内伸缩。利用所述套接部可将所述胀轴套接固定于所述转动轴上,使其随所述转动轴转动,从而实现对安装于胀轴上的料筒转动;并且,通过将所述胀块设置于所述通孔中,利用所述推动轴推动所述胀块,使所述胀块在通孔内伸缩,从而实现对所述料筒的夹持或释放,控制十分容易而且夹持非常牢固。具体地,所述胀轴组件还包括垫圈,所述垫圈套接于所述套接部上并与所述胀轴的一端固定。通过在所述胀轴上设置一垫圈,使安装于所述胀轴上的料筒能相对所述垫圈进行有效定位。更具体地,所述胀块的底面为斜面,所述推动轴的前轴设置有锥轴,所述推动轴向前伸出时,所述锥轴表面与所述胀块的底面抵触进而推动所述胀块沿所述通孔向外突出。更具体地,所述胀块表面开设有凹口,所述胀轴的通孔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固定于通孔上并可阻挡所述胀块,防止所述胀块过度突出。由于本技术通过将所述推动轴套接于所述转动轴内,利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转动轴,进而使与所述转动轴连接的所述胀轴组件转动,同时利用所述气缸推动所述推动轴,使所述推动轴控制所述胀轴组件进行张紧或放松,从而使所述胀轴组件卡持或释放料筒,使料筒有效地固定的同时实现转动卷绕;另外,又通过将所述驱动机构、转动轴、气缸及推动轴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上,及将所述安装支架滑动地安装于基板平台上,利用移动组件在所述基板平台上推动所述安装支架,从而使所述安装支架的推动轴及转动轴能带动所述胀轴组件水平移动,实现套接于胀轴组件上的料筒的位置调整,保证入料工位位置的准确;并且通过所述检测装置对所述胀轴组件进行检测,并控制所述移动组件,使所述极片收放卷机构实现自动纠正位置的偏差,保证极片入料工位位置的一致性;整个极片收放卷机构全自动控制,自动化程度高,上下料方便快捷,控制精度高。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极片收放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极片收放卷机构的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极片收放卷机构中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极片收放卷机构中胀轴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极片收放卷机构100应用于对电池电芯进行卷绕的卷绕机上,包括基板平台I、安装支架2、移动组件3、驱动机构4、转动轴5、气缸6、推动轴7、胀轴组件8及检测装置(图中未示),所述移动组件3安装于所述基板平台I上且输出端与所述安装支架2连接,所述安装支架2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基板平台I上,所述转动轴5呈管状结构且枢接于所述安装支架2上,所述转动轴5 —端与所述驱动机构4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胀轴组件8固定,所述推动轴7滑动地套接于所述转动轴5内且一端与所述气缸6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驱动所述胀轴组件8张紧或松弛,所述驱动机构4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2上并驱动所述转动轴5转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胀轴组件8的位置,并控制所述移动组件3对所述胀轴组件8进行位置纠偏。所述安装支架2包括固定架21及若干滑块22,所述固定架21固定于所述滑块22上,所述基板平台I表面设置有滑轨11,所述滑块22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滑轨11上。具体地,所述滑轨11分别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基板平台I的表面的两侧,所述滑轨11上分别设置两所述滑块22。通过在所述基板平台I上设置所述滑轨11,并利用所述滑块22滑动地与所述滑轨11配合,从而使所述固定架21可在所述基板平台I上滑动,达到调整位置的目的。如图3所示,所述移动组件3包括伺服电机31、滚珠丝杆32、导套33及若干轴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极片收放卷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平台、安装支架、移动组件、驱动机构、转动轴、气缸、推动轴、胀轴组件及检测装置,所述移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基板平台上且输出端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所述安装支架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基板平台上,所述转动轴呈管状结构且枢接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转动轴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胀轴组件固定,所述推动轴滑动地套接于所述转动轴内且一端与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驱动所述胀轴组件张紧或松弛,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上并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胀轴组件的位置,并控制所述移动组件对所述胀轴组件进行位置纠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伟光罗圣敂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德瑞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