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金针菇免疫调节蛋白可抑制过敏性气喘。金针菇免疫调节蛋白是由新鲜金针菇萃取而来,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菌以及低胆固醇活动,另外研究中亦显示此蛋白具有刺激人类周边血淋巴球细胞以及增强免疫细胞中的细胞激素如IL-2与IFN-γ。本研究是使用BALB/c母鼠以鸡卵蛋白诱发小鼠产生致敏的现象,并将致敏小鼠随机分为2组,一组将FIP-fve喂食于实验进程第0天至第14天,另一组则为实验进程第14天至第27天喂食致敏小鼠FIP-fve。研究结果显示,OVA致敏小鼠具有的明显呼吸道发炎反应现象会经由前后给予口服FIP-fve而受到抑制。另外在致敏小鼠的血清及肺泡冲洗液中其IgE、IL-4、IL-10都有明显增加而IFN-γ与TGF-β则有明显减少的现象,但这些现象在前后给予口服FIP-fve的致敏小鼠中都会获得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然草药学领域。
技术介绍
一、气喘的流行病学气喘是一种慢性气道发炎反应的疾病,发作时可能相当严重甚至会致命,是世界各国重要的大众健康问题。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气喘疾病的发生率持续快速的增加中。因此气喘俨然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自1970年开始,许多报告都指出,全世界气喘病的发生率持续在增加且病情愈趋严重,住院率和死亡率也随着增高。另外,根据研究指出台湾地区约有百分之四十的国中国小学童具有遗传性过敏体质,且台湾处于亚热带地区, 气候温暖且潮湿,因而导致罹患过敏性疾病者甚多,这其中就以过敏性鼻炎与气喘最为常见,且根据卫生署2008年台湾十大死因统计显示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包含气喘等病)名列第七位。一项从1974年至1994年针对台北市学童所进行的研究指出台北市学童的气喘病盛行率在1974年时为I. 30%,随后快速增加,在1985年为5. 08%, 1991年为5. 80%,到了 1994年底竟高达了 10. 79%,这样研究结果显示,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气喘盛行率增加超过八倍。目前全世界约有一亿人口罹患气喘,其盛行率在儿童也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且气喘发作的年龄也有向下发展的迹象。因此面对这样的现象针对气喘的研究已是迫在眉梢。二、气喘的致病机转根据目前已知的研究所得的,气喘的致病机转是由于支气管壁的慢性发炎所导致的气流阻滞及剧烈的气道反应,因此造成了支气管在受到各种刺激时变得狭窄。根据已知研究显示,气喘是一种复杂反复慢性呼吸道发炎的疾病,病理上的变化包括有肺部嗜伊红性白血球(Eosinophil ;Eos)的浸润、黏膜水肿、黏液的过度分泌以及呼吸道的过度反应。而在长期气喘的状态下,呼吸道会产生杯状细胞、平滑肌肉组织、血管等增生的呼吸道重塑现象,因而增加控制气喘的困难度。另外,前人的研究中也发现,在支气管肺泡冲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和肺部的分泌物中,存在有可以调控发炎反应的细胞激素(cytokines)和趋化激素(chemokines)。先前的研究中亦发现,气喘病人的呼吸道中会有大量的T细胞浸润,因此根据这些研究结果有研究者认为⑶4+T cell在气喘上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另夕卜,目前已知的相关研究中也显示IL-12(interleukine-12)有助于⑶4+T cells分化成Thl细胞;IL-4则可促使Th2细胞分化。在Thl细胞方面其能够产生IL-2和IFN- y (interferon- y ),这对于防御功能上是存在极大的重要性;而Th2细胞则会产生IL-4、IL-5、IL-6、IL-9、IL-13,经研究指出这类细胞激素则与过敏性发炎的机制有关,亦有研究指出Thl细胞和Th2细胞所产生的细胞激素具有互相拮抗的作用。承上所述,在气喘的过敏性发炎反应中主要被认同的机转是免疫调控不平衡所致,其中由Thl细胞所分泌的IFN- y特别被受到重视,因为IFN- y会抑制Th2细胞的分化及IgE的合成,因此在缺乏IFN-Y的情况下,会有加重过敏性发炎反应发生的可能性。而Th2细胞所产生的IL-4和IL-13则可以结合到B细胞上的受器,促进B细胞产生IgE ;IL-5则是刺激嗜伊红性白血球的分化、成熟及存活的重要因子,也具有吸引嗜伊红性白血球到呼吸道的功能。