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淮阴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RS485接口远程数字湿度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46842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5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RS485接口远程数字湿度计,电路由四个部分相互连接构成,U1部分以单片机STC89C52为主,完成输入信号的处理和控制信号的输出;U2部分以芯片MAX485为主,完成TTL电平和RS485电平的相互转换;U3部分以芯片SHT10为主,完成湿度数据的读取和转换;U4部分以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为主,用以显示湿度数据;本装置与支持标准AT指令集的RS485接口的短信发送装置相互连接,可实现湿度数据的远程传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湿度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RS485接口远程数字湿度计
技术介绍
湿度测量和控制在日常生活以及工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而又不可或缺的作用,湿度的远程监测在日常生活以及工农业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本技术专利运用单片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将湿度测量与手机短信结合,运用数字湿度传感器和支持标准AT指令集的RS485接口的短信发送装置,实现湿度测量数据的远程传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利用单片机,数字湿度传感器,以及短信发送装置,实现以短信方式发送湿度测量数据的远程传输功能。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由单片机控制并读取数字湿度计的湿度数据,经单片机处理后,显示在数码管上,可以根据用户的设置,实现定时读取湿度,并以短消息形式将湿度数据发送到指定号码的手机上,或者由用户发送信息请求单片机读取湿度,以短消息形式返回湿度数据。本技术的一种RS485接口远程数字湿度计,其特征在于电路包括Ul部分、U2部分、U3部分和U4部分,Ul部分至U4部分相互连接构成远程数字湿度计的测量与控制电路;U1部分以单片机STC89C52为主,完成输入信号的处理和控制信号的输出;U2部分以芯片MAX485为主,完成TTL电平和RS485电平的相互转换;U3部分以芯片SHTlO为主,完成湿度数据的读取和转换;U4部分以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为主,用以显示湿度数据;其中,具体电路连接如下单片机STC89C52 部分(Ul)片机STC89C52的第I引脚至单片机STC89C52的第9引脚悬空;单片机STC89C52的第10引脚连接到芯片MAX485的第I引脚;单片机STC89C52的第11引脚连接到芯片MAX485的第4引脚;单片机STC89C52的第12引脚至单片机STC89C52的第17引脚悬空;单片机STC89C52的第18引脚连接到电容C2的一端和晶体振荡器XTAL的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STC89C52的第19引脚连接到电容Cl的一端和晶体振荡器XTAL的另一端,电容Cl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STC89C52的第20引脚接地;单片机STC89C52的第21引脚至三极管Ql的基极,三极管Ql的集电极接电源VCC,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数码管的第9引脚;单片机STC89C52的第22引脚至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电源VCC,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数码管的第10引脚;单片机STC89C52的第23引脚至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电源VCC,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数码管的第11引脚;单片机STC89C52的第24引脚至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电源VCC,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数码管的第12引脚;单片机STC89C52的第25引脚至单片机STC89C52的第26引脚悬空;单片机STC89C52的第27引脚连接到芯片SHTlO的第2引脚;单片机STC89C52的第28引脚连接到芯片SHTlO的第3引脚;单片机STC89C52的第29引脚至单片机STC89C52的第31引脚悬空;单片机STC89C52的第32引脚连接到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的第8引脚;单片机STC89C52的第33引脚连接到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的第7引脚;单片机STC89C52的第34引脚连接到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的第6引脚;单片机STC89C52的第35引脚连接到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的第5引脚;单片机STC89C52的第36引脚连接到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的第4引脚;单片机STC89C52的第37引脚连接到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的第3引脚;单片机STC89C52的第38引脚连接到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的第2引脚;单片机STC89C52的第39引脚连接到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的第I引脚;单片机STC89C52的第40引脚接电源VCC ;芯片MAX485 部分(U2)芯片MAX485的第I引脚连接到单片机STC89C52的第10弓丨脚;芯片MAX485的第2引脚和第3引脚接电阻Rl的一端,电阻Rl的另一端接电源VCC ;芯片MAX485的第4引脚连接到单片机STC89C52的第11引脚;芯片MAX485的第5引脚接地;芯片MAX485的第6引脚接DB9的第2引脚;芯片MAX485的第7引脚接DB9的第3引脚;芯片MAX485的第8引脚接电源VCC;芯片SHTlO 部分(U3)芯片SHTlO的第I引脚接地;芯片SHTlO的第2引脚接单片机STC89C52的第27引脚;芯片SHTlO的第3引脚接单片机STC89C52的第28引脚;芯片SHTlO的第4引脚接电源 VCC ;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部分(U4)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的第I引脚接单片机STC89C52的第32引脚;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的第2引脚接单片机STC89C52的第33引脚;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的第3引脚接单片机STC89C52的第34引脚;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的第4引脚接单片机STC89C52的第35引脚;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的第5引脚接单片机STC89C52的第36引脚;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的第6引脚接单片机STC89C52的第37引脚;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的第7引脚接单片机STC89C52的第38引脚;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的第8引脚接单片机STC89C52的第39引脚;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的第9引脚接三极管Ql的发射极;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的第10引脚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的第11引脚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的第12引脚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具有4. 