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式变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36553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1 06:53
一种降压式变换电路,包括具有第一电源输出端和第二电源输出端的电源供应装置,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PWM模组以及延时电路。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到第一电源输出端,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PWM模组连接到第一场效应管和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用于控制其交替导通或者截止。PWM模组具有电压输入端。延时电路连接在第二电源输出端以及电压输入端之间,使得降压式变换电路在启动时,PWM模组的通电时间晚于第一场效应管漏极的通电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压式变换电路
技术介绍
现有的降压式变换电路通常包括两个串联连接的场效应管以及连接到两个场效应管的栅极的PWM模组,PWM模组控制该两个场效应管交替导通或者截止。在降压式变换电路的上电过程中,必须保证场效应管输入电压的加载时间要早于PWM模组输入电压的加载时间,否则将有可能造成场效应管的烧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固定时序的降压式变换电路。一种降压式变换电路,包括 电源供应装置,具有第一电源输出端和第二电源输出端; 第一场效应管和第二场效应管,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到第一电源输出端,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 PWM模组,连接到第一场效应管和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用于控制第一场效应管和第二场效应管交替导通或者截止,PWM模组具有电压输入端; 滤波电路,连接在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与降压式变换电路的输出端之间;以及延时电路,连接在第二电源输出端以及PWM模组的电压输入端之间,使得降压式变换电路在启动时,P WM模组的通电时间晚于第一场效应管漏极的通电时间。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降压式变换电路中,由于在电源供应装置的第二电源输出端以及PWM模组的电压输入端之间设置了一个延时电路,从而使PWM模组的电压输入端的电压加载时间晚于第一场效应管Ql漏极的电压加载时间,避免了场效应管的损坏。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降压式变换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是在图I的延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择压式变换电路1100 电源供应装置 110 第一电源输出端 Vin 第二电源输出端 电源正常信号端 PG 第一场效应管 Ql_ 第二场效应管取—PffM 模组—120电压输入端_Vcca滤波电路T^T 电感|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压式变换电路,包括:电源供应装置,具有第一电源输出端和第二电源输出端;第一场效应管和第二场效应管,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到第一电源输出端,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PWM模组,连接到第一场效应管和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用于控制第一场效应管和第二场效应管交替导通或者截止,所述PWM模组具有一电压输入端;滤波电路,连接在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与降压式变换电路的输出端之间;以及延时电路,连接在第二电源输出端以及?PWM模组的电压输入端之间,使得降压式变换电路在启动时,PWM模组的通电时间晚于第一场效应管漏极的通电时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压式变换电路,包括 电源供应装置,具有第一电源输出端和第二电源输出端; 第一场效应管和第二场效应管,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到第一电源输出端,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 PWM模组,连接到第一场效应管和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用于控制第一场效应管和第二场效应管交替导通或者截止,所述PWM模组具有一电压输入端; 滤波电路,连接在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与降压式变换电路的输出端之间;以及 延时电路,连接在第二电源输出端以及PWM模组的电压输入端之间,使得降压式变换电路在启动时,PWM模组的通电时间晚于第一场效应管漏极的通电时间。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感与第一电容,电感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以及输出端相连,第一电容的一端与输出端相连,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式变换电路进一步包括一反馈电路,该反馈电路设置在输出端与PWM模组之间。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松林罗奇艳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