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37844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1 17:48
一种膨胀阀,形成于阀主体(20)上端的有底的动力元件收容室(24)的上端开口由利用电子束焊接等方式固定在阀主体上端上的闭合部件(50)封闭成气密状态。动力元件(40)被夹入设于闭合部件下表面的凸部(53)与动力元件收容室的底壁(27)之间进行固定。不必对动力元件和阀主体进行螺纹加工,不必在动力元件周围设置密封部件,因此,可减少零件个数和产品成本。在第2通路(31)中流动的低压制冷剂通过阀主体的贯通孔(47)而导入动力元件收容室。动力元件周围充满制冷剂而难以受到外部气温的影响,制冷剂流量控制的精度提高。另外,由于动力元件收容室设在第2通路的上方,故能减少第2通路中流动的低压制冷剂的压力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在制冷循环中并根据制冷剂的温度而对节流孔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进行控制的膨胀阀
技术介绍
在搭载在汽车上的空调装置等的制冷循环中,使用这样一种感温机构内藏式温度膨胀阀使来自冷凝器(condenser)的高压的液态制冷剂通过节流孔从而变为低压并送到蒸发器(evaporator),并且通过从蒸发器返回到压缩机的低压气态制冷剂,根据该气态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控制节流孔的开度,由此对制冷剂的通过量进行调节(参照专利文献I)。上述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膨胀阀如图8所示,具有阀主体101,该阀主体101具有从冷凝器向蒸发器的制冷剂所通过的第I通路102、设在该第I通路102的上方且从蒸发器向压缩机的制冷剂所通过的第2通路103以及设在第I通路102的中途的节流孔104 ;阀芯105,该阀芯105与形成于节流孔104下端的阀座104a接触、分离而对节流孔104进行开闭;作动杆106,该作动杆106可自由滑动地支承在阀主体101上;以及动力元件107,该动力元件107设在第2通路103上方借助作动杆106而对阀芯105进行驱动,该膨胀阀根据负荷的程度对制冷循环中进行循环的制冷剂流量进行控制。 对于动力元件107在阀主体101上的安装,利用形成在动力元件上的外螺纹107a与形成在阀主体101上的内螺纹IOla的旋和而进行。在该情况下,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纹加工是必须的,这种螺纹加工是造成膨胀阀的制造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另外,为了防止气态制冷剂从动力元件107与阀主体101之间漏向外部,阀主体101与动力元件107之间用分体零件的密封部件108进行密封,该密封部件108是零件个数增加和制造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然而,在以往的一般膨胀阀中,由于动力元件设置成向阀主体的外部露出,因此,驱动作动杆的充填有膜片驱动介质的压力室容易受到外部气温的影响,有对于从蒸发器出来的制冷剂的温度变化的响应性下降的问题。图9表示解决这种问题的膨胀阀的一例子的纵剖面图。在图9所示的膨胀阀中,对于与图8所示的膨胀阀的结构要素相同的结构要素,标上相同的符号,省略再次的说明。在图9所示的膨胀阀中,动力元件107固定在设置成向第2通路103内突出的突端部109上,在设于第2通路103顶部的凹处110配设有动力元件107。通过做成这种结构,封入于动力元件107内部的膜片驱动介质难以受到外部气温的影响,因此,膜片驱动介质能够真实地感知在第2通路103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能进行正确的制冷剂流量控制(专利文献2)。但是,在该膨胀阀中,由于动力元件107固定在设置成向第2通路103内突出的突端部109上,该突端部109及动力元件107的下侧的一部分对第2通路103中流动的制冷剂来说成为阻力,因此导致该制冷剂的压力损失。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8 - 180476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实愿昭62 - 85873号公报(实开昭63 — 196058号)的微型薄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成的,第I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膨胀阀,该膨胀阀不需要将动力元件固定在阀主体上用的螺纹加工、以及对动力元件的周围进行密封的密封部件,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2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膨胀阀,该膨胀阀能够通过使动力元件难以受到外部气温的影响从而提高制冷剂流量控制的精度,并且能够减少蒸发器至压缩机的低压制冷剂的压力损失。