5%的相对湿度测量精度;2、可以通过短信的方式发送湿度数据,实现湿度数据的远程传输。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图I所示,一种RS485接口远程数字湿度计电路包括Ul部分、U2部分、U3部分和U4部分,Ul部分至U4部分相互连接构成湿度测量与控制电路;其中,具体电路连接如下单片机STC89C52 部分(Ul)片机STC89C52的 第I引脚至单片机STC89C52的第9引脚悬空;单片机STC89C52的第10引脚连接到芯片MAX485的第I引脚;单片机STC89C52的第11引脚连接到芯片MAX485的第4引脚;单片机STC89C52的第12引脚至单片机STC89C52的第17引脚悬空;单片机STC89C52的第18引脚连接到电容C2的一端和晶体振荡器XTAL的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STC89C52的第19引脚连接到电容Cl的一端和晶体振荡器XTAL的另一端,电容Cl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STC89C52的第20引脚接地;单片机STC89C52的第21引脚至三极管Ql的基极,三极管Ql的集电极接电源VCC,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数码管的第9引脚;单片机STC89C52的第22引脚至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电源VCC,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数码管的第10引脚;单片机STC8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RS485接口远程数字湿度计,其特征在于:电路包括U1部分、U2部分、U3部分和U4部分,U1部分至U4部分相互连接构成远程数字湿度计的测量与控制电路;U1部分以单片机STC89C52为主,完成输入信号的处理和控制信号的输出;U2部分以芯片MAX485为主,完成TTL电平和RS485电平的相互转换;U3部分以芯片SHT10为主,完成湿度数据的读取和转换;U4部分以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为主,用以显示湿度数据;其中,具体电路连接如下:单片机STC89C52部分(U1):片机STC89C52的第1引脚至单片机STC89C52的第9引脚悬空;单片机STC89C52的第10引脚连接到芯片MAX485的第1引脚;单片机STC89C52的第11引脚连接到芯片MAX485的第4引脚;单片机STC89C52的第12引脚至单片机STC89C52的第17引脚悬空;单片机STC89C52的第18引脚连接到电容C2的一端和晶体振荡器XTAL的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STC89C52的第19引脚连接到电容C1的一端和晶体振荡器XTAL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STC89C52的第20引脚接地;单片机STC89C52的第21引脚至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电源VCC,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数码管的第9引脚;单片机STC89C52的第22引脚至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电源VCC,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数码管的第10引脚;单片机STC89C52的第23引脚至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电源VCC,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数码管的第11引脚;单片机STC89C52的第24引脚至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电源VCC,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数码管的第12引脚;单片机STC89C52的第25引脚至单片机STC89C52的第26引脚悬空;单片机STC89C52的第27引脚连接到芯片SHT10的第2引脚;单片机STC89C52的第28引脚连接到芯片SHT10的第3引脚;单片机STC89C52的第29引脚至单片机STC89C52的第31引脚悬空;单片机STC89C52的第32引脚连接到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的第8引脚;单片机STC89C52的第33引脚连接到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的第7引脚;单片机STC89C52的第34引脚连接到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的第6引脚;单片机STC89C52的第35引脚连接到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的第5引脚;单片机STC89C52的第36引脚连接到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的第4引脚;单片机STC89C52的第37引脚连接到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的第3引脚;单片机STC89C52的第38引脚连接到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的第2引脚;单片机STC89C52的第39引脚连接到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的第1引脚;单片机STC89C52的第40引脚接电源VCC;芯片MAX485部分(U2):芯片MAX485的第1引脚连接到单片机STC89C52的第10引脚;芯片MAX485的第2引脚和第3引脚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源VCC;芯片MAX485的第4引脚连接到单片机STC89C52的第11引脚;芯片MAX485的第5引脚接地;芯片MAX485的第6引脚接DB9的第2引脚;芯片MAX485的第7引脚接DB9的第3引脚;芯片MAX485的第8引脚接电源VCC;芯片SHT10部分(U3):芯片SHT10的第1引脚接地;芯片SHT10的第2引脚接单片机STC89C52的第27引脚;芯片SHT10的第3引脚接单片机STC89C52的第28引脚;芯片SHT10的第4引脚接电源VCC;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部分(U4):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的第1引脚接单片机STC89C52的第32引脚;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的第2引脚接单片机STC89C52的第33引脚;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的第3引脚接单片机STC89C52的第34引脚;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的第4引脚接单片机STC89C52的第35引脚;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的第5引脚接单片机STC89C52的第36引脚;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的第6引脚接单片机STC89C52的第37引脚;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的第7引脚接单片机STC89C52的第38引脚;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的第8引脚接单片机STC89C52的第39引脚;4位共阳数码管RED4GND...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方朱全银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工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