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附件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41764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2 0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附件盒,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后部铰接在一起,前部通过锁定装置连接;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前部均设置有提手部分,且两个提手部分的位置相对应,当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合上时,两个提手部分合并成一提手;所述第一盒体内设置有用于收容附件的收容支架,所述收容支架上设置有用于挤压夹持配件的弹性夹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携带方便,装夹稳定,外形美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放置钻头、螺丝批等类似的附件。(*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工具盒,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来盛装钻头或者螺丝批等配件的附件盒
技术介绍
市面上有很多用来盛装五金配件的附件盒,大多以卡夹五金配件的形式装夹配件,这种类型的附件盒的缺点在于1、携带不方便;2、五金配件装夹不稳定,容易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附件盒,该附件盒携带方便, 装夹稳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ー种附件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后部铰接在一起,前部通过锁定装置连接;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前部均设置有提手部分,且两个提手部分的位置相对应,当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合上吋,两个提手部分合并成ー提手;所述第一盒体内设置有用于收容附件的收容支架,所述收容支架上设置有用于挤压夹持配件的弹性夹片。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夹片的形状为“V”字形。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锁定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盒体上的扣件、设置在第一盒体上的长条形扣杆,所述扣件上设置有与长条形扣杆相对应的扣槽。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盒体上设置有透明视窗板。进一歩,所述透明视窗板的内侧设置有防止配件掉落的挡筋。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收容支架内设置有防止配件摇摆的导向空心柱,该导向空心柱位于弹性夹片的下端。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收容支架的后端设置有凸出圆柱,该凸出圆柱与第一盒体的圆形卡槽配合;所述收容支架的前端设置有起定位作用的卡边,收容支架通过该卡边与第一盒体的凸槽向下挤压配合。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收容支架上设置有盖板,盖板的内侧面设置有螺丝柱,收容支架上设置有与螺丝柱相配合的螺丝孔。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提手部分的外侧设置有提手装饰片,提手装饰片卡扣在提手部分上。进ー步,所述提手装饰片上设置有防滑凹槽。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侧部装饰片。进ー步,侧部装饰片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凸点。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后部分别设置有便于附件盒立放的斜角支撑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携帯方便,装夹稳定,夕卜形美观。本技术主要用于放置钻头、螺丝批等类似的附件。本技术的特点可參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开启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闭合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爆炸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的支架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支架结构的爆炸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锁定装置装配爆炸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ー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2、3所示,ー种附件盒,包括第一盒体100和第二盒体200 ;第一盒体100和第二盒体200的后部铰接在一起。前部通过锁定装置300连接;第ー盒体100和第二盒体200均是塑胶和金属结合体,其外表面均选用环保漆进行了烤漆处理,保护盖板不会生锈。第一盒体100和第二盒体200的后部均设置有轴孔,旋转枢纽400通过轴孔插入连接。第一盒体100和第二盒体200可绕该旋转枢纽400旋转。旋转枢纽400采用不锈钢材料,強度好,且不会生锈。第一盒体100和第二盒体200的前部各设置有ー提手部分(110、210),且两个提手部分的位置相对应,当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合上吋,两个提手部分合并成ー提手。提手部分的外侧设置有提手装饰片120,提手装饰片120通过边缘卡勾与第一盒体100的提手部分的边缘切槽以塑料弹性向下挤压装配。提手装饰片120上设置有防滑凹槽121,当手拎附件盒时,可以起到防滑作用。且提手装饰片材质可以选硬胶也可以选择软胶。第一盒体100和第二盒体200的后部分别设置有斜角支撑台(130、230)。斜角支撑台的后端面在同一平面上,可以巧妙解决当附件盒锁闭只能平放不能立起来放置的缺陷。第一盒体100和第二盒体200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侧部装饰片(140、240)。侧部装饰片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凸点141。其目的在于防止附件盒外部的盒体容易被划伤,增强盒体的強度,同时还起到防滑的作用。盒体外观也比较灵活,侧部装饰片可以装配,也可以不装配,材质可以是塑料也可以是金属的,根据客户喜好决定。參见图6,锁定装置300包括设置在第二盒体上的扣件310、设置在第一盒体上的长条形扣杆320,扣件310的上端设置有与长条形扣杆320相对应的扣槽311。扣件310的下端设置有圆柱312,圆柱312插装在第二盒体的孔201内,扣件310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二盒体上,锁定时,扣件310向上转动,使扣槽311卡在长条形扣杆320内。附件盒呈闭合状态,反向向外扣便可打开,此结构简单实用,便于附件盒频繁开闭。再次參见图1、2、3,第一盒体100上设置有透明视窗板150,以便于从外面观察到附件箱里面的配件。透明视窗板150水平方向以第一盒体100上的凸台101与透明视窗板150上面的凹台152通过向下弾性挤压插入配合,竖直方向以透明视窗板过盈挤压插入第ー盒体100两侧凸台配合。透明视窗板150的内侧设置有防止配件掉落的挡筋151。參见图4和5,第一盒体100内设置有用于收容附件的收容支架500,收容支架共有两个,分别设置有第一盒体的左右两部。两个收容支架外形尺寸一祥,加工方便,且两者可以自由互換。收容支架500上设置有盖板510,盖板的内侧面设置有螺丝柱511,收容支架上设置有与螺丝柱相配合的螺丝孔512。收容支架500上设置有用于挤压夹持配件的弹性夹片520。弾性夹片的形状为“V”字形。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收容支架内设置有防止配件摇摆的导向空心柱530,该导向空心柱位于弹性夹片的下端。通过弹性夹片520挤压夹持配件相结合的方式收容配件,使得配件不易脱落,也容易取出。收容支架的后端设置有凸出圆柱540,该凸出圆柱540与第一盒体的圆形卡槽102配合;收容支架的前端设置有起定位作用的卡边550,收容支架通过该卡边550与第一盒体的凸槽103向下挤压配合。收容支架的外部设置有扣手560,此收容支架可通过向上扳扣手560,使卡边550从凸槽103内脱落,并绕凸出圆柱540转动,方便取配件。 螺丝批套装,强カ套筒,木工扁钻,三尖木工钻,磁棒配件直接在第二盒体200上直接以卡位结构装夹,有效的节约空间。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附件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后部铰接在一起,前部通过锁定装置连接;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前部均设置有提手部分,且两个提手部分的位置相对应,当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合上时,两个提手部分合并成一提手;所述第一盒体内设置有用于收容附件的收容支架,所述收容支架上设置有用于挤压夹持配件的弹性夹片。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附件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后部铰接在一起,前部通过锁定装置连接;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前部均设置有提手部分,且两个提手部分的位置相对应,当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合上吋,两个提手部分合并成ー提手;所述第一盒体内设置有用于收容附件的收容支架,所述收容支架上设置有用于挤压夹持配件的弹性夹片。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附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夹片的形状为“V”字形。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附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盒体上的扣件、设置在第一盒体上的长条形扣杆,所述扣件上设置有与长条形扣杆相对应的扣槽。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附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上设置有透明视窗板;所述透明视窗板的内侧设置有防止配件掉落的挡筋。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附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支架内设置有防止配件摇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弘佳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