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47674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5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缆,其特征是:采用六类裸铜金属丝绞合构成的导体,导体的外层包覆热塑性硫化橡胶绝缘层,在绝缘层外设置双层屏蔽层,双层屏蔽层中的内层屏蔽层为绕包金属带屏蔽层、外层屏蔽层为编织金属网屏蔽层,在电缆的外表层包覆125℃辐照交联聚烯烃外护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缆能够耐受大电流和高电压,耐高低温、耐油剂、低烟无卤阻燃,其突出的柔软性能尤其适合新能源汽车所需动力电缆。(*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动カ电缆,更具体地说是ー种主要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上作为主要动カ传输用的超柔软电缆。
技术介绍
在提倡绿色能源的今天,太阳能、风能、光能等作为新能源的形式正在得到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摒弃传统的利用燃油发动机作为动カ改为利用纯洁的电能发动机作为动カ系统正在被世界广为推广并得到认识,我国也开始发展新能源汽车领域。新能源汽车的动カ系统是需要将电カ由蓄电池传输到电机上,使发动机转动,同时也需要汽车本身发动机给储电池充电和外界给储电池充电。由于目前我国用于汽车上的电缆都是ー些小截面的导线,这些导线是用于仪器仪表的连接,不能传输大的电能,而エ业 用动カ电缆主要因其敷设方式多为地下管道方式,硬度较高,不能在汽车上敷设(其空间较狭窄,需要电缆柔软易于弯曲)。同时,在提倡环保的今天,低烟、无卤、阻燃、环保等特性被新能源领域作为其基本要求。已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尤其适于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上作为动カ传输用的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柔软、大截面、环保型的新能源汽车用动カ电缆,使其尤其适于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上作为动カ传输电缆。本技术新能源汽车用动カ电缆的结构特点是采用六类裸铜金属丝绞合构成的导体,所述导体的外层包覆热塑性硫化橡胶绝缘层,在所述绝缘层外设置双层屏蔽层,所述双层屏蔽层中的内层屏蔽层为绕包金属带屏蔽层、外层屏蔽层为编织金属网屏蔽层,在所述电缆的外表层包覆125°C辐照交联聚烯烃外护套。本技术新能源汽车用动カ电缆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导体是由600-2000根00. 20mm的六类裸铜金属丝绞合构成,绞合方式是以裸铜金属丝首先束绞成股,再通过股绞形成绞合导体,所述股绞设置为19股或37股的多股绞合形式。所述金属带屏蔽层采用铝塑复合带,所述铝塑复合带的绕包采用50%的搭盖率,并且铝面向外。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体现在I、本技术导体采用六类裸铜丝经束绞和股绞制成,其结构紧密、圆整,使电缆非常柔软,弯曲半径可达到I倍电缆直径。2、本技术采用了铝箔绕包加编织屏蔽的双层屏蔽方式,能使电缆达到100%屏蔽的效果,減少对外界仪器仪表的电磁干扰。3、本技术中使用热塑性硫化橡胶,其长期工作温度可以达到125°C,改变了已有技术中耐温125°C的材料必须采用辐照交联或硫化交联的方式,其挤出成型エ艺简单、表面光滑柔软。4、本技术采用热塑性硫化橡胶和辐照交联聚烯烃,具有环保、低烟、无卤、阻燃的特性,整个电缆发烟量非常小,烟密度透光率可达到90%,远远高于国内外在轨道客车和船用电缆规定的70%的透光率的要求。5、本技术中由600-2000根00. 20mm的六类裸铜金属丝绞合构成的导体,其作为大截面电缆柔软性能显著,尤其适合于在狭小的空间中进行铺设。6、本技术金属带屏蔽层采用铝塑复合带,其铝塑复合带的绕包采用50%的搭盖率,并且铝面向外,在铝面与外层编织金属网屏蔽层的金属网之间形成良好的接触,能够有效传导铝箔表面的感应电荷,达到优异的屏蔽效果。7、本技术作为新能源汽车用电缆尤其是在蓄电池和电动机之间作为进行电能的传输。 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导体;2绝缘层;3金属带屏蔽层;4编织金属网屏蔽层;5外护套。具体实施方式參见图1,本实施例中新能源汽车用动カ电缆的结构形式是以多根の0.20mm六类裸铜金属丝绞合构成导体1,导体I的外层通过熔融挤包的方式包覆热塑性硫化橡胶绝缘层2,在绝缘层2外设置双层屏蔽层,双层屏蔽层中的内层屏蔽层为绕包金属带屏蔽层3、外层屏蔽层是由の0. 12mm的镀锡铜丝编织成的金属网屏蔽层4,在电缆的外表层包覆125°C辐照交联聚烯烃外护套5。具体实施中,导体是由600-2000根00. 20mm的六类裸铜金属丝绞合构成,绞合方式是以裸铜金属丝首先束绞成股,再通过股绞形成绞合导体,股绞设置为19股或37股的多股绞合形式。金属带屏蔽层采用铝塑复合带,铝塑复合带的绕包采用50%的搭盖率,并且铝面向外,这ー结构形式在铝面与外层编织金属网屏蔽层的金属网之间形成良好的接触,能够有效传导铝箔表面的感应电荷,达到优异的屏蔽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缆,其特征是采用六类裸铜金属丝绞合构成的导体(1),所述导体(I)的外层包覆热塑性硫化橡胶绝缘层(2),在所述绝缘层(2)外设置双层屏蔽层,所述双层屏蔽层中的内层屏蔽层为绕包金属带屏蔽层(3)、外层屏蔽层为编织金属网屏蔽层(4),在所述电缆的外表层包覆125°C辐照交联聚烯烃外护套(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缆,其特征是所述导体是由600-2000根¢0. 20mm的六类裸铜金属丝绞合构成,绞合方式是以裸铜金属丝首先束绞成股,再通过股绞形成绞合导体,所述股绞设置为19股或37股的多股绞合形式。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缆,其特征是所述金属带屏蔽层采用铝塑复合带,所述铝塑复合带的绕包采用50%的搭盖率,并且铝面向外。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缆,其特征是采用六类裸铜金属丝绞合构成的导体,导体的外层包覆热塑性硫化橡胶绝缘层,在绝缘层外设置双层屏蔽层,双层屏蔽层中的内层屏蔽层为绕包金属带屏蔽层、外层屏蔽层为编织金属网屏蔽层,在电缆的外表层包覆125℃辐照交联聚烯烃外护套。本技术电缆能够耐受大电流和高电压,耐高低温、耐油剂、低烟无卤阻燃,其突出的柔软性能尤其适合新能源汽车所需动力电缆。文档编号H01B9/02GK202512953SQ20122017216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0日专利技术者俞倩, 刘丽国, 周福英, 龙明银 申请人:淮南新光神光纤线缆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缆,其特征是:采用六类裸铜金属丝绞合构成的导体(1),所述导体(1)的外层包覆热塑性硫化橡胶绝缘层(2),在所述绝缘层(2)外设置双层屏蔽层,所述双层屏蔽层中的内层屏蔽层为绕包金属带屏蔽层(3)、外层屏蔽层为编织金属网屏蔽层(4),在所述电缆的外表层包覆125℃辐照交联聚烯烃外护套(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明银刘丽国俞倩周福英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新光神光纤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