在临床上也证实,气喘病人的一项主要特征是血清中具有高浓度的IgE含量,而这方面也在流行病学的研究上获得认同。另外,根据国内气喘诊疗指引指出肥大细胞(mast cells)和嗜伊红性白血球在过敏性气喘中亦为主要的作用细胞,其主要原因是肥大细胞可以透过IgE-cbpendent的机制使其活化,血液中IgE会和肥大细胞上的IgE receptors (Fe e RI)结合,当过敏原进入之后会和肥大细胞上的IgE结合,然后导致肥大细胞释放出组织胺(histamine)、前列腺素D2 (prostaglandin D2, P⑶2)、白三烯素C4 (leukotriene C4, LTC4)和血小板活化因 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PAF)等介质会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呼吸困难和血管通透性增加,这种早期反应发生非常快速,只需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就发生,而长期气喘患者的主要特征就是在呼吸道有大量的嗜伊红性白血球的浸润。另有研究指出T调节细胞会产生IL-IO和TGF- ^,且先前的动物研究中亦发现IL-IO与TGF-P的产生会抑制naYve Thl和Th2细胞反应,此外研究中也指出TGF-3对于呼吸道过度反应及气喘具有负回馈的作用,即在导致呼吸道过度反应及气喘的现象前其相关的过敏发炎细胞会使TGF-0产生,而当TGF-P含量增加后会反向对过敏发炎细胞产生抑制作用而降低呼吸道过度反应及发炎现象。此外另一项针对儿童的研究也指出当儿童受到感染的频率减少亦会减少儿童遭受过敏原的刺激机会且更会进一步减少T调节细胞激素(IL-10, TGF-^ )的浓度。三、气喘的免疫机制过敏性气喘是呼吸道的发炎反应,根据研究所示这可能是受基因(geneticfactors)和环境刺激的相互作用所产生,另外,近几年来的研究也指出,气喘的发生亦可能是免疫系统中Thl和Th2反应不平衡所导致(25,26)。当过敏原进入到人体呼吸道之后,过敏原(Allergen)便会与气管壁表面上的树状细胞(Dendritic cell)以及散布在组织间隙中的B细胞相结合;随后树状细胞会将过敏原处理成较小的分子,以便将处理过的抗原胜肽分子(Peptide),利用 HLA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class II 分子,呈献给Naive T cell。另外,接受抗原呈献的T细胞便会分泌出大量的IL-4(Interleukine-4)、IL-13 (Interleukine-13)及IL-5 (Interleukine-5),来刺激与T细胞相结合的B细胞大量增生并吸引大量的嗜伊红性白血球进入到肺部组织,同时,并促使B细胞转而分泌出大量的免疫球蛋白E (Immunoglobulin E, IgE)。当IgE被大量产生后,这些IgE便会与呼吸道黏膜中的肥大细胞(Mast cell)结合,IgE与有高度亲和力的Fe e R I相结合;此时呼吸道中的过敏原分子便成为其中的桥梁,将结合在肥大细胞上,将彼此相邻的IgE相互连结起来(Cross-linking)。而此举便会造成肥大细胞分泌出大量的组织胺(Histamine)、白三烯素(Leukotriene)以及某些特定的细胞激素(Cytokine),造成气管内的黏液分泌量增加、支气管水肿、气道阻塞,进而导致气喘;另外,聚集在肺部的嗜伊红性白血球亦会造成气管发炎、气管窄缩、气管过度反应,而使得气喘患者产生呼吸困难及支气管壁因不断的发炎反应而增厚且缺乏弹性。另外,根据国内气喘医疗指南指出,在气喘发炎的呼吸道到处可见到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和胶原纤维合成的增加等支气管外围纤维化的现象。所以呼吸道发炎反应对于过敏反应的发生将有促进与加强的效果。IgE与分布于黏膜下层的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白血球的IgE接受器(FceRI)结合,当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体内,会与这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口服金针菇免疫调节蛋白可抑制过敏性气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育慈,吕克桓,柯俊良,李宣信,
申请(专利权)人:柯俊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