为了实现上述第I目的,本专利技术第I技术方案的膨胀阀具有阀主体,该阀主体具有从冷凝器至蒸发器的制冷剂所通过的第I通路、设在该第I通路的上方且从蒸发器至压缩机的制冷剂所通过的第2通路、以及设在所述第I通路的中途的节流孔;阀芯,该阀芯对所述节流孔进行开闭;作动杆,该作动杆可自由滑动地支承于所述阀主体;以及动力元件,该动力元件通过该作动杆而对所述阀芯进行驱动,该膨胀阀中,设有在所述阀主体的上端开口的有底的动力元件收容室;以及闭合部件,该闭合部件固定在所述阀主体的上端,将所述动力元件夹入在与所述动力元件收容室的底壁之间进行固定,并将所述动力元件收容室的开口密闭成气密状态。在本专利技术的第I技术方案的膨胀阀中,优选地,利用焊接或熔接将闭合部件固定在阀主体上以提高气密性。并且,在阀主体和闭合部件是铝或者其合金等金属制的情况下,能利用电子束焊接或激光焊接将闭合部件固定在阀主体上。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第I技术方案的膨胀阀中,在阀主体和闭合部件是合成树脂制的情况下,能利用超声波焊接将闭合部件固定在阀主体上。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第2目的,本专利技术第2技术方案的膨胀阀具有阀主体,该阀主体具有从冷凝器至蒸发器的制冷剂所通过的第I通路、设在该第I通路的上方且从蒸发器至压缩机的制冷剂所通过的第2通路、以及设在所述第I通路的中途的节流孔;阀芯,该阀 芯对所述节流孔进行开闭;作动杆,该作动杆可自由滑动地支承于所述阀主体;以及动力元件,该动力元件通过该作动杆而对所述阀芯进行驱动,该膨胀阀中,在所述第2通路的上方设有收容所述动力元件的有底的动力元件收容室,并且该动力元件收容室与所述第2通路连通。在该情况下,当由利用焊接或熔接方式固定在所述阀主体上的闭合部件密闭所述动力元件收容室的上表面时,则不必在所述闭合部件与所述阀主体之间设置密封部件,因而较为优选。在该情况下,当利用电子束焊接或激光焊接方式将所述闭合部件固定在所述阀主体上时,则因为可将焊接部做得宽度狭窄,所以可减小动力元件收容室的周壁的厚度,故可将膨胀阀小型化,是较佳的。另外,所述闭合部件将所述动力元件夹入与所述动力元件收容室的底壁之间来进行固定时,则不需要将所述动力元件固定在所述阀主体上的螺纹部等的固定构造,因而是较佳的。在该情况下,例如可构成为,在将所述闭合部件固定在所述阀主体上的状态下,所述闭合部件与所述动力元件之间、以及所述动力元件与所述底壁之间分别形成有间隙,所述第2通路中流动的低压制冷剂通过所述各间隙而流通到所述动力元件的周围。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第I技术方案的膨胀阀,作为将动力元件固定在阀主体上的构造,不使用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螺纹紧固,因此,能避免由形成螺纹所引起的制造成本的上升。另外,由于将闭合部件气密性固定在阀主体上,因此,即使不使用密封部件也能将动力元件的周围密封成制冷剂不泄漏,可省略密封部件减少零件个数,并可避免制造成本的上升。 本专利技术第2技术方案的膨胀阀,动力元件的周围用从第2通路导入的低压制冷剂填满,由此,动力元件难以受到外部气温的影响,可高精度地控制通过节流孔的制冷剂流量。另外,动力元件收容室设成向上方离开第2通路的状态,由此,第2通路中流动的低压制冷剂的流动不会受动力元件的阻碍,因此相比于以往的膨胀阀来说可减少低压制冷剂的压力损失。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膨胀阀一实施例的纵剖面图。图2是将图I所示的膨胀阀的一部分予以放大表示的剖面图。图3是将图I所示的动力元件收容室的底壁一部分予以放大表示的立体图。图4是将图I所示的膨胀阀的动力元件予以放大表示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膨胀阀的另一实施例的纵剖面图。图6是将图5所示的膨胀阀的一部分予以放大表示的剖面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膨胀阀的又一实施例的纵剖面图。图8是表示以往的膨胀阀的一例子的剖面图。图9是表示以往的膨胀阀的另一例子的纵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和人吴羽敏道松田亮横田